康文順
一、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征
(一)綜合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如果教師不能培養學生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將不能達到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這是因為語文作為一門應用語言,它對學生的聽、說、讀、寫都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單純進行知識性教學,初中生無法掌握語文學習技巧,無法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長期在這樣的狀態下不利于他們今后的成長。因此教師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綜合性學習具有合作性。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具有合作性特征,這是因為綜合性學習包括的內容非常豐富,如果不能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將會增加他們的學習難度,從而不利于拓展他們的文學視野。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他們的學習凝聚力,以達到綜合性學習的目標。
(三)綜合性學習具有實踐性。語文知識的學習具有自身特色,它更加注重實際應用,需要學生通過實踐來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實踐水平,讓他們在應用中掌握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
二、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形式相對單一。之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相對較少,大部分依然采用問答方式來開展語文知識的教授,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單調,長期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認可度較低,對于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沒有給予充分的肯定,從而降低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的熱情,最終不利于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課堂規劃能力相對較低。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教師應該要做好課堂規劃,保障設計的科學性,這樣才能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但就目前狀況來看,許多初中教師的課堂規劃能力相對較低,制定的教學方案與學生的學習不相符,從而降低了學生對語文詞句、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不利于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
(三)綜合性學習認識不到位。綜合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法,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以確保學生能夠參與到初中語文課堂自主學習之中。但是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許多初中學校師生對綜合性學習認識不足,認為綜合性學習只是單純的進行學習方法、語文知識的拓展,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最終無法實現綜合性學習引導目標。
(四)教育環境帶來一定制約。教育環境也會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師生過于重視課本知識,忽視了課外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給綜合性學習帶來難度。比如一些家長和教師沒有為初中生創建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使得學生閱讀課外文章的機會較少,也就無法拓展他們的語文視野,不利于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
三、提升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質量的有效對策
(一)更新觀念,明確目標
《新課標》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把書本學習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因此,我們每一個中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適合,首先應該了解新課程教學的要求和標準,從而能夠找準準確的教學方向,從而更好的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按照新課程正確的指導思想,把每次教學的過程和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找到樂趣。例如:在進行“尋覓春天的蹤跡”這個課程教學的適合,我們完全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融入到大自然,從而使得學生可以走課本走向生活,一遍能夠更好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把自然和課程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一些作文的寫作,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不僅僅可以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對于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寫作能力都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綜合性學習教學,教師要注重過程
綜合性的教學,并不是吧學生的知識水平教到一定的程度,而應該把學習的知識和實踐活動更好的結合起來,新課程的教學對實踐性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適合,不僅僅要能夠很好的體驗教學的過程,還要關注血絲的學習過程。
專家提醒我們:“過程就是目標。”“綜合性學習過程就是聽說讀寫的整體發展過程。我們由此可以看出,使得學生富有更加強烈的個性是教學的最好結果,每次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每個學生都經歷了一個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對教學的過程要有著一個綜合性的把握。一般情況下,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提前一周左右的時間來布置教學任務,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有著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課前準備工作。具體的安排可以按照以下幾點來進行安排:1、小組討論,每4-6人為一組,組內的人員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收集資料,有的負責分析資料等等;2、組內交流,當資料收集完成、分析后,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3、材料的補充和整理;4、課前交流,小組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的意見;5、寫作;6、對優秀的材料和小組進行評選,以便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從而讓學生可以很好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使得學生之間可以更好的團結寫作,積極的配合教師的教學課程,當每個學生都能夠很好的、積極的投入到教學的過程中,這也就為更好的提高綜合性的教學效率提供了保障。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適合,應該對學生收集材料的途徑進行幫助,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互聯網、圖書收集材料的方法。
作為一線語文教師,要在實踐中進行摸索和總結,不斷豐富和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使學生在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綜上,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能夠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現代的教學特征結合起來,從而使得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主動,更富有創新精神,更善于團結協作,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
[2]林暉.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技能訓練[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