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淑芳
兒童喜愛畫畫是其天性。美術教育就是要充分開發兒童的智力,提高其審美能力,促進其藝術個性的發展。美術欣賞活動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各地的幼兒園對美術欣賞活動并未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過美術欣賞活動。美術欣賞活動呈現出很多不足。本文主要圍繞如何正確引導幼兒進行美術欣賞展開研究。
一、學前兒童美術欣賞繪畫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開闊兒童視野
在美術欣賞教育中,兒童接觸到不同歷史年代和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材料,也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了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東西方文化差異和人類復雜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開闊兒童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幫助兒童積累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
2、有利于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美術欣賞是藝術作品本身、藝術家的生活和社會背景等與欣賞者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情緒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培養幼兒欣賞能力的教育活動,是指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了解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他們,他們的美感經驗。培養其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能力的教育活動。美術欣賞活動既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想象的廣闊空間,又能提高兒童的美術創作能力和創作水平,產生創造的欲望。
3、有利于培養兒童語言表達能力
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需要通過對話的方式進行,它包括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之間的對話,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對話等幾個方面。無論是哪種對話,都要借助語言這一中介來實現。對于兒童來說,這幾種對話是相互交織的。在整個對話過程中,兒童不斷豐富著自己的內心感受,并希望將其表述出來。通過這種發自內心的、言之有物的表達,兒童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僅表現在表述的流暢、長句子的經常出現、各種語詞特別是與情緒情感有關的詞語的大量運用上,還表現在兒童樂于表達,并能自然地將這種能力遷移到其他學科活動和日常交往之中。
二、幼兒美術欣賞繪畫創造能力培養策略
1、提供寬松愉快的欣賞繪畫環境
心理學家皮亞杰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比心理上的發展”。在幼兒園的美術教育實踐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寬松愉快的創作環境。美術活動環境的創設應加強游戲性,以培養幼兒的美術活動中的興趣,減少繪畫過程中的枯燥感和挫敗感,讓繪畫真正成為一種幼兒喜愛的游戲,讓游戲成為幼兒不可缺少的生活。例如,布置一些幼兒喜歡的游戲情境,放一些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多種美工材料,以及幼兒喜愛的美術作品和布置幼兒作品展示墻等等。
2、幼兒美術欣賞方法和途徑多樣化
欣賞方法和途徑多樣化是指教師運用不同的欣賞手段和方法,引導幼兒感知、體驗統一活動主題和內容。確定某一欣賞主題或內容之后,我們一般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進行:一是盡可能地讓孩子親近大自然、親近生活,積累跟欣賞主題或內容相吻合的活動環境。這種環境是教師根據欣賞的需要,在活動角或走廊上創設的感知環境,如欣賞角、幼兒作品展示角等。幼兒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可以縮短他們與藝術作品之間的距離。如:欣賞《大海和魚》時,教師首先讓幼兒喂養魚,使幼兒觀察、 不同魚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活動形態。在幼兒對魚產生探索興趣,具備了一定知識經驗后,教師讓幼兒閉上眼睛傾聽河流和大海的音樂,創設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并讓幼兒想象“如果你是大海中的魚,你會在海里做些什么”。然后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感受,用肢體動作表現魚在水里的各種情景。多樣化的欣賞途徑和方法不僅擴大了幼兒的眼界,還打開了他們的聯想通道,使幼兒在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還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為他們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審美表現奠定了基礎。
3、引導想象,讓創新思維貫穿美術活動始終
培養想象力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出發點,也是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同時,又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過程。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關鍵是抓住一個“想”字。就是說,在教育活動中,圍繞教育目標啟發幼兒開動腦筋多想,只有多想才能出成績。其次,要尋求變異,不限制孩子們的想象,例在“禽流感”時,由于日常生活中時常討論到這個話題,我就結合主題活動,讓小朋友在認識各種車輛的基礎上,設計一輛多功能車,結果,幼兒設計出各種奇特、新穎、功能齊全的“汽車”嗎,有集救人、清掃、消毒的救護車;有保衛安全、抓小偷、送迷路的小孩子的服務車……總而言之,幼兒追求獨特、喜創新的特點在畫面上一覽無遺。這一切,說明讓孩子自己放手畫,不僅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培養,而且讓幼兒自由表意的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4、家長和教師一起,進一步激發幼兒繪畫創作樂趣
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著很多的想象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么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幼兒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應以幼兒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畫,每個孩子的畫都是與眾不同,想象都是很豐富的,畫中都有著天真活潑、生動稚拙的美。由于家長的參與,進一步豐富了繪畫內容和形式,開拓了幼兒的思路,同時,也能讓老師從中捕捉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從而生成一些新的,有創意的繪畫主題活動。時間一長,其效果不言而喻,重要的是,這項活動也得到了家長得認可和支持。
三、結語
羅丹的名言“美是到處可尋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其實每一位孩子就是一幅名畫,我們首先要學會欣賞孩子,解讀孩子,才能讓美術欣賞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
參考文獻:
[1]王金梅,淺談幼兒繪畫興趣和欣賞力的培養[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3):131.
[2]楊麗.淺談幼兒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3(6):148.
[3]翟小倩,淺談兒童美術創造力的培養[J].中文信息,2015(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