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昕怡
語文的核心素養觀也是大語文觀,“讀”是根本。
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途徑可能有千萬條,但“讀”——即大閱讀,卻是必不可少的一條。世界上那些博學多才之士,無不是博覽群書之人。但是,讀,也是一門學問。不能只把閱讀篇目給學生,讓學生隨便讀一讀就可以了;也不是出一個簡單的大問題,讓學生讀一遍找到答案就行了。讀,需要不斷地訓練和老師有目的地、定期地指導,讓學生有一定的閱讀技巧,從而培養各種閱讀能力。這樣的閱讀才有效。
“預習五讀法”便是以單元為單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與閱讀技巧達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我在去年嘗試訓練我班學生用這種方法開展單元導讀前的預習讀文,一段時間后,發現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一大截。“預習五讀法”聽起來很復雜,操作起來也需要一步一步強化訓練,但是如果把學生訓練能夠自己操作后,就會收效很大。預習五讀法分五步:
一讀,大聲讀通篇文章,讀正確流利,在讀的過程中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聯系導讀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種閱讀是指讓學生在出聲朗讀的基礎上解決字詞的問題,提高朗讀能力;
二讀,是默讀,邊讀邊關注文章題目、主人公,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歸納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讀書方法是培養學生默讀能力,讓學生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三讀,是小聲讀精講課文,讀通順。在讀的過程中關注重點句段,并且聯系文后思考題有目的地讀文,寫下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指導孩子做批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四讀,聲情并茂地讀喜歡的片段。聯系自己讀書的感受,結合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片段。這種讀書方法是培養學生讀到精彩處便大聲誦讀、朗讀,這樣便能使自己沉浸到書里去,從而提高自己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五讀,創意讀、多讀。讀多,閱讀課下搜集的精美詩詞、文章;有創意地朗讀課文,如關注語氣詞、特殊標點進行創意性地朗讀,關注故事情節,進行表演性的朗讀等,從而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創新能力。
我把這五種有順序的讀書訓練法稱為——預習五讀法,一方面是因為這是連續性閱讀訓練的方法,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在單元整體預習活動中,通過一層一層步步深入的閱讀,讓學生把本單元的課文讀熟并且做到初步了解。
五步讀書法,如果在三年級開始訓練,那么沒半個學期訓練一步就可以。如:三年級上學期訓練學生熟練掌握“一讀”法,即大聲朗讀課文,找出生字和生詞,了解題目、主人公即可。重點做到把文章讀通讀正確。三年級下學期,便可訓練“先一讀,再二讀”,即加上默讀,并總結主要內容,可以加上給文章理清層次,用簡單的話總結每層的意思。四年級上學期,訓練在“一讀、二讀”的基礎上,加上“三讀”,即關注深化習題,給文章做批注,可以加上培養學生批注的方法。四年級下學期便可以在“三讀”的基礎上訓練兩種朗讀,朗讀是學生應該掌握的閱讀技能,更重要的是朗讀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因此四年級下學期做重點指導和強化訓練,可以讓學生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語言能力提高很快。五年級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預習五讀法”,便可以完整地訓練學生自己以單元為單位進行預習了,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可以加上知識樹的整理訓練,然后放手讓學生在家里完成預習。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又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語文素養是一個很奇妙的詞匯,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主要途徑必須是大閱讀。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進行,由淺入深,持續不斷地進行訓練和培養,才能實現我們所說的“語文素養”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