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穎
[摘 要] 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點。生態經濟發展模式與企業環境成本的關系息息相關。本文從環境成本控制的概念出發,簡單作了定義的闡述。說明了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目標和原則。分析了目前環境成本控制的現狀和實施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生態文明建設下企業實施環境成本控制的具體實施方法。
[關鍵詞] 生態文明;企業;環境成本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18
[中圖分類號] F27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7- 0034- 02
1 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目標和原則
1.1 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目標
第一,人的生態文明是指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自然和生態、經濟和社會共生共存,協同進化,其目的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我國提倡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這一目標放在了建設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需要落實到每個單位,尤其是對環境要負主要責任的企業。
1.2 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原則
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需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第一,有效控制原則,也就是說企業環境成本控制及其效果必須遵循國家環保法規;第二,成本效益原則,是指企業環境成本必須兼顧經濟效益,不僅是為了實現環境成本控制。
2 環境成本控制的現狀
第一,主體意識模糊。目前我國企業設立的環境管理部門把重點放在企業生產中的污染物的排放問題上。而沒有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去做企業的長遠規劃。企業從生產到投入使用,再到廢棄,外部環境成本并未得到控制,主體意識不明確。
第二,缺乏環境成本控制機制。目前企業內沒有完善的環境成本控制機制,因此企業的目標是否達成也無從以證。同時機制的不完整,也影響了環境分析數據的準確性。
第三,環境成本控制環節滯后。目前我國的環境成本控制帶有明顯的滯后性,也就是“先污染,后治理 ”,這種滯后的環境成本控制模式不能實現實時測試控制,主要把控制集中在產品的生產前期,所以有較大的缺陷。
3 生態文明建設下企業實施環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企業發展遵從現有的生態文明,建立自己特有的生態經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堅持生態文明為主線的生態經濟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因此,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企業實施環境成本控制是時代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首先,作為企業必須得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市場中流通的綠色產品的需求也不斷提高,那么對企業環保責任的追責范圍就應該貫穿于從生產、使用,直至廢棄的全部環節。其次,當今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也要求更好地利用資源,追求資源的最高利用效率,還有可持續利用時間和回收再利用,這些進步自然促使了企業提升自己的環境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良好的企業形象也得以樹立。企業的進步使自身得到完善,增強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實力。
4 生態文明建設下企業實施環境成本控制的具體實施方法
4.1 環境成本控制事前規劃
環境成本是產品成本的組成部分,貫穿在生產、使用、廢棄的全部環節。從環境成本構成出發,以此為基準對環境成本進行控制能夠最大限度地做好事前規劃。在生態文明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首先要將產品生產的環保理念和成本理念融入生產的最初階段,全面考慮產品在生產、使用、廢棄各個階段對環境的綜合影響,進一步評估環境成本,將產品環境成本控制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
4.2 環境成本控制的事中監控
環境成本控制的模式是由政府、企業、社會公眾三大主體共同協作控制。第一,政府方面要樹立強烈的意識,限制粗放型經濟的發展苗頭,加快發展步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節能、環保等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強提速,增強企業的環保意識和激發環保積極性。第二,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把企業排放標準和企業排放污染物的懲罰措施明確規定出來,運用產業扶持政策和循環經濟發展實現環境成本控制。第三,企業方面要提高產品生產科研能力,不斷地推進生產工藝的精細度,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改善粗放型經濟模式,實現降低環境成本的目的。在進行環境成本控制的時候,健全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體系,向產品的上中下游延伸,由此形成綠色產品供應鏈。降低浪費,減少廢物。從產品生產到廢棄的全過程,實施事前、事中、事后跟蹤控制。第四,社會公眾方面。社火公眾對綠色環保健康產品的消費偏愛可以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生產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社會公眾要關注企業環境成本報告信息和生產行為,同時成為企業的監督者,不僅自身樹立環保意識,還要監督和引導企業提供綠色環保的產品,降低污染物排放,實現環境保護和環境成本可控制的雙向指標。
4.3 健全制度
包括稅收、財務、金融方面的制度,從而強化環境成本的控制。健全這方面的制度,才可以為促使企業加強環境成本控制提供制度安排。例如,我國成功實施資源稅改革,對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給予了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和貼息貸款,進一步完善了相關的稅收、財政和金融制度等。從而引導了企業采取環保行為,加強了環境成本控制的良好局面。
4.4 健全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體系
企業環境成本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分別是外部性和成本鎖入效應。超前控制和多維度控制的結合,實現了政府和企業以及社會公眾三大主體的集合控制。從籌建到生產,再到回收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在項目規劃和產品設計階段就進行超前的控制,在產品生產和產品包裝的時候進行實時控制,最后延伸到社會公眾消費,產品回收,進行事后的反饋控制,可以說是多時間維度的全方位控制。因此健全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體系可以幫助明確控制主體指向,實現超前控制不滯后,克服滯后的情況形成、發生,從而形成環境成本控制的長效機制。
5 結 語
綜上,環境成本控制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是企業在實現預期目標這個過程對環境消耗付出的成本的計算和核算。要做到行之有效的環境成本控制,需要降低企業對資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同時提升企業產品的綠色指數,樹立環保健康綠色的企業形象。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澤鵬.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背景的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研究[J].商,2016(28):16.
[2]劉金彬,胡世強,楊明娜,等.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成都市部分企業為例[J].商業會計,2012(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