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實行群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閱讀的質量,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叭何拈喿x”是教師選擇教學資源材料、學生閱讀、師生多元交流的一種形式。它既是對傳統閱讀形式的一種傳承,也是一種補充。
一、緊扣單元主題“四步引導式”閱讀法
根據小學語文的教材特點,每一單元安排的文章主題大致相同。教師在課堂內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時,可以圍繞語文教材單元文章,對單元的知識內容結構進行整合概括和總結,培養學生在學習單元知識過程中舉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安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香港,璀璨明珠》三篇課文,在對該單元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采用四個環節相扣的教學方法:
1、進行單元回顧,讓學生清楚這個單元的主題,即這個單元的三篇文章描寫的祖國自然景觀、美麗山河這個主題。
2、引導學生對三篇單元文章進行閱讀瀏覽,讓學生清楚文章的脈絡大意、中心思想等。
3、教師對文章的段落進行講解,并著重講解文章中的知識要點、難點,幫助學生掌握這一單元的知識。
4、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主題拓展,鼓勵學生進行祖國山河美課外閱讀,甚至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在學習該單元時產生多元化、多角度的感受,對這一主題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二、圍繞文章議題“一篇帶多篇式”閱讀法
我們從許多課堂教學中觀察到,教師根據確定的文章主題,加入數篇相關主題的文章,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從這些相同主題的文章中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如何設定多篇主題關聯的文章,篩選一些合適的文章是課堂任務和教學目標完成的關鍵,也是影響課內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耙黄獛Ф嗥笔且砸黄恼聻楹诵模瑤佣嗥恼麻喿x。多篇文章由議題串聯,形成一個獨立又有聯系的整體。
1、具體指導、詳細閱讀一篇
導入新課后,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帶著要探討的“議題”,閱讀具有示范指導作用的第一篇文章,獲得感性經驗;或者事先不出現“議題”,在師生共讀第一篇示范文章的過程中,由學生發現“議題”,并對“議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自主的“多篇”閱讀
帶著對“一篇”學習的理解,接下來就可以進入更加自主的“多篇”群文閱讀。決定由“一篇”到“多篇”閱讀質量的高低,關鍵在閱讀第一篇之后的“知識化”——師生共同總結、提煉為實現目標而閱讀的策略、方法或程序——此策略、方法或程序是從學生閱讀實踐中抽象出來的上位的可以遷移運用的知識。
例如,在講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盤古開天地》這篇文章時,教師根據文章的特點,確定群文相聯的主題即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神奇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當學生初步掌握了這篇文章的特點時,再給學生閱讀《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四個故事,讓學生再次體會中國傳統故事的神奇之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統整提升,建構新認識
利用“統整歸納式”“啟迪思維式”“分析比較式”“拓展延伸式”等引發學生對“議題”更有價值的精深思考。此環節教學用時不長,但具有“畫龍點睛”的重大意義。
三、尋找關聯,巧妙選擇閱讀素材,探究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是把多種閱讀素材和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教育,將閱讀養料轉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精神品質。作為一種新興的閱讀教學形式,在消除傳統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數量少、閱讀效果不佳等方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尋扎關聯,巧妙選擇閱讀素材。
1、依據同一主題進行素材多元開發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一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選編課文,教師可以教材的單元主題為基準,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補充,上好單元總結課,把單篇課文教學時獲得的散亂的知識系統化,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對該單元的話題產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認知。當前小學語文教材每單元的課文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開發空間非常廣闊。在實施群文閱讀時,教師可圍繞單元主題進行多元的深層次開發。以單元主題為基準,在整合本單元教材的同時對教材進行補充拓展,使學生對該單元的主題產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的認知,進而豐富自己的學識和閱讀體驗,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也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2、從同一作者的角度選擇閱讀素材
著名作家的各篇佳作常分布于不同階段的教材中,學生對作者的了解往往是零散而片面的,導致學生對作者沒有一個完整的映像,知識儲備體系的建立也存在缺陷。從同一作者的角度開發閱讀素材,對其代表性作品進行系統的整合組織學生群文閱讀,方便了學生對于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的了解,更加深了學生對作者的寫作風格的體會,促進學生對作者和文章內容的理解,讓作家的精神光輝照耀學生成長之路。
3、從表達方式角度進行閱讀素材開發
群文閱讀教學的基礎是讓學生進行單篇文章的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指導學生進行多篇文章的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進行信息的提取與整合。除了以上方法,我們亦可從表達方式的角度進行閱讀素材開發。從寫作方法相同的文章進行開發,例如首尾呼應、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等,讓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的寫作方法,從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從文章體裁入手進行開發,同一體裁的文章之間既具備相同點,又各有千秋,將同一體裁的文本素材進行開發,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拓展了閱讀量,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水平。通過對“同體裁”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引導學生加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努力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素養。
結語
總之,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就必須讓學生大量閱讀。群文閱讀就是要實現學生的多讀,從而讓其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閱讀概括能力,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榮華.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課型及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2(11).
[2]曹姍.《學周刊》.2015年1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