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銀輝
一個人具有偉大的精神,可以永恒;一個企業,具有偉大的精神,才會締造光榮與夢想。作為國企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大慶精神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緊密聯結在一起,就將石油工人心向黨、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作為最濃重的底色,在激勵一代又一代石油人苦干實干、大力發展石油工業的同時,也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50多年來,始終作為高揚的精神旗幟,走在時代的前端,展示著國有企業堅定有力的政治優勢和精神文化力量。
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大慶精神是石油人的,也是民族的,始終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評價,激勵幾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慶精神在50多年前的大慶石油會戰中孕育形成,并經中共中央直接凝練總結。1964年初,中央發出78號文件,首次向全國推出了大慶會戰的九條基本經驗。同年,毛澤東同志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當年年底,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精辟闡述了大慶的基本經驗,從此,大慶經驗、大慶精神開始在全國叫響。
1977年中央召開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再次充分肯定大慶成績和大慶經驗,在“文革”剛剛過去,國家經濟、社會、思想建設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刻,在全國再次掀起了工業學大慶的熱潮。
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以47號文件形式,轉發了國家經委黨組《關于工業學大慶問題的報告》,在充分肯定大慶經驗的同時,正式把大慶精神高度概括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明確了大慶精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
1990年2月,江澤民同志對大慶精神的內涵進行了具體詮釋,即: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他指出,大慶精神展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人民的先進本色。
2009年,胡錦濤同志指出,大慶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同年9月,習近平同志出席大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紀念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是團結凝聚百萬石油人的強大精神動力,集中展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貌,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指出:“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桿和旗幟,大慶精神激勵著工業戰線廣大干部群眾奮發有為……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從來都是在壓力和挑戰中前進的,也一定能繼續在壓力和挑戰中不斷前進。”這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石油工業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也是對大慶精神的充分肯定。
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和直接領導下,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中國石油人,憑借“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革命豪情和沖天干勁,戰天斗地、艱苦創業,走出了一條中國石油開發建設的成功之路。當年,“工業學大慶”的熱潮,不只限于石油領域,而是遍及全國,推動了整個民族工業的快速崛起,促進了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大慶精神不僅激勵幾代石油人為油拼搏、為油奉獻,推動了我國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而且激勵幾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艱苦奮斗,不斷奪取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新勝利。
因此,50多年來,大慶精神得到了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與延安精神、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一起,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文化與政治的角度來看,大慶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是老一輩石油人產業報國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又體現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時代要求,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水乳融合
學者們指出,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頑強生存和不斷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脈絡。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烙印,那就是注重整體利益,把國家和民族命運放在首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歷朝歷代中國人的精神共鳴、價值選擇。
這種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始終把國家、集體的大局放在首位的情感與認識,在大慶精神中有著充分而生動的體現。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召喚,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是中國石油工業最堅定的信念。體現在大慶精神中,從誕生之時起,“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真摯而強烈的愛國情懷,胸懷全局、把發展祖國的石油事業當作責任和使命,就是它最本質的精神內核。“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從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到“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寧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讓油田高產再穩產”,再到“大慶新鐵人”李新民“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三代鐵人的奮斗,濃縮了幾代石油人的家國情懷,變化的是時代環境,不變的是中國石油人的愛國情、民族義,是始終高揚的“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主旋律。
中華傳統文化中還始終充滿著自強不息、自力更生、堅忍不拔,比如,《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論語》“君子不可以不弘毅”等等。而在大慶精神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頑強拼搏,“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面”的革命樂觀,“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無困難”的英雄氣概與沖天干勁,都與此高度契合,譜寫著艱苦奮斗、苦干實干、勇于進取等一系列從古至今中國人拼搏奮斗的最強音。
大慶精神的本質是“我為祖國獻石油”,核心是苦干實干、三老四嚴。它雖然產生于石油戰線艱苦創業的年代,但同時也體現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時代要求。
1977年7月21日,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上談到關于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時指出:“在延安中央黨校,毛澤東同志親筆提的四個大字,叫‘實事求是。我看大慶講‘三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就是實事求是。”endprint
進入發展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推進作風建設時,明確要求各級干部“三嚴三實”——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與大慶精神的“三老四嚴”,在闡述與內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三老四嚴”是“三嚴三實”的具體化,這也進一步表明,傳承大慶精神、弘揚石油工業優良傳統有著與時俱進的現實意義。
以“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為基本要求的大慶精神和石油工業優良傳統,既富有中國優秀文化的內涵,也集成了抓工作的方法論,符合現代管理的要求,“既包括對待事業的態度和原則,也包括干好工作的標準和方法。它是樸素的、嚴謹的,也是豐富的、鮮活的”,因此,50多年來,才會始終保持著實踐特色與活力,體現著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大力弘揚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大慶精神,是石油企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新時期廣大石油人迎難而上、穩健發展的強大思想動力和政治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關系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關系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能力,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國有企業不僅要、而且一定要辦好,決不能把國有企業搞小了、搞垮了、搞沒了。這一重要論斷,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堅定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際油價較長時間低位震蕩,國內油氣消費需求增速延續放緩態勢,這些都對中國石油完成業績目標、實現穩健發展帶來巨大挑戰。但形勢越是困難、任務越是艱巨,越需要我們振奮精神、積極應對低油價挑戰,凝聚力量,堅持推進企業改革發展。
2016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弘揚石油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大力弘揚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蘊含的時代內涵,凝聚新時期干事創業的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石油新一屆黨組把弘揚石油精神、大慶精神作為安身之本、力量之源,提出,大力弘揚石油精神,筑牢百萬石油員工共同思想基礎,通過弘揚石油精神,持之以恒抓好形象重塑,堅定不移推進企業穩健發展。深入開展了“石油魂”宣講,舉辦“弘揚石油精神,推進穩健發展”報告會,喚醒傳統意識,回歸優良作風。廣大石油員工立足崗位,爭做石油精神、大慶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大慶新鐵人李新民、堅守非洲大漠的采油人王杰、自強照亮追夢路的肉孜麥麥提·巴克等一批新時期英模群體爭相涌現,生動展現了石油精神、大慶精神在歷史發展新時期的豐富內涵和巨大生命力。
作為中國石油所屬企業,廣東銷售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黨組的工作要求和部署,積極引導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員工,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切實加深對精神實質的理解,加深對發展要求的領會,加深對責任使命的認識,堅持從“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大慶精神中內生動力,從“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的優良傳統中總結經驗,保持團結奮斗、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的良好精神狀態。公司確立了建設“廣東地區最具價值油品服務商”的發展目標,并且同步構建起“價值驅動型”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新體系,實施先鋒引領、擔當奉獻、生態文化、凝心聚力“四大工程”,持續開展“再學大慶精神,弘揚優良傳統”活動,把中國石油工業過去那些嚴的要求、實的規矩重新確立起來,好的傳統、硬的作風重新恢復起來;結合開展“弘揚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活動,動員引導廣大干部員工強化“人人都是中國石油形象大使”的意識,讓石油精神、大慶精神在南粵大地閃光,爭當社會服務窗口中的鐵人式員工,為中國石油重塑良好形象釋放來自市場經濟前沿的正能量。
在探索石油精神、大慶精神的時代化過程中,我們感到,既要把“苦干實干”“三老四嚴”作為立身之本、做事之基,也要把市場意識、創新意識以及“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等符合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融入其中,使國企精神更具生命力和感召力。同時,要注重以文化育人,教育引導干部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和理念,認同企業的戰略和愿景,忠誠于企業,與企業結成事業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自覺把個人理想與奮斗融入推進企業發展事業當中,依靠自身素質提高和辛勤勞動去追求美好生活,在為他人、為企業、為社會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過程中,體現和提升自身價值,將個人的獲得感與對企業精神的繼承弘揚融為一體。作為身處市場經濟前沿的石油企業,我們在落實上級組織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大慶精神要求的過程中,要堅持石油精神、大慶精神的人本性、歷史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用發展的觀點和創新的思維,認真總結國企充分參與到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新思想、新觀念和價值追求,進一步豐富和運用好文化載體,講好市場競爭前沿的石油故事,為豐富石油精神、大慶精神的時代內涵做出積極探索和實踐。
世界上有走不盡的路,卻沒有中國石油人翻不過去的山。近兩年來,面對異常嚴峻的形勢和前所未有的壓力,集團公司新一屆黨組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穩健發展方針,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大慶精神,持續推動形象重塑,破解改革發展難題,突出發展油氣主業,切實肩負起“一帶一路”建設主力軍的責任使命,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
實踐已經證明,我國石油工業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歷程,就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堅決聽黨話跟黨走,大力弘揚大慶精神,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為石油工業振興、經濟社會發展、保障能源安全做貢獻的創業史。石油精神、大慶精神,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在石油工業的具體體現,在新時期,仍將激勵廣大干部員工始終做到“石油工人心向黨”,激勵我們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形成推動穩健發展的強大合力,始終激勵我們攻堅克難、奮勇前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