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昕
【摘要】 目的 探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應用清肺口服液的臨床實效性, 評估分析治療前后患兒炎癥因子水平變化情況。方法 3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 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17例)和對照組(16例)。觀察組患兒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療, 對照組患兒采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 記錄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 并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觀察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白細胞介素 8(IL-8)、細胞間粘附分子1(ICAM-1)]。結果 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IL-8、ICAM-1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 臨床效果確切, 顯著改善炎癥因子水平, 值得在臨床領域推廣。
【關鍵詞】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清肺口服液; 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84
本文專門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33例, 通過對比分析, 進一步探討分析清肺口服液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33例作為研究對象, 男19例, 女14例;年齡 5個月~6歲, 平均年齡(2.5±1.8)歲。根據患兒接受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17例)和對照組(16例)。本次入選的3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均診斷符合衛計委(原衛生部)《小兒四病防治方案· 小兒肺炎防治方案》[1], 并且符合中國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醫兒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患兒肺炎喘嗽的相關分類標準[2]。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西藥治療, 即給予該組患兒利巴韋林注射液靜脈滴注, 1次/d, 10 mg/(kg·次);在此基礎上, 給予患兒加用不含任何藥物成分的安慰劑, 口服, 其中, 年齡<1歲患兒, 10 ml/次 , 年齡1~3歲患兒, 20 ml/次, 年齡3~6歲患兒, 30 ml/次 , 3次/d。觀察組患兒采取中藥治療, 即給予該組患兒口服清肺口服液, 相關的服用劑量與次數與對照組相同;此外, 在治療期間, 對該組患兒同時加用不含任何抗菌藥物生理鹽水靜脈滴注[3], 1次/d。在治療期間, 若患兒體溫超過39℃, 均使用退熱藥物配合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 不需要聯合其他類藥物治療。兩組患兒接受藥物治療10 d作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持續1個療程后觀察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以及觀察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變化情況。療效評價嚴格按照著現行《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內的相關評定標準進行[4]。患兒接受治療后, 先前的臨床不良癥狀基本消失, 認定為治愈;患兒接受治療后, 臨床癥狀部分消失, 病情大幅改善, 認定為顯效;患兒接受治療后, 臨床癥狀有一定減輕, 認定為有效;患兒接受治療后, 臨床癥狀并未得到改善, 甚至有加重的情況, 認定為無效;上述癥狀改善標準均以癥候積分減少幅度為準, 依次為90% 、 67% 、 33%;總有效率=(治愈+顯效)/總例數×100%。通過ELISA測定觀察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IL-8、ICAM-1)。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觀察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IL-8、ICAM-1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臨床兒科常見的一種間質性肺炎疾病, 一般多發于嬰幼兒時期。作為感染病毒, 其屬副黏病毒科。大量的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已經證明,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引起小兒病毒性肺炎最常見的病源, 并且還可引起患兒出現間質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5, 6]。大量的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充分表明,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發病率較高, 并且患兒在臨床病情以及不良反應也比較嚴重[7, 8]。此外, 據研究表明[9],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發生與兒童反復喘息、氣道高反應性密切相關。如果在早期得不到及時的診療, 對兒童的生活質量將會造成非常大的困擾。從中醫學辨證的視角來看,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基本上屬于痰熱閉肺證, 對此類疾病的治療, 主張解毒活血、開肺化痰[10]。關于這一點, 從上述結果統計分析中足以表明,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 采取清肺口服液治療的觀察組患兒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 采取清肺口服液治療后的觀察組患兒IL-8、ICAM-1水平較治療前改善顯著,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 臨床效果確切, 顯著改善炎癥因子水平, 值得在臨床領域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小兒肺炎防治方案.中華兒科雜志, 1987, 25(1):47.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78.
[3] 陳英輝. 清肺口服液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臨床觀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10):249-250.
[4] 馬紅梅.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應用清肺口服液前后炎癥因子水平變化及意義. 亞太傳統醫藥, 2016, 12(7):132-133.
[5] 沈黎. 金蟬口服液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臨床研究. 蘇州大學, 2016.
[6] 劉曉紅, 張忠浩, 馬蘭, 等. 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中醫癥候證型及血瘀證依據探討.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5, 43(11):89-92.
[7] 慧雅琳, 孫普誼, 田娟娟. 魚金注射液經皮導入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合胞病毒感染肺炎觀察.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5):228.
[8] 劉玉環, 彭麗, 周蘭芝, 等. 重組人干擾素α-2b在嬰幼兒呼吸道疾病中的應用探討.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26):4485-4487.
[9] 陳洪敏.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嬰幼兒喘息性疾病的關系. 江蘇醫藥, 2012, 38(14):1720-1721.
[10] 張金敖, 劉菲. 清肺口服液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120例臨床療效分析.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4(3):334-335.
[收稿日期:2017-0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