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曉霞
【摘要】 目的 探討細節護理作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整體效果。方法 40例手術患者, 采用雙盲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行細節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97.4±1.5)分, 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91.9±2.0)分;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8387, P=0.0000<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1例、基本滿意3例、完全滿意16例, 總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6例、基本滿意2例、完全滿意12例, 總滿意度為70.00%。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290, P<0.05)。結論 將細節護理作用于在手術護理中所起到的效果明顯優于常規手術室護理方法, 不僅能夠為患者的疾病治療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更能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 可在臨床實踐中給予借鑒和推廣。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細節護理;護理質量;滿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100
在整個醫療體系中, 手術室是患者治療的主要場所, 與其他科室相比而言, 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難度、專業性、潛在風險因素都更大, 每一個環節都對治療效果乃至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響[1-4]。為提升護理質量, 保證患者的健康、安全及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研究將以在本院進行手術的4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通過與常規手術室護理方法比較的方式, 探討細節護理運用的臨床價值, 現對研究過程及結果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條件下, 將2015年12月~2016年7月在本院進行手術的4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采用雙盲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0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7例, 平均年齡(48.8±9.1)歲;手術類型包括:普外科10例、婦產科5例、神經科5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6例, 平均年齡(49.0±9.7)歲;手術類型包括:普外科11例、婦產科5例、神經科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護理中運用細節護理理念, 具體措施:①術前心理干預:患者由于缺乏對自身疾病的正確認識, 加之擔心手術治療的效果和安全, 因而在手術前很容易出現各種負面心理, 進而影響正常醫護活動的開展;針對這種情況, 護理人員首先應站在患者的角度幫助其進行病情分析和手術治療的意義及必要性探討, 提升患者的依從性并幫助其樹立信心;②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 要簡要告知其在手術過程中的具體注意事項, 并再次進行心理安撫, 對于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也應采用簡短、通俗的語言進行解答, 以免其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在手術進行中, 護理人員的各項操作力度均要適當的把控, 以免增加患者的不適感, 其次在手術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情緒變化, 做好保暖和隱私保護工作, 禁止談論與手術相關的話題;③術后護理:患者進入病房后, 護理人員要將手術治療的大致結果和注意事項告知家屬, 以穩定其情緒;密切觀察患者手術后的各項表現, 以便能夠及時處理或預防術后并發癥, 隨著康復進程的推進,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飲食計劃和康復計劃[5-7]。
1. 3 觀察指標 護士長對兩組的護理質量進行綜合評定, 以100分為準, 評分與最終護理質量呈正比[8];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就兩組患者對手術前后的滿意度進行評價, 分為完全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總滿意度=完全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97.4±1.5)分, 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91.9±2.0)分;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8387, P=0.0000<0.05)。
2. 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1例、基本滿意3例、完全滿意16例, 總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6例、基本滿意2例、完全滿意12例, 總滿意度為70.00%。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290, P<0.05)。
3 討論
手術室對于患者的治療具有不可替代的臨床意義, 相應的對于手術室的護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了手術室細節護理, 從術前、術中和術后三個時間段著手, 參照以往的臨床經驗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 有預見性的分析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危險因素, 進而通過更為細致的處理將各類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至最低[9-12], 進而保證治療的效果及患者的安全。從本次研究結果的數據比較來看,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7.4±1.5)分,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91.9±2.0)分, 觀察組護理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 提示了細節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理念, 能夠在轉變傳統護理理念的同時提升護理質量;另一方面,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 提示了細節護理能夠更好的被患者所接受, 對于提升醫院及科室的社會形象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方法經驗證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值得借鑒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侯海霞, 孫莉, 陳思. 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吉林醫學, 2016(2):508-509.
[2] 溫泉, 張敏, 高玲. 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繼續醫學教育, 2014(6):21-22.
[3] 王卉. 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醫學信息, 2015(32):228.
[4] 甘楚明, 潘曉梅, 劉國蓮. 細節護理在手術室確保護理安全中的效果應用. 現代醫藥衛生, 2015, 31(22):3480-3482.
[5] 關柏秋, 曹曉艷, 董淑琴, 等.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12):57-60.
[6] 關柏秋, 夏瑩, 曹曉燕, 等.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8):152-153.
[7] 裴穎. 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和臨床效果.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8(2):356-357.
[8] 秦曉燕. 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應用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2, 7(27):356-357.
[9] 尹紅梅. 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9(11):339-340.
[10] 孫兆玲. 兩種護理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比較. 工企醫刊, 2012, 25(2):12-13.
[11] 睢淑清. 兩種護理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比較.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24):5081.
[12] 劉平平, 徐春曉, 張艷. 兩種護理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比較.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156.
[收稿日期:2017-03-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