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波



[摘要] 目的 探究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利拉魯肽治療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隨機分組標準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治療方法為持續胰島素治療,觀察組在持續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利拉魯肽治療。從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值及體重指數、生存質量狀況4方面入手,針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結果 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值及體重指數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生存質量方面,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得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利拉魯肽治療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顯著,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時,使糖化血紅蛋白及體重指數明顯降低,且患者生存質量顯著改善。
[關鍵詞] 胰島素;2型糖尿病;利拉魯肽;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a)-0085-02
2型糖尿病是在胰島素受靶細胞敏感性不足及胰島素分泌障礙的情況下發生的[1],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很大比重。該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即三多一少,同時存在視力下降、渾身乏力、精神不振等癥狀[2],對患者危害性較大,需予以積極治療。該文為探究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利拉魯肽治療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選取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該時間段內該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確定為研究資料,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其劃分標準依據隨機分組標準進行。其中觀察組男13人、女17例,年齡在45~65歲之間,(55.0±1.3)歲為平均年齡,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長10年,(6.0±1.3)年為平均病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在40~60歲之間,(50.0±1.2)歲為平均年齡,糖尿病病程最短3年,最長8年,(5.5±2.1)年為平均病程。可見能夠實施相關研究。
1.2 臨床診斷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兩組患者均經血糖測定及各項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肥胖2型糖尿病[3-4];②兩組均同意參加該活動。
1.2.2 排除標準 ①心血管疾病或癌癥伴隨者;②不正常的肝功能和腎功能者;③對藥物易產生過敏反應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運用常規胰島素治療,胰島素的使用劑量依據患者血糖水平進行決定。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聯合利拉魯肽注射液(商品名,諾和力,國藥準字:J20160037)治療,該品用藥劑量開始為0.6 mg/次,治療1次/d,若無特殊不適,1周后加量至1.2 mg/次,治療1次/d。FPG ≤6.0 mmol/L,2 hPG和睡前血糖≤8.0 mmol/L為目標血糖。兩組患者均治療6周時間。
1.4 觀察項目
①對兩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進行比較;②比較兩組糖化血紅蛋白值及體重指數狀況;③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生存質量主要包括:生理癥狀、軀體癥狀、睡眠狀況及心理癥狀4個方面內容,每個項目為50~100分,若患者的生存質量較高,則所得分數會越高。評價生理癥狀時的健康問題為是否感到心悸、氣短、頭痛及頭暈等;評價軀體癥狀的問題為是否出現過手足或面部浮腫;評價睡眠狀況的問題為是否經常出現失眠;評價心理癥狀的問題為是否出現過心情壓抑或憂郁。針對每個問題設定了“經常發生”“偶爾發生”及“從未發生”3個答案,每個答案對應的評分分別為50~69分、70~89分及90~100分。
1.5 統計方法
選擇SPSS 16.0統計學軟件分析資料。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針對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情況對兩組比較
觀察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
2.2 糖化血紅蛋白值及體重指數狀況兩組對比
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及體重指數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2.3 生存質量兩組對比
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得分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3。
3 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導致2型糖尿病發生的致病因素包括:肥胖、年齡、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及遺傳因素等[5],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容易出現脂肪、蛋白質、水和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引起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一旦出現糖尿病癥狀,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否則將引起嚴重并發癥,包括:急性并發癥,如腹痛、頭暈、食欲不振、呼吸困難、嗜睡、昏迷等;慢性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及各系統感染等[6],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必須進行有效治療。
利拉魯肽對胰島α、β細胞的作用顯著,在患者血糖升高的情況下,利拉魯肽能夠對胰島素分泌產生刺激作用,并與降低胰升血糖素的生成關系密切。利拉魯肽在發揮降糖作用的過程中,一般呈現為葡萄糖依賴性,其降糖作用的發揮在高血糖狀態時作用顯著。可見,該品的使用不會使患者產生低血糖反應,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該品治療后作用顯著,主要原因在于:利拉魯肽能夠對患者胃腸道蠕動和消化液分泌產生抑制作用,從而使得患者食欲不斷下降。有利于胃排空時間的延緩,同時該品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明顯,在該藥物的作用下,使患者產生飽腹感,有利于患者體重的減輕[7]。endprint
該文通過探究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利拉魯肽治療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臨床數據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分別為(6.2±0.8)mmol/L、(7.5±0.6)mmol/L,對照組分別為(8.5±0.4)mmol/L、(10.4±0.7)mmol/L,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與相關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值及體重指數分別為(5.8±1.1)%、(23.20±3.12)kg/m2,對照組分別為(7.1±1.3)%、(26.11±2.51)kg/m2,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86.5±10.6)分、(80.6±9.7)分、(87.6±9.9)分、(88.8±11.6)分分別為觀察組患者生理癥狀、軀體癥狀、睡眠狀況及心理癥狀各生存質量得分情況,(63.4±9.5)分、(52.5±12.8)分、(70.2±10.5)分、(73.1±11.2)分分別為對照組患者各指標得分情況,對照組得分與觀察組相比,得分較低。
綜上所述,探究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利拉魯肽治療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在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值及體重指數的同時,使患者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值維持于正常水平,且患者生存質量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 張萍,潘天榮,鐘興,等.利拉魯肽聯合胰島素治療新診斷肥胖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11):974-977.
[2] 朱雅靜,朱立勤.利拉魯肽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謝及炎癥指標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1):88-89.
[3] 楊帆,李鈳,蔣曉嵐,等.利拉魯肽對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脂肪沉積的影響研究[J].重慶醫學,2016,45(25):3493-3495.
[4] 崔克勤,王海燕,唐鍵,等.利拉魯肽單藥治療新診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山東醫藥,2016,56(30):47-49.
[5] 王穎,高健康.利拉魯肽聯合胰島素治療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1):2904-2905.
[6] 王鋒,陳剛,李雪俠,等.利那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54(4):44-46.
[7] 王薇,王露,郭丹,等.利拉魯肽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MDA、GSH-Px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5,44(1):84-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