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拉美新興市場為研究對象,基于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基礎,研究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出口貿易現狀。首先對拉美新興市場國家選取做簡要說明;其次在分析拉美新興市場經貿發展概況的基礎上,對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貿易出口規模、特征等進行研究;最后運用貿易結合度測算中國與拉美新興市場貿易關系。研究得出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出口規模整體呈上升趨勢,出口產品以工業制成品為主,雙方貿易關系不斷緊密,未來貿易潛力較大。
關鍵詞:拉美新興市場;出口貿易;工業制成品
一、關于拉美新興市場選取
新興市場,意指相對于發達國家、經濟體而言,處于正在發展中狀態的國家或地區,目前為止沒有明確的定義,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現今的新興市場不僅數目眾多、地域分布廣泛而且普遍受到大國重視,它們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所處的地位、與其他國家間的經貿關系及所擁有的經濟水平基本位于發達國家和其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之間。新興市場作為世界上重要的商品供應區、銷售地及全球資本重要的流入地等,對于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縮小世界貧富差距、推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時代的發展都具有巨大意義。
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人口眾多、市場空間大,經濟發展狀況較好,人均國民收入僅次于發達國家,是世界上極具開發與拓展價值的市場。其中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智利、秘魯六國逐漸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這六個國家無論從國家經濟實力、市場規模,或從經濟開放程度、對外貿易規模等方面,都極具代表性,與拉美其他國家拉開明顯差距。因此本文選取此六國作為拉美新興市場進行研究。
二、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出口貿易現狀分析
1.拉美新興市場經貿發展概況
進入21世紀后,拉美新興市場均呈現較大規模的發展,2000年至2014年此六國在拉美地區GDP總量占比始終保持在80%以上,2008年金融危機后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而拉美此六國經濟迅速恢復并保持GDP占比不斷上升,2011年已高達83.72%,從2013年開始受世界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占比有所下降,尤其2015年跌破80%但仍高達79.54%。
從各地區GDP增長率情況來看,2010年之前拉美各新興市場均表現出較快的發展趨勢,其中阿根廷、秘魯、巴西在2010年一度超過世界甚至拉美地區水平,呈10.13%、8.33%、7.53%的高增長率。從2010年開始世界及拉美地區GDP增長率基本呈下降走向,智利、墨西哥、秘魯三國與世界整體GDP波動情況大體相同,年增長率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巴西2011年GDP增速為3.97%,同比下降3.56%,此后逐年走低,至2015年表現為-3.77%的負增長;阿根廷經濟發展波動性較為明顯,GDP增長不太穩定,各年差異較大;哥倫比亞經濟形勢較為良好,GDP增速雖有下降,但國家整體經濟實力處于不斷上升態勢,除2011年基本維持在4%左右的增長水平。
2.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出口貿易規模
1995年至2000年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出口額由18.36億美元上升至42.53億美元,增長1.32倍;2000年-2005年、2005年-2010年則分別增長2.62倍、3.15倍;隨著拉美政府提高對國家經濟戰略改革及經濟發展政策的重視,中國對拉美出口總額逐年遞增,不斷突破新高點,于2014年達最高值為1019.76億美元;在全球經濟形勢和世界貿易出口走低的影響下,2015年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出口量降至973.68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墨西哥、巴西、智利出口規模最大,分別由2000年的13.35億美元、12.24億美元、7.84億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338.1億美元、274.29億美元、132.96億美元,分別增長24.43倍、21.41倍、15.96倍;同期對阿根廷、哥倫比亞、秘魯的出口規模相比較小但增速依然可觀,分別增長至88.9億美元、75.88億美元、63.55億美元,增速達13.57倍、47.64倍、43.13倍。
3.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出口貿易特征
1995年至2015年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初級產品出口規模有所擴大,出口額由1.428億美元上升至23.281億美元,增長15.3倍,但占比在出口總額中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由7.78%降至2.39%,而2011年至2015年,初級產品出口規模比較穩定,基本維持在23億美元左右,同期占比亦保持在將近2.5%的水平。各類初級產品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食品和活畜,非食用原料,礦物燃料、潤滑劑和原料,出口量分別由1995年的0.3億美元、0.16億美元、0.95億美元擴大至2015年的13.58億美元、4.54億美元、4.33億美元,其中食品和活畜始終保持出口規模最大,且增速最快,接近45倍。
1995年至2015年中國對拉美新興市場工業制成品出口規模擴張明顯,由16.924億美元上升至950.377億美元,2014年達最高值997.4億美元,同期占比由92.18%上升至97.61%。在各類工業制成品中機械和運輸設備出口規模最大,由1995年的5.75億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427.53億美元,其次為雜項制品、按原料分類的制成品,同期由6.9億美元、3.14億美元上升至243.03億美元、186.65億美元。
三、中國與拉美新興市場貿易結合度分析
本文用貿易結合度指數來測度兩國之間貿易關系的疏密程度,當貿易結合度大于1時,說明兩國貿易聯系緊密,等于1則為平均水平,當結合度值小于1時,說明兩國貿易關系松散。
整體來看,中國與拉美六國2000年至2011年貿易結合度逐年上升,近兩年來有所下降,最高于2011年達0.99,接近臨界值1,說明中國與拉美六國貿易關系不斷緊密,貿易潛力較大。而中國與各新興市場貿易結合度水平差異明顯,2015年與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貿易結合指數均大于1,貿易往來更為密切,其中與秘魯貿易結合度最高達1.18;同年哥倫比亞為0.99,墨西哥為0.6。從動態層面來看,中國與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秘魯貿易關系密切度增長較快,分別由2000年的0.63、0.57、0.35、0.51增長至2015年的1.05、1.13、0.99、1.18;與墨西哥貿易緊密度較低,但仍呈上升趨勢,2000年為0.2,2015年增至0.6;與智利貿易關系最為穩定,2000年結合度已高達為1.23,隨后逐年上升于2015年達最高值為1.49。
雖然個別國家存在貿易聯系較為松散的狀況,但隨著中國對拉美國家重視程度的加深,雙方之間貿易聯系勢必會越來越密切。
參考文獻:
[1]劉曉慧,趙忠秀.經濟增長與中拉貿易合作[J].時代經貿,2007.
[2]顧昕戀.中國與拉美經貿合作研究[J].黑龍江對外貿易,2011.
[3]法南德.中國和拉美國家經貿發展的機遇和瓶頸[J].經濟師,2009.
[4]陳迎春,孫芳.中國與拉美國家貿易摩擦:動因及應對之策[J].北方經貿,2010.
[5]盧國正.互惠雙贏的中拉經貿關系[J].中國金融,2007.
作者簡介:孟彤,河北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專業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