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娟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世界通用語言作用也日趨突出。對于廣大高中英語教師而言,要實現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就需要探索出一套高效、理想的教學方法。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創新,逐漸的出現了一系列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如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等。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調動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也有利于推進學生學習效果與教師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針對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一、前言
課堂互動教學作為一項新時期全新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交流任務,并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在獲得成功后也會感受到一種很大的成就感,由此也促使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得到了顯著的增強,此外,在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的機會很少,為了更好的鍛煉學生們的英語運用和交際能力,就需要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努力將英語課堂打造成學生們進行語言應用的實踐場所,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注重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要保證其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英語交流之中,通過實踐,幫助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運用更加靈活。
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互動模式,真正的讓學生作為了學習的主體,而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鍛煉和提升學生們的英語交際能力,而這一能力往往又總是體現在人們的交流中,所以要幫助學生實現成功的交流和溝通,關鍵也就需要注重加強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而提升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一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實際語言方面的交流。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做好課堂互動話題的科學設計
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創設一個貼近生活、契合實際的主題,引導學生“張開嘴”去大膽的用英語交流和討論。在交流過程中,鼓勵學生們結合所設定的主題去進行單詞的搜集、語法的組織。
例如“Friendship”便是一個很好的論題,學生之間對于“友誼”一般也都有著豐富的交流資料,通過這一主題,筆者通過以下步驟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筆者先設置一個問題讓學生相互采訪:
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List the good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
Four students in a group, each one has to interview the other group mates.
為了能讓討論的話題順利進行,筆者呈現了一些形容詞和句式對學生進行層層引導。
I think a friend should be…A good friend is someone who…
通過有效引導,學生們對于這個話題一定反應熱烈,一方面可以與其他學生很好的進行情感交流與心聲吐露;可以知道如何擇友,另一方面通過這一主題的交流和討論,還會促進學生彼此之間的感情,促使其集體凝聚力得以有效的加強。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充分分析英語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同時緊密的結合學生們的身心發展規律來進行課堂互動話題的科學設計,使所設計的主題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另外還要注重設計主題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促使英語能夠真正的走入學生心中,進而也幫助學生能夠實現對英語這一門語言交際工具的更好應用。
(二) 科學的進行課堂提問并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英語交流機會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對問題的合理的設置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確自身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還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英語交流機會,進而達成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就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加強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同時也幫助學生對于所學英語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
比如,在進行“Traffic jam”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時,由于這一板塊的內容就是以北京的交通為背景,與學生們的生活實際很貼切,而且學生們對其也有著一定的了解和關注。所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結合本次的內容特點,對學生進行了如下的提問;“Have you ever been stuck in a traffic jam and can you tell us when it happened and where it happened?”“Do you know why do traffic jams often happen?”“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this problem?”待提問完成后,引導學生們試著用英語進行了回答,由此不僅將本模塊的話題很順利的引了出來,為后期的新內容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也為學生的英語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促使師生間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互動。
(三)實施小組探究式互動學習
通過小組學習,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團隊協作精神與集體意識的有效培養,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的表現、思考和自我調整,進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夠得以進一步的提升。比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以“earthquake”為題材設計了幾個小題目,隨后將班級學生進行了小組劃分,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來對所布置的題目進行討論,并將最終的學習成果用英語表達出來。筆者所給定的題目有:
(1)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signs of the earthquake ?endprint
(2)What should we do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s?
(3)How to give first aid when aomeone is hurt and what are the necessities?
各小組紛紛選定自己的議題之后便在小組之間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每名學生都積極發言,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種小組學習過程中,這種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更具趣味性。另外,對于一些問題即使學生們通過了積極的討論最終也無法獲得統一結論的,此時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和評價,但在教師評價環節,要特別注重盡量多應用一些如“You can make it”“Trust yourself”等激勵性詞語。
(四)加強互動式教學在英語不同學習階段的應用
首先,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因為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在聽力訓練中教師也總是采用和高考類型相同的選擇題型,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聽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只是注重與題目相關的部分,這對于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首先就是要進行“布景引入”,通過創設一個與本次聽力訓練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在這一“引入”過程中,就是要求教師能夠結合聽力內容將一些與內容相關的圖片、問題以及實物等巧妙的引入到課堂中來,同時還要適當的引入與一些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
比如在“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一單元的聽說訓練部分,筆者首先就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提前搜集的節日慶祝活動的照片,讓學生對本次內容的一個大致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隨后利用電教媒體進行了試聽的呈現,并向學生下發了一些書面材料,經過多次的聽,待學生們有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再跟讀。
其次,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比如在進行“Country Music”這一部分的閱讀教學時,由于本篇文章在時間上有著諸多的交叉,再加之學生對西方音樂知識的認識的欠缺,所以在閱讀時也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對此,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就利用多媒體將一些相關的內容進行了展示,并引導學生一起進行了本篇文章語篇結構的構建,加深了學生對于西方音樂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隨后筆者又組織學生針對文章段落中的難點語法和詞匯進行了交流討論,接著再由筆者進行重點、難點的解析,補充學生們交流中的遺漏,待筆者講解完畢,又進行了班內整體的大討論,其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知識的升華。
再次,在英語寫作教學的應用;下面以“Pollution Around Us”這一題目的寫作教學為例進行說明。針對這一題目的寫作,筆者首先將一些與主題相關的文章、報告及文件資料向學生們進行了介紹,幫助學生們從這些資料中提取了相關的信息;接著,進行了范文引導,筆者選擇了一些優秀的范文進行講解和展示,引導學生們對范文中的一些寫作結構和技巧以及一些重點句式的應用進行了學習;并采取了一種口頭造句的形式,將學生劃分為3~5人每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針對所要寫作的內容進行了構思和討論。通過這樣一種形式的寫作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生們的寫作興趣,而且還促使學生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結語
總之,在現代教育領域,教學模式的轉變與創新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一項必然趨勢。在后期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為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首先就需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尊重,并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充分的挖掘,使其得到全面的發揮,同時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互動式交流,構建一種高效的互動教學課堂,并保證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能夠得以高效的發揮,以此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有力的推動高中英語教學的新進程。
【參考文獻】
[1] 喬楊.高中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6
[2] 林思杏.高中英語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3]張瑞芳.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互動應用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