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成 宋宇 朱錦智 姚志敏 劉磊
【摘要】 目的 探討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84例腎結石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 各42例。觀察組接受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 對照組接受經皮腎鏡超聲或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4周隨訪時結石清除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76.6±20.6)min長于對照組(55.2±18.7)min, 術中出血量(15.8±8.9)ml少于對照組(63.1±11.5)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4.8±1.8)d與對照組的(5.4±2.2)d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結石清除率為90.48%, 對照組為95.24%,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14%低于對照組的26.1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術中損傷小, 并發癥少, 結石清除率高, 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
【關鍵詞】 腎結石;輸尿管軟鏡;鈥激光, 碎石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44
泌尿系結石為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 且以腎盂結石為主。腎結石的治療方法較多, 包括藥物保守治療、體外震波碎石、經皮腎鏡碎石術及輸尿管鏡碎石術等治療。前兩者適合直徑小、性狀規則的腎結石治療[1]。經皮腎鏡碎石術則是傳統手術治療復雜或多發腎結石的常規手段, 也可作為經體外碎石或藥物保守效果不佳的補充治療手段。但該術后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隨著輸尿管軟鏡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其逐漸有替代經皮腎鏡碎石術的趨勢[2]。本研究選擇2014年2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腎結石患者84例, 旨在分析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腎結石患者84例,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 各42例。其中, 觀察組男24例, 女18例, 年齡55~85歲, 平均年齡(67.3±6.8)歲, 根據結石形態及特點分為多發性腎結石13例、鹿角形結石9例、馬蹄形結石8例、孤立性結石6例、重復腎盂結石5例、腎盞憩室結石1例, 腎結石直徑<2.5 cm,
平均腎結石直徑(1.82±0.74)cm。對照組男27例, 女15例, 年齡57~84歲, 平均年齡(68.4±6.2)歲, 根據結石形態及特點分為多發性腎結石11例、鹿角形結石10例、馬蹄形結石7例、孤立性結石7例、重復腎盂結石4例、腎盞憩室結石3例, 腎結石直徑<2.5 cm, 平均腎結石直徑(1.82±0.80)cm。兩組患者均無腎結石手術治療史, 入組前經各項檢查排除手術禁忌。所有患者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觀察組 患者采用輸尿管軟鏡直視下鈥激光碎石術。麻醉方式為腰麻, 取截石位。用WolfF8.0/9.8輸尿管硬鏡經膀胱探查、擴張輸尿管。入鏡至腎盂位置為最佳, 將斑馬導線置入, 輸尿管硬鏡退出。沿斑馬線置入Cook12/14F 輸尿管軟鏡鞘, 直視下在置入Olympus P5 輸尿管軟鏡, 鏡頭至腎盂, 探查結石。找到結石后順管鞘插入200 μm鈥激光光纖粉碎結石(能量設置1.0 J, 頻率10 Hz)。清理結石, 較大結石碎片可用網籃取出, 確認碎石充分后撤出鈥激光光纖, 直視下軟鞘內插入斑馬導絲, 退出輸尿管軟鏡, 鏡頭先保留于輸送鞘邊緣, 在軟鏡直視下逐漸退出輸送鞘, 最后一塊兒拔除, 沿導絲留置1根輸尿管支架、1條導尿管, 術后1~2 d拔除導尿管。術后密切觀察尿色變化。術后2、4周隨訪, 根據腹部泌尿系平片(KUB)獲得的結石清除情況指導輸尿管支架管拔除。
1. 2. 2 對照組 患者采用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麻醉方式為全身靜脈麻醉, 俯臥位。超聲定位, 選皮膚距離腎盞最短距離作為穿刺點。穿刺成功后擴大通道, 建立16~24 F標準腎鏡工作通道, 置入標準腎鏡, 采用超聲或氣壓彈道碎石, 術后留置腎造瘺管, 術后3 d拔除, 留置5F雙J管, 術后4周拔除。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4周隨訪時結石清除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76.6±20.6)min長于對照組(55.2±18.7)min, 術中出血量(15.8±8.9)ml少于對照組(63.1±11.5)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4.8±1.8)d與對照組的(5.4±2.2)d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比較 術后4周復查,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為90.48%(38/42), 對照組為95.24%(40/42),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14%(3/42), 其中包括輸尿管黏膜局部擦傷2例, 術后感染1例。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6.19%(11/42), 其中包括術后感染6例, 尿瘺3例, 輸尿管損傷2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3 討論
輸尿管軟鏡微創性優勢日益受到人們青睞。李武學等[3]認為輸尿管軟鏡在直徑<20 mm的腎結石效果較好, 并推薦解剖結構異常、患者基礎病多則更適宜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輸尿管軟鏡盲視插入容易損傷輸尿管, 特別是輸尿管不規則的患者。蔣祥新等[4]先用輸尿管硬鏡擴建工作通道, 使其后期管道、管鞘輸送可在直視下進行。本研究使用此種方法, 減少了輸尿管損傷的并發癥的發生。碎石術按照方式不同可分為震蕩碎石、超聲碎石、氣壓彈道碎石及鈥激光碎石。鈥激光沖擊波弱, 但瞬間能量大, 術后結石移位小, 對周圍組織沖擊作用小, 容易排出[5], 這些特點是上述其他方式不能完全具備的。劉建河等[6]采用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直徑>2 cm的腎結石, 其結石清除率為90.9%, 這為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的進一步應用提供臨床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手術時間(76.6±20.6)min長于對照組(55.2±18.7)min, 術中出血量(15.8±8.9)ml少于對照組(63.1±11.5)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4.8±1.8)d與對照組的(5.4±2.2)d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結石清除率為90.48%, 對照組為95.24%,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14%低于對照組的26.1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 輸尿管軟鏡的擴建通道需要一定的技巧, 較經皮腎鏡對術者的嫻熟度要求較高, 進一步總結操作經驗和輸尿管形態等有助于臨床的進一步推廣。
綜上所述, 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腎結石術中損傷小, 并發癥少, 結石清除率高, 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
參考文獻
[1] 李明林.微創經皮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和開放性手術治療老年復雜性腎結石術后疼痛和并發癥比較.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7):1827-1829.
[2] 張艷平, 劉凱隆, 路保賽, 等.軟性輸尿管鏡和經皮腎鏡治療腎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4, 35(11):845-848.
[3] 李武學, 趙興華, 許長寶, 等.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比較.山東醫藥, 2014, 54(6):92-93.
[4] 蔣祥新, 蔡萬松, 聞立平, 等.輸尿管軟鏡鞘直視置入法鈥激光碎石術一期治療腎結石的臨床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6, 37(12):932-935.
[5] 成俊, 郭小鵬, 王鵬, 等.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老年輸尿管結石的療效及對腎功能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3):683-685.
[6] 劉建河, 潘春武, 李瑞鵬, 等.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處理直徑>2cm腎結石.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4, 14(2):132-133, 137.
[收稿日期:2017-03-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