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首次以高位階基礎主干黨內法規對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專門作出全面規范,為新時代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基層黨校要深刻認識開展黨史教學的重要性,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積極探索黨史教學的更多方法和提升路徑,更好地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黨的歷史中汲取營養,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有力推動全黨全社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基層黨校開展黨史教學的重要性
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為奮進新征程筑牢思想根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領路人。基層黨校開展黨史教學,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全面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將一個新中國成立前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舊社會,改造建設成了一個經濟總量全球排名前列、擁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嶄新大國的壯麗歷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深刻認識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筑牢思想根基。
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心聚力。歷史,鐫刻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和精神脈絡,蘊含著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和文化基因。基層黨校開展黨史教學,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學習歷史這本最好的教科書,去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不斷激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信心和動力。
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繼續發揚徹底的革命精神,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注入強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基層黨校開展黨史教學,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嚴格遵守黨規黨紀,主動檢視自我、打掃政治灰塵,始終能夠在亂云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中砥礪膽識意志,永葆百年大黨的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
基層黨校黨史教學水平的提升路徑
要充分發揮基層黨校黨史教學的重要價值,就要不斷探索提升基層黨校黨史教學水平,不斷增強黨史教學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懂黨史、熱愛黨史、會講黨史的教師隊伍,對于有效提升黨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基層黨校要進一步明確黨史教學人才培養的目標,鑄就一支不僅擁有深厚歷史知識儲備,更擁有將黨史故事講得生動鮮活能力的師資隊伍。要加強對黨史教師隊伍的教育培訓,積極開展黨史專業培訓和政治素養提升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到黨校、干部學院進行研修,觀摩優秀教師的現場教學,并與更多同行進行經驗交流,不斷增強教師的黨史修養和教學能力。鼓勵教師深入開展黨史研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內容,讓黨史的光輝照進更多黨員的內心,激發黨員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共鳴。注重黨史教學隊伍的結構性、系統性和連續性,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確保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和發展性,不斷夯實黨史教學的人才基礎。
創新教學方法和內容。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基層黨校開展黨史教學,既要扎實完成“規定動作”,又要創新融合“自選動作”,豐富黨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講好黨的故事,讓紅色基因滋養廣大黨員成長。將豐富的黨史資源融入黨史課堂,創新教學形式,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互動討論等方法,使教學內容和形式更為生動具體。結合當地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紅色精品課程,通過實地考察、紅色研學等方式,增強教學的體驗感、實踐性和感染力。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導學員分析歷史事件、人物,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互動教學方式,鼓勵學員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引入“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讓學員在課前自主學習,課堂上積極交流和討論,提高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拓展教學空間,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如舉辦黨史講座、讀書會、觀影討論等文化活動,邀請老黨員、老戰士、先進模范走進黨校分享親身經歷等,增強黨史教學的情感連接。利用新媒體技術,創建線上學習平臺,通過在線課程、短視頻、互動問答等形式,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教師將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引導學員以理論學習指導工作實踐,以工作實踐深化理論學習,激發學員的歷史主動精神,在投身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對黨史學習教育成效不斷予以檢驗。教育引導學員加強調查研究,掌握黨史理論的精神實質、政策要義,積極參與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把上級決策部署與地方和企業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執行不走偏、不走樣,使學員在實踐中深化對黨的歷史的理解和認同,幫助學員提升實踐能力、強化歷史擔當。引導學員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于工作實踐全過程,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立足崗位實踐推動工作流程規范化、創新做法制度化、成熟經驗機制化,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各項民生實事落到實處。
建立健全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課堂教學質量是基層黨校黨史教學質量的核心。基層黨校要積極開展黨史教學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充分利用評估的導向、激勵作用,有效促進黨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建立科學的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度、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學員反饋、教學創新等細分指標納入教師績效考核范疇,激勵教師持續提升黨史教學水平。嘗試拓展更加豐富多元的考核評價指標,建立包括課堂表現、小組討論、實踐活動、在線測試等在內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全面評估學員的學習效果。注重調查學員反饋,定期開展學員對黨史教學課堂的滿意度調查,通過學員對黨史教學課堂在政治引領、課堂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特色等方面的評價反饋內容,對黨史教學課堂進行針對性地改善和提升。探索建立更廣泛、更靈活的黨史教學課堂評價工作機制,組織開展聽評課團隊專題培訓、聽評課工作機制與數據研究研討會、優秀黨史教學課堂視頻評審及融媒體推廣等活動,不斷完善黨史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從而推動基層黨校黨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百年恰似風華正茂,百年仍需風雨兼程。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邁步新征程,基層黨校要躬身踐行“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使命,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要求,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黨史基本內容、黨的歷史結論、黨的歷史經驗、偉大建黨精神貫通起來,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做好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黨史觀,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責任編輯:楊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