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瓊
一、更新習作觀念,創設自主習作情境
在教學關系中,師生雙邊關系是教與學的關系,是平等切磋學問的關系,而不是管治與被管治的關系。教師扮演著“教”的角度,學生也扮演著“學”的角色,二者只是職責不同,沒有絕對的不平等。因此,教師要充分地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充分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才有可能做到真正地尊重老師。也就是說學生把老師看成可敬可親、有情有感的人,是可以互相切磋、探討、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一個他們覺得是獨裁獨斷的人。師生之間只有做到了互尊互愛,才能促使學生真正變為具有學習能力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人。這種觀念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習作的積極性,在學生想作文、樂作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觀察、分析、表達等作文能力,不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習作激情,讓他們感覺不到習作時有任何約束,隨心所欲,那么作文時他們的那種真情實感就會很自然從筆端流露出來。
二、要培養學生做生活中有心人
作文的源泉來自于生活,因此要培養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來培養學生學會從日常的生活中提煉寫作的素材。比如:國際、國內的政治要聞、學校的大型活動、家庭鄰里的瑣事等。同時還要提醒學生要關注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要敏感的去發現、體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更要關注自己的內心,而且要時時刻刻地予以關注,使學生懂得文章都是心靈的產物,是習作者筆下所流露出的一些對事物的感悟,是他們內心的真實的想法和見地,是他們對所聽到的、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事物和現象的自我解讀。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即生活,作文即做人。學生一旦將習作和“生活”、作文和做人聯系在一起,其效果往往是會令我們大吃一驚的。
三、激發想象,培養創新的能力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想象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我認為,如果作文教學從培養創新人才這一視角去思考,就應該多讓學生寫想像作文。
想像是小學生作文的翅膀。魯迅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我們對學生的想象不必追求完美,應放手大膽地讓他們打破框框,只要想像得合理、豐富多彩,必然會為他們的習作增光添彩。即使學生寫出了一些幼稚可笑的、甚至脫離現實的習作,教師也不要批評和壓制,要耐心地加以引導,使他們的想像接近現實。
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要從多方面入手。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情感。續寫故事、編寫童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像力的最佳途徑。為此,我常常在班上搞故事接龍比賽,當事故進行到某一關鍵情節嚴重或遇到意外事件時停下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把故事合情合理,有滋有味地編寫下去。有些課文結尾含蓄、耐人尋味,教師可抓住課文的特點,指導學生續寫下去,如《窮人》和《小猴子下山》等課,都可以讓學生對故事進行續寫。
四、多種方法并用,增強自主習作的意識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作文意識,我個人認為要采取以下教學方法:多觀察、讀書積累,多說多寫,激發創作;多表揚,少批評;推薦投稿,激發興趣。作文教學還要具體結合語文課教學,指導學生要學以致用,運用學到的寫作方法來指導自己寫出想要表達的東西,這樣既能較好地領會課文內容又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同時還調動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拉近了學生和作者距離;可以讓學生每天一篇日記,長短不限,那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場景或一句感悟深刻的話,只要是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每周寫一篇周記,內容和形式不限,有時也能提供寫作的情景和話題,但一定要保證學生自由寫作。因為自由寫作很受學生歡迎,習作的質量也會相對的提高,同時教師得到的信息反饋也會大大增加,發現的問題也更多更真實,更便于教師對這生的全面了解,及時進行指導。在評改作文時一定要做到精心細致,全方位的檢測學生副會長文的能力,在批發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經過教師的精心策劃、組織、評改、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系統的鍛煉和提升。
五、重視講評,掌握作文規律
小學生學寫作文,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講評就變得尤為重要。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指導,學生就會走彎路或開成不好的文風。講評時要講究方法,要形式多樣地調動學生進行寫作、修改,最終完成自己的作品。講評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學生的參與熱情,注意從作文的大方向著眼,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感性的、具體的感受中悟得作文的規律和真諦。
參考文獻:
[1]尚策.試論個性化作文教學及評價[J].文學教育(下).,2017(01).
[2]侯尚新.淺談心理高原對作文教學的影響[J].教育革新,1999(03).
[3]宋光榮.“三步作文”導學法淺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