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利


摘 要:運用知識計量學工具和關鍵詞共現分析法,得出檔案文化建設研究以“檔案”和“文化建設”為核心,已經形成比較明顯的高相關共現關鍵詞群,研究整體上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內容相對豐滿,比較成熟。文化、檔案文化建設、建設是研究的熱點。企業檔案文化、高校檔案文化、鄉村檔案文化等可能成為未來趨勢。建議:構建檔案文化建設研究公共平臺,加強各方合作;注重檔案文化在整個國家文化強國戰略體系中地位與作用的研究;加強檔案文化建設與新技術應用相結合的研究,推進檔案文化建設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檔案;檔案文化建設;高頻關鍵詞;關鍵詞共現
1 導言
什么是檔案文化建設?學界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張明貴認為,檔案文化建設就是彰顯檔案的文化屬性,提升檔案部門的影響力,實現檔案文化的發展繁榮。[1]張蕾認為,檔案文化建設就是推進檔案工作從封閉到開放,從文書到文化,從傳承到傳播。[2]而王蕾認為,檔案文化建設就是檔案館以保障公民文化權利、滿足公眾檔案文化需求為目的,向社會和公眾提供檔案文化產品與檔案文化服務的活動和過程。[3]歸納起來,一是彰顯文化屬性,二是推進檔案工作,三是服務公眾需求。
為推動檔案文化建設研究,探索檔案文化建設規律,本文運用知識計量學工具和關鍵詞共現分析方法,通過對檔案文化建設研究文獻關鍵詞的梳理分析,歸納出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的熱點與趨勢。并以此為依據,對我國檔案文化建設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議,以期對我國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的發展進步提供參考。
2 研究工具、樣本來源及選擇
研究使用知網提供的關鍵詞可視化分析工具,以中國知網為樣本來源。以“題名=檔案文化建設”(精確匹配)為檢索條件,檢索到的471篇文獻為樣本。檢索日期為2017年5月6日。
3 高頻關鍵詞共現矩陣分析
圖1是檔案文化建設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共現矩陣。矩陣提取使用頻率最高的20個關鍵詞,形成20×20的共詞矩陣。如果某兩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在一篇文章中時,就表明這兩者之間存在相關關系,關鍵詞右側或下方對應位置的數值表示篇數。
圖1顯示,檔案文化建設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有70組,共現率為35%。而共現次數5次以上的關鍵詞組合有15組,共現率為7.5%。這15組分別是:檔案文化與檔案文化建設、檔案文化與文化建設、檔案文化與檔案、檔案文化與建設、檔案文化與高校、檔案文化與途徑、檔案文化與對策、文化建設與檔案、文化建設與鄉村檔案、文化建設與高校檔案、檔案與建設、檔案與文化、建設與文化、文化與高校、鄉村檔案與社會認同。其共現頻數分別為5、15、13、26、5、7、5、11、5、5、11、20、6、5、6。
這表明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熱點)集中在上述15個方面,其中又以檔案文化與檔案、檔案與文化兩組的共現頻率最高(重點)。說明檔案文化建設研究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內容相對豐滿,形成了比較明顯的高相關共現關鍵詞群,研究的集中趨勢明顯,整體上已比較成熟。
4 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分析
圖2是檔案文化建設研究關鍵詞共詞網絡知識圖譜。圖中,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可以用連線來表示,連線多少和粗細代表關鍵詞間的親疏程度,連線越多,代表該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共現次數越多,越是研究領域的核心和熱點研究內容。[4]
從圖2檔案文化建設研究高頻關鍵詞的知識圖譜可以直觀地看出:相關研究以“檔案”“文化建設”兩個核心關鍵詞為核心組成一個群組。與核心關鍵詞“檔案”相聯系的關鍵詞之間連線比較粗。連線越粗,關聯性越強。而與核心關鍵詞“文化建設”相關聯的關鍵詞之間距離比較近。距離越近,關系相對緊密。
與“檔案”連線粗、關聯性強的有“文化”“文化建設”“檔案文化建設”“建設”等。與“文化建設”距離近、關系相對緊密的有“思考”“檔案文化建設”“建設”“對策”等。這些關鍵詞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關聯性較強,是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當前的熱點。這一結論與上面共詞矩陣分析得出的結論基本吻合。
在這些核心關鍵詞周圍有一些關鍵詞處于網絡圖的中間位置,比如,圖中的高校、作用、途徑、措施、問題等就屬于這一類。它們是聯系網絡中心節點和邊緣節點的橋梁。與這些中間節點詞不同,企業檔案、高校檔案、檔案部門、檔案調研、鄉村檔案等處于網絡圖的邊緣,相互之間也沒有關聯。處于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的邊緣。這些處于邊緣位置的詞,雖然目前不是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的熱點與重點,但與核心關鍵詞與中間節點關鍵詞有所聯系,很有可能成為檔案文化建設研究領域未來的趨勢或方向。
5 結論與建議
雖然檔案文化建設研究整體上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研究內容相對豐滿,整體上已經比較成熟。但這一研究問題總體上講還是一個新問題,有許多需要深入和系統研究的內容。為實現國家文化強國戰略,現階段特別需要重視檔案文化建設的研究,尤其是檔案文化建設的系統性研究,通過借鑒我國其他行業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實現檔案文化創新和檔案文化建設創新,應考慮如下策略:
第一,構建檔案文化建設研究公共平臺,加強各方合作。通過加強地方檔案行政管理機構與地方檔案館、行業檔案行政管理機構、檔案專業高校、檔案專業服務機構間的合作,建立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的公共平臺。充分發揮平臺各參與者的專業與實踐優勢,通過梳理檔案文化建設工作及其管理過程中的規律,分析影響檔案文化建設工作的關鍵因素,促進檔案文化建設研究,為國家文化強國戰略框架下的檔案工作提供決策依據與參考。
第二,注重檔案文化在整個國家文化強國戰略體系中地位與作用的研究。將檔案文化建設研究上升到國家文化強國戰略支撐要素的高度。完善檔案文化建設的體系建設,制定面向所有檔案主體的國家檔案文化建設總體戰略,通過各檔案文化建設管理主體素質的提升,來實現提升我國檔案文化建設能力與水平的目的。
第三,特別要關注信息化與新技術環境下,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在檔案文化建設方面的應用研究,將檔案文化建設與新技術應用有效結合起來。推進檔案文化建設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明貴.試論檔案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A].甘肅省檔案學會.檔案利用與檔案文化——2012年甘肅省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C].甘肅省檔案學會,2012:8.
[2]張蕾.對推進機關檔案文化建設的思考[J].檔案學研究,2015(03):25~27.
[3]王蕾.淺談檔案文化建設與公民文化權利[J].城建檔案,2016(05):85~86.
[4]王春華,李維,文庭孝.我國圖書情報領域大數據研究熱點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5(04):82~89.
(作者單位: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來稿日期:2017-06-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