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成
摘 要:在現代煤礦生產系統中,機電設備作為主要的開掘動力來源,作用極為關鍵。同時設備故障也直接影響到了礦產資源開發的效率,甚至會連鎖引發礦難事故。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在對煤礦機電設備整個系統了解的基礎上,分析機電設備的整體應用狀況,從而對相關的故障做到熟練掌控,同時通過相應的措施,以超前對設備進行維修或者管理的方式,規避設備故障。
關鍵詞:煤礦企業;設備管理;機電安全;設備點檢
中圖分類號:TD79 文獻標識碼:A
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應用的相關機電設備都有著極高的工業技術含量,因此有著高昂的造價成本。在設備上的資金投入,幾乎占據了全部開采投入的一半比例。但是在針對設備的管理環節上,不僅理念落后,管理措施更加松散,這些管理弊端都在一定程度的折損設備的運行壽命。因此,需要加強管理,采取新方法新措施保證設備的完好,提高設備的整體壽命。
一、設備故障種類及來源
總體來講,機電設備在運行中最容易發生的故障,主要是器械損壞的故障。同時還包含退化類故障,除此之外松脫類故障也比較常見。在損壞類故障中,部件斷裂影響最為嚴重,除此之外初級開裂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同時構件變形等故障也會對設備應用造成阻礙。設備組成構件的高度磨損,是退化類故障的主要表現,在長時間的運轉中,構件由于老化,逐漸發生變質,從而極易發生磨損。而松脫類故障,主要表現為安裝環節的大意,器械高強度運轉,從而發生松脫。如果整個設備系統出現了系統壓力失衡,設備就會偏離設定的程序,從而發生整體性能的失調。除此之外,機械發生相應通路堵塞,或者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漏油,都將引發嚴重的開采事故。
二、預防設備故障的安全管理措施
1.點檢制檢查
1.1點檢制內容
設備的制作材料存在一定的承受極限,因此隨著持續不斷的使用,故障出現的概率直線增加。甚至有可能隨時在設備運轉過程中發生意想不到的故障,這就需要我們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引進點檢制,能夠及時在故障產生之前及時發現故障,超前排除部件中存在著的相應故障隱患。
在點檢制體系中,需要由專人負責點檢工作。在點檢工作中,需要制定完備的設備運行標準,標準包括設備震動、溫度、濕度、聲音等指標。點檢工作不僅要規定點檢的具體構件部位,同時還要明確點檢操作的循環周期。在這樣的檢查體制下,能夠做到對設備狀況分階段、有計劃的動態掌控,從而有效預防設備故障。
在點檢制系統中,存在著幾方面的特點。
首先是定人。在具體的點檢工作中,對人員進行了明確的劃定,除專職人員外,還應配備輔助人員,專人與輔助人員構成AB角,當A角不在時可由B角代替行使職能。其次就是定量。對每一項檢查工作都有具體明確的數據標準,從而對相關部件做到細致入微的量化檢測。然后是定點。通過對長期整體的檢測工作總結,明確重點檢測部位,以及相關的指標性內容。可制作標識卡貼于設備點檢部位,通過標識卡顏色來辨別設備點檢的重要級別。
另外是細化標準,通過對設備出廠性能標準的了解,從而明確相關的硬性標準。再次就是定周期,參照生產計劃以及開采進程,明確檢查的循環周期,并在不同構件上做出針對性的科學周期調整。然后是定計劃表。
通過制作相應的檢查任務卡片,對不同類型的機電設備進行分別要求。再有是定記錄,這其中不僅包含點檢記錄,同時還涵蓋故障記錄,除此之外設備異常記錄也包含其中,不同的記錄有著各自不同的記錄格式。最后是明確作業流程。針對點檢工作中的各項環節,做出流程上的具體規定。針對不同程度的故障進行區別處理,在影響設備安全運行及礦井開采的情況下,應立即進行緊急維修。
在點檢制工作中,需要所有包機人參與配合,針對不同的區域做出明確具體的責任分工,強化管理工作的專項職能。這種檢查制度的運行,主要是為了強化故障的整體預防效果,在此基礎上采取超前措施進行故障的預防,從而降低機電故障發生的可能性。
1.2點檢制的運行模式
在具體的點檢工作環節中,需要針對流程進行整體上的統籌規劃,對整體的點檢覆蓋范圍,進行科學的布局。工作人員還需要針對具體的設備分布情況,進行串聯性的路線規劃,保證點檢環節的完善避免出現漏檢。點檢工作不僅需要有明確的點檢計劃,同時還需規定每一項點檢任務完成時間,完成每一項點檢任務后做好相應檢查記錄。
在點檢過程中,需要借助相應的點檢作業卡片,通過作業卡片來規范點檢工作。每次點檢結束后需將點檢結果反饋給專人進行收集并保存好記錄。點檢主管人員每天對點檢結果進行查看,分析設備當前的運行狀態,如果有點檢越限或有越限趨勢,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設備包機人進行復查。每周對點檢結果進行一次系統性分析,編寫點檢報告。
點檢記錄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日常工作記錄,除此之外還包括維修記錄,另外還包含著化驗油脂的相關記錄。不僅如此,注油記錄也在點檢記錄的范圍內,在此基礎上還包括設備大修記錄、設備履歷等。點檢工作的具體步驟,可以通過圖1展示出來。
2.強化設備出入庫管理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老舊、損壞設備需要及時更換,所以必須留有一定的備用設備。備用設備的好壞將影響到礦井的安全高效生產,以此必須強化設備出入庫管理。
2.1 設備購置計劃編制
設備管理部門應根據礦井中長期生產接續規劃和下一年度采掘接續計劃、結合設備使用、庫存、大修情況,編制中長期設備更新購置建議計劃和下一年度的設備需求建議計劃。設備購置計劃里涵蓋基建項目購置設備計劃和生產經營日常使用設備采購計劃。計劃內還應包括設備的選型要求。
2.2設備購置入庫
設備采購由資產管理部門負責根據采購計劃編制技術標書,進行競標采購。設備到貨后由采購部門組織驗收,相關業務部門和項目單位提供技術支持。設備驗收入庫后進行資產編號、分類存放、標識清晰。入庫后及時將設備信息錄入資產管理系統。專項設備單獨存放,只針對相關項目單獨出庫。設備入庫過程中隨機技術資料由機電管理部門統一建檔管理。對于外文資料組織進行翻譯和制作機電基礎數據。設備使用單位也應備份一份設備技術資料。隨機配備專用工具必須由使用單位妥善保存。
2.3設備出庫
領用庫存物資時,領用單位填寫《設備領用申請單》,經機電管理部能審批和庫房管理員簽字后發放。《設備領用申請單》應包含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使用地點等信息與實物相符。
設備出庫后保管員根據《設備領用申請單》載明的名稱、規格、數量在物資管理系統中辦理出庫手續后發放物資。
具體的設備出入庫流程如圖2所示。
在這一設備出入庫程序的管理之下,將會保證相關設備材料的齊全,同時也能很好的保證入庫設備的完好。這樣一來,相關的設備就得到了全面的管理,在緊急需要某一設備時能夠高效快速對設備進行提取出庫。不僅如此,在入庫以及出庫的過程中,將會留下設備當時的狀態數據及出入庫證據,從而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做好相應設備的狀態跟蹤工作,并且根據出入庫記錄能判斷設備已使用時間尋找出可能存潛在存在故障的設備。通過這一系列設備管理方法將大大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促進礦井安全高效發展。
結語
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不僅關系到煤礦的整體開采進度,同時還將會造成成本資金投入上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相關的機電設備做好科學先進的管理工作,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節約維修成本的投入。通過健全的點檢管理及出入庫管理為設備的質量提供了保障,為礦井的機電安全管理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包從勇.淺析煤礦機電設備全管理及預防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9):25-27.
[2]賈德先.淺析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技風, 2016(1):263-263.
[3]范志山.淺談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維修管理及預防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10):62-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