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兵
摘 要:本文作者對理想和信念進行了深入分析探討,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航程的燈塔。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作為奮斗的目標,一經確立就是指引著人生前進的方向,特別是在人生處于重要選擇的關鍵時刻,理想、信念就像茫茫大海上的燈塔一樣,給人指明前進的航向。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政治等社會關系的深刻調整,原有的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等崇高的精神追求,受到現實利益的嚴峻挑戰。對我們黨員領導干部來說,也時刻面臨著選擇:一方面是財、權、色的誘惑,一方面是黨紀、原則,何去何存?這時,理想信念會明確告訴你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對于我們每個共產黨員來講,當前和今后,樹立理想和信念的有效途徑是走群眾路線,身體力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把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要在頭腦里自覺開辟一個戰場,與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開展斗爭。在斗爭中,不斷超越自我,凈化靈魂。
當前,正值我區各族干部群眾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八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抓住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機遇,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總基調,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理念引領、問題引領、實踐引領,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工作重心,把轉方式、補短板、防風險、抓改革作為著力破解的重點難點,把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作為突出任務,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正以飽滿的熱情、空前的團結和比學趕幫超的干勁,積極投身于我區各項建設的偉大實踐中。要想自覺盡快進入角色,有效地參與到自治區業已開展的“大開發、大開放、大建設、大團結”的洪流巨川中,切實為我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每個公民首先要從思想深處解決一個人生信仰和個人追求的問題,即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和信念問題。
人的精神世界猶如一座大廈,缺少了支柱就會倒塌,而理想和信念正是人生的精神支柱,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字眼,往往在人面對困難和挫折陷入困境的時候,理想和信念正是在這時候起著精神支柱的作用,支撐著人們的精神和意志,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壓倒,而且使人在困難和挫折當中能夠堅強振作起來,來戰勝面前的艱難險阻;人如果缺少了理想和信念的精神支柱,那么這人就會被困難和挫折所壓倒。
支撐我們去追求的動力是什么呢,就是理想與信念。是它在給我們動力,是它在給我們精神上的力量,也許成功的機率可能會在百分之零點幾,也可能根本就沒有成功可能。只要我們為其堅持與付出,深信我們會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失敗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算不了什么,因為我們所走的路是一條沒有走過的路,我們是開路人,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世間本來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就走出了一條路”;例如當初抗戰時期,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共產黨是以什么東西來克服,最后得以使革命勝利的呢?是理想和信念。共產黨就是依靠著馬克思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信念最后而取得勝利的。在最困難的時候共產主義理想就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犧牲就是為了這個理想。
有些人之所以迷失方向,從有理想逐漸蛻化為理想的淡漠和缺失,直至理想的喪失。盡管原因很多,但最大的因素就是信念的動搖。而動搖信念的主要因素往往取決于外因的影響,而這種外因都與名利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我們不難看出,人,什么時候擺脫了名利的困擾,什么時候就會牢固了自己的信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就是它的真正內涵。可見,信念在公民社會時代對一個有理性的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信念——生命最堅實的支點。
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歷來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當前,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國際敵對勢力也千方百計向我們滲透其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因而在一些黨員、干部和青年中出現了理想信仰動搖的問題。為了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同心同德地把我們的黨和國家引向光明的未來,我們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深刻認識正確信仰觀的科學性和現實性——就是要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這些閃爍著人類智慧光輝的真理的永不停歇的探索和不懈追求。
當前和今后,我們應該確立什么樣的人生信仰呢?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確立共產主義理想。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黨,它從誕生之日起,就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而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指引的社會理想就是共產主義。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人是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為大多數人謀利益,就是要使每一個人都獲得幸福和全面發展,而共產主義就是使每個人的個性都得到全面自由發展的理想社會。
共產主義理想要求我們腳踏實地,把理想與現實、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共產主義理想是信仰的超越性與實踐的現實性的統一。它要求我們不僅要有長遠的目標,也要有階段性目標;不僅要有遠大的理想,而且要腳踏實地,做好當前的工作。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同時必須看到,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全黨同志既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更要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扎扎實實地做好現階段的每一項工作。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也就是說,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可以時刻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向前;另一方面,共產主義理想并非虛無縹緲、遙不可及,我們每天做的工作就是在朝這個理想前進。正是由于有了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共產主義理想才能夠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信仰,才能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作為當代中國公民,要堅定理想信念,把小“我”的信念定格在對祖國、對人民、對事業的執著的愛與追求上。在我們前進的征程上或許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問題,只有追求,信念總會變成現實。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只要我們毫不動搖地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繼續解放思想,把新時期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引領新常態,時刻保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憂患意識,堅持與時俱進,敢于背水一戰,抓好當前的各項工作。相信,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