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升+陳磊+何峰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在重型顱腦損傷應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4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依據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行常規血糖控制,觀察組患者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 結果 兩組患者進入ICU時APACHEII評分、初次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治療后血糖值以及最后1 d APACHEII評分,觀察組患者優勢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院內感染率、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出院隨訪患者3個月,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良好率要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短期胰島素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促進作用,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 重型顱腦損傷;胰島素強化治療;應激性高血糖
[中圖分類號] R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a)-0067-02
臨床觀察可發現,大部分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會伴隨應激性高血糖現象[1]。而應激性高血糖通常是患者在心理、精神或突發性事件等多類因素影響下,激活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釋放炎性遞質,造成能量與物質代謝紊亂,且表現出高血糖特點。處于高血糖狀態,可引發非常嚴重并發癥,同時對預后構成一定影響。而研究表明,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控制患者高血糖,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顯著效果[2]。2012年9月—2016年9月該文研究分析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在重型顱腦損傷應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4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經確認所有患者并不存在糖尿病史與其他嚴重型基礎疾病。依據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70例,男42例,女28例,患者年齡為18~78歲,平均年齡為(43.5±6.7)歲。腦干損傷22例,硬膜下血腫17例,廣泛挫裂傷2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7例。觀察組70例,男43例,女27例,患者年齡為17~78歲,平均年齡為(42.8±6.3)歲。腦干損傷23例,硬膜下血腫16例,廣泛挫裂傷25例,蛛網膜下腔出血6例。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一般性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實行常規血糖控制。每隔2 h測量一次患者指尖血糖,將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同時給予患者脫水、防治感染、改善臟器功能、營養支持等治療措施。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即利用靜脈泵胰島素,7 d進行強化胰島素治療,促使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治療期間,需每隔1~2 h監測患者血糖,依據患者血糖變化調整胰島素泵,促使患者24 h內血糖達到目標值。隨后可依據患者血糖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監測次數。在患者血糖水平維持相對穩定狀態時,可每隔3或4 h監測次血糖。胰島素強化治療7 d后,其余治療措施與對照組雷同。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進入ICU時測定慢性健康狀況評分II(APACHEII)、初次血糖指標;統計分析兩組患者ICU住院、機械通氣時間、最后1 dAPACHEII評分以及治療后血糖值;對比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院內感染率與病死率;跟蹤隨訪患者3個月時間,了解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效果。
1.4 統計方法
數據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經t檢驗,計數資料[n(%)]利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率對比
兩組患者進入ICU時APACHEII評分、初次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治療后血糖值以及最后1 d APACHEII評分,觀察組患者優勢顯著(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與預后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院內感染率、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出院隨訪患者3個月,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良好率要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且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患者中共有6例出現低血糖,發生率為8.6%,對照組低血糖8例,發生率為11.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患者遭受強烈刺激性創傷后,就會將體內神經內分泌系統激活,引發代謝激素分泌異常,如皮質醇、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等[3]。并在此過程中,還會引發細胞系列改變,出現應激性高血糖。如患者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就會繼續惡化腦損傷,同時還會對患者神經系統預后產生不良影響[4]。臨床研究表明,在血糖超過11.1 mmol/L時,對顱腦損傷較為嚴重。因而需高度重視顱腦損傷高血糖患者。早期階段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有助于提高搶救成功率[5]。應激性高血糖是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表現的典型癥狀,這并不意味著患者大腦的糖供給充足。維持高血糖癥狀,還會伴隨不同程度的應激性顱內代謝升高現象。這時候就很難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造成大腦糖代謝紊亂,加重病情,給患者預后產生不良影響。對此便可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法,促使血糖指標控制在4.3~8.3 mmol/L[6]。依據患者臨床效率與預后效果,表明此種治療方法較為安全。
此次研究活動實施,對照組實行常規血糖控制,觀察組患者采用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兩組患者進入ICU時APACHEII評分、初次血糖指標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ICU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治療后血糖值以及最后1 dAPACHEII評分,觀察組患者優勢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院內感染率、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出院隨訪患者3個月,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良好率要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便可了解到,兩組患者良好率與死亡率差異明顯。究其緣由可能體現在如下幾點。①高血糖會對胰島素B細胞具有毒副作用。應激的初期階段利用胰島素強化治療控制血糖,可將毒副作用去除掉,保留B細胞功能,以此調節血糖。應激反應減弱的時候,機體就會恢復正常調節,保持相對穩定的血糖水平[7]。而對照組前期并未控制好血糖,造成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與作用受到影響,由此影響預后與療效。②早期高血糖屬于外傷后嚴重病理生理性損傷。通過控制血糖的方式,可降低體內炎性因子水平,預防外傷引發早期高血糖引起的感染性并發癥等。③胰島素具有調節免疫與抗炎的效果,有助于建立和維護免疫系統,改善患者免疫缺陷,降低病死率與感染率,有利于預后[8]。
綜上所述,采用短期胰島素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促進作用,可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孫勇.胰島素強化治療對重度燒傷并發應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早期認知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創傷外科雜志,2016, 18(9):549-552.
[2] 楊中良,楊秀云.強化胰島素治療對重型顱腦疾病伴應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死率影響的Meta分析[J].廣西醫學,2015, 37(10):1440-1443.
[3] 吳清松,饒平.強化胰島素與常規胰島素對顱腦創傷患者術后應激性高血糖的療效比較[J].醫學綜述,2016,22(9):1787-1790.
[4] 徐軍,孫祥冬.強化胰島素治療對重癥顱腦損傷高血糖病人血糖水平與預后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3):328-330.
[5] 楊建海,吳峰.應激性高血糖對ICU危重癥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及強化胰島素治療效果觀察[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5, 27(10):47-51.
[6] 張阿寧,王劍.黃芎抗栓膠囊治療伴應激性高血糖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31):3440-3442.
[7] 趙瑾,馮憲真,馮麗麗,等.常規和強化胰島素控制危重患者應激性高血糖過程中低血糖發生率比較[J].醫學臨床研究,2015,12(3):581-582.
[8] 劉偉權.應激性高血糖病人胰島素強化治療期間低血糖現況分析[J].護理研究,2015,11(17):2156-2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