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闖+李惠貞
[摘 要] 會計信息作為財務決策的有用工具,不僅影響到企業的融資和投資管理的有效性,還會通過影響價格傳導機制進而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干預資本市場的有效性以及上市公司的投資效率。在會計信息質量普遍偏低的背景下,明確會計信息質量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方式及影響程度,對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避免上市公司低效投資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法和理論研究法相結合,通過對國內外的會計信息質量和資本配置效率的相關理論進行整理,分析和比較,為確定研究變量的度量和研究模型提供了思路,有助于分析會計信息質量對資本配置效率和市場估價的作用機理,得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設,即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與資本配置效率顯著正相關,與市場價值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 會計信息質量;資本配置效率;資本市場;融資約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02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7- 0006- 02
1 研究背景
對會計與資本市場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是會計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研究話題可以大致歸納為有效市場假設與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通常包括兩部分,一是研究企業報告的會計信息對股票報酬的影響,二是研究會計政策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財務報表信息通過反映股票的內在價值引導股票價格,使股票價格圍繞股票的內在價值波動,投資者利用會計信息進行決策,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通過交易和事項所產生的會計收益加以衡量。
信息觀認為財務報告的目標是為投資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會計信息是否能夠改變投資者的預期或決策行為?通過什么樣的方式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這就是本篇文章所要探討的問題。
2 理論基礎
2.1 信息不對稱理論
通俗來講,信息不對稱就是交易雙方對彼此所擁有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投資者運用所知的信息做出投資項目的分析決策,而當投資者無法區分消息的好壞時,管理者就有可能會將壞消息當作好消息傳遞給投資者。而投資者作為理性人,也會預測到這一點,因此投資者會對所獲得的消息設定平均水平,這就容易導致投資者低估好消息,高估壞消息,出現逆向選擇問題。
2.2 委托—代理理論
現代企業制度中上市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互分離,所有者作為上市公司股權和利益的最終所有者,雇傭具有專業職業管理能力的人員充當公司日常生產活動的領導者。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間存在信息量的不等價情況時,管理者就會利用信息優勢以犧牲所有者的利益代價,追求額外的自身高報酬而不顧高風險,有意不做出最優的投資管理決策,由此出現并產生了代理沖突。
2.3 信號傳遞理論
Ross(1977)最先在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中分析不對稱信息理論,認為投資者利用管理者所擁有的內部信息,能夠預測投資風險,估計投資收益,但是投資者無法獲得這些內部信息。投資者只能利用管理者披露出來的會計信息估計企業價值,管理者選擇的資本結構類型與股利政策情況是傳遞內部信息到市場的一個信號。
3 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資本成本相關性理論分析
3.1 會計信息質量對股權融資成本的影響
3.1.1 從投資者風險預測角度分析
由于信息不對稱存在于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之間,這就直接導致了投資者面臨風險的不確定性變大,投資者將要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率。隨著國內外學者的不斷研究,發現在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之間呈現著不完全對稱狀態。研究認為較高的會計信息質量能有效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進而降低投資者的期望報酬率,最后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成本。
3.1.2 從股票流動性角度分析
“股票流動性學說”認為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可以對公司的股票價格產生積極的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提高時,市場的流動性隨之降低,導致股權融資成本降低。這部分理論又可以分為大投資者交易量角度和買賣價差角度。
(1)影響大額投資者的股票需求量。這部分理論認為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可以影響股票的未來流動性,進而改變大額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提高股票價格,降低公司股權資本成本。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私有信息導致非流動性,而非流動性與大宗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量是有關的。所以,擁有大宗交易的機構投資者為了減少可能存在的非流動性,將會考慮持有會計信息質量較高的股票。
(2)影響買賣價差。股票買賣競價差額大的上市公司資本成本要高,而會計信息質量高低可以影響買賣價差,從而影響市場流動性,并最終影響到股權融資成本。這部分理論的重心在于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存在引發的逆向選擇問題。信息不對稱就意味著可能需要更高的融資成本,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可以使只有大額證券交易才能得到的信息減少,提高了投資者對股票的買賣和持有意愿,進而降低了附屬于在這些交易當中的報酬,降低了股權資本成本。
3.2 會計信息質量對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
會計信息質量應是會計信息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能力的特征總和。會計信息質量主要關注: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及時性、可比性、透明度、相關性和可理解性。會計信息質量對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3.2.1 可靠性對企業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
在企業經營者與債權人之間,同樣存在著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不對稱主要是由于企業經營者從公司內部掌握企業經營信息,而債權人從外部難以充分獲得與企業償債能力有關的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會提升債權人獲取企業償債能力的成本,增加企業債務融資成本。此外,經營者為了獲得債務融資,可能會刻意隱瞞一些不利的經營信息,增加債權人的貸款風險,使得企業債務融資成本提高。
3.2.2 及時性對企業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
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是指及時進行會計核算,及時收集處理會計數據,及時傳遞會計信息。會計信息及時性較低時,債權人將難以有效獲得融資時點的企業財務信息,也就無法有效判斷企業經營情況,貸款風險因而提高,進而提升企業債務融資的成本。
3.2.3 可比性對企業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
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具體包括橫向可比性與縱向可比性。橫向可比性是指行業內不同企業之間的可比性;而縱向可比性是指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可比性。通過分析可比性,可以幫助債權人有效地判斷企業的規模和在整個行業中的地位,從而影響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有助于債權人判斷企業的發展階段和未來的機遇與挑戰,幫助貸款人有效地評估貸款風險,進而影響企業債務融資成本。
4 結 語
會計信息作為利益相關者評價企業的重要尺度,其質量影響著債權人或投資者對企業信貸或投資的決策。會計信息質量越高,企業透明度越高,利益相關者對于企業當前經營狀況的評估及未來發展的預測也就更準確,從而降低了債權人的風險,提高了權益證券的流動性,吸引投資者,融資成本隨之降低。而如果會計信息被認為是低質量的,那么債權人或其他投資者將索要高昂的風險溢價,資本成本增加,融資也變得更加困難。資本成本的大小則取決于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娓娓,冀曉偉.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融資成本的影響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6):154-155.
[2]周麗君.提高會計信息可比性可以緩解融資約束嗎?——基于滬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研究[J].浙江金融,2016(1):66-73.
[3]張濤,白亞會.中小企業信息披露質量對債務融資約束影響的研究[J].山東財經大學學報,2016,28(1):109-117.
[4]王琨,徐艷萍,龐家任.償債風險、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融資約束[J].投資研究,2016(1):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