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利
[摘 要] 近年來,高校不斷上規模、上層次,必然要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所以,管理好科研經費,是高校目前面臨的主要任務。高校審計部門作為服務監督單位,應義不容辭,全面參與其中。本文從內審的角度,針對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現狀,提出加強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 高校;內部審計;科研經費;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07
[中圖分類號] F239.45;G6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7- 0016- 02
0 引 言
近年來,高校不斷上規模、上層次,特別是為適應“雙一流”建設的需要,必然要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高校年終財務決算報表反映科研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目前,管理使用好科研經費,是高校面臨的主要任務。高校審計部門作為服務監督單位,應義不容辭全面參與其中。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是指高校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通過對學校與資源利用有關的業務活動及其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審查,并進行確認、評價、咨詢,旨在促進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風險、創造效益,促進學校事業目標的實現。科研經費專項審計是高校目前內審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從內審的角度,針對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面臨的現實情況,提出加強管理的措施。
1 管理現狀
高校重視科研經費管理,成立單獨部門主要管理國家縱向經費、社會橫向課題經費、校內科研配套立項經費。對這三種不同來源渠道的經費,設置專人管理,并負責其成果轉化。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制度防范措施不到位,未建立獨立的科研經費審計監督制度
高校重視科研,對其經費實施管理,無論是哪種科研經費,制度防范措施都存在漏洞。科研管理部門只負責經費的申請和落實,在對經費的具體管理方面,制度不細致、明確,沒有有效的監管制約機制來約束,未建立獨立的科研經費審計監督制度,特別是涉及重要或重大課題項目,審計未能及時參與其中,未對其管理使用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從而導致科研經費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一些不合規、不合法使用經費的情況。
1.2 會計核算不規范,管理效率低
高校在財務管理實務中,一方面,財務部門對各類科研經費的會計核算和具體的應核算的項目或科目,由于現行的會計制度對這方面規定不明晰,造成有的高校未完全根據制度要求設置項目及科目,未分類單獨建賬,出現項目、科目混用的情況,造成高校科研經費的數據統計、縱橫向對比出現偏差,不能給上級及校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支撐數據。另一方面,科研部門與財務部門缺乏溝通,協作不緊密、信息不流暢。有的高校科研部門登記經費支出流水賬,而財務部門只負責對票據合法性的監管,對經費具體使用管理不到位。賬目上未能單獨反映經費預算指標、具體的分類、直接費與間接費開支比例,是否能報銷非經費參與人的有關事項、是否虛列經費參與人、經費是否存在結題未結賬或者結帳未結題的情況等,財務人員一無所知。這樣便導致很多舞弊情況的發生,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學校事業的發展。
1.3 國有資產未達到保值增值效果,成果轉化率低
高校管理的一個基本目標,是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科研力量作為學校的國有資產中的無形資產,可以發揮巨大的威力。然而,在實務中,一方面,有的高校項目負責人沒有國有資產意識,認為用自己申請來的科研經費購買的資產,理所當然就是自己家里的,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因為學校才申請到項目的。有的高校專門針對某一課題負責人或者為某一項課題,購置只有這個人能用或者僅這一課題能用的先進儀器設備,存在由于該課題負責人離職、調走,造成該設備未使用,或者隨人帶走,或者使用率低致使設備長期閑置的情況,造成國有資產閑置、流失、貶值等。另一方面,科研經費使用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科研項目的效益,若使用得當,這些資產轉化為專有技術、專利,學校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經費來源。但實際實務中,存在科研與市場脫節,學校與社會脫節,成果與產業脫節的現象,科研人員只重視論文數量,不要求質量,更不關注成果轉化,造成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現象,學校在科研方面的競爭力自然會減弱。
2 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措施
針對目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現狀,如果審計部門這時還不參與此過程,管理混亂的情況會持續加重,所以筆者從內審的角度,總結出加強管理的幾點措施。
2.1 完善科研管理內控制度,防范風險
高校不管在哪個方面,都應該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防范舞弊的關鍵所在,科研管理更是如此。因此,從科研調研立項開始,過程控制、科研項目結題,到經費的合理合規使用,高校都應該有一整套的制度來約束監管。特別是通過制定科研經費內部審計管理制度、項目負責人問責制度等來防范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針對重大科研項目,要充分發揮審計的功效,從事前就介入,參與過程控制,事終開展對科研制度的評價及評審,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規范財務預算、核算,加強全面控制管理
在財務管理中,有預則立。首先,高校應加強科研項目的預算管理。財務和科研部門要保持信息通暢,及時溝通,指導科研人員編制正確的項目。其次,科研部門隨時跟蹤項目支出情況,登記手工或計算機臺賬。財務部門按照要求設置項目級科目,登記總賬及明細賬。兩部門定期對賬,可以實時查閱經費使用情況。再次,在管理方面,要注重細節,加大對直接費、間接費的監管,杜絕科研經費支出的亂象。嚴格經費的控制,保證經費控制不能僅由項目負責人獨立支出,應給參與人員分配不同的權限和職責,并公布查詢終端權限,這樣就隨時掌握項目的進度以及資金的支出情況,公開透明。最后,通過內部審計的全過程參與,加強過程控制監督,對經費實施全面控制,保障經費的安全,杜絕舞弊及腐敗現象滋生。
2.3 重視國有資產,轉變審計方式,提高經費管理效益
對科研經費管理,是為了獲得科研項目的管理效益。包括資產的保值增值率和經費使用率。所以,在實際管理中,一方面,高校要保證國有資產的真實、安全性,實現保值增值率,另一方面,加深科研成果轉化程度,實現資金效益。以上兩個效益的體現都是通過轉變審計方式來實現的。對科研經費進行審計可以使得高校科研人員重新將關注的焦點轉移至合理使用科研經費獲取更大社會效益本身,而非財務和審計形式上的合規性。將傳統的時效性相對較差的事后審計,逐步轉變為以過程控制、提高效益為目的的全過程跟蹤性質的效益審計,從而從源頭上堵塞漏洞。當然,若再結合對高校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和科研經費專項審計,就能更好地提高經費管理的效果。
總之,對科研經費的管理,任重而道遠。所以科研管理、財務人員乃至內部審計人員業務能力及綜合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影響著高校科研管理的效益。今后應多開辟這方面平臺,做好宣傳教育培訓,以適應高校科研管理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