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仙芳+崔冬金+朱萍釵


[摘要] 目的 探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促進傷口愈合的護理效果并作出評價分析。方法 選取自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入院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術后護理中,研究組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后護理方法,研究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較,對照組明顯高于研究組(P<0.05);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對照組明顯低于研究組(P<0.05)。結論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的護理效果顯著,患者的血糖指標改善顯著,而且傷口愈合得到有效促進,提高了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術后;傷口愈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a)-0149-02
乳腺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婦科癌癥疾病,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需要給予及時對癥治療,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目前臨床上對于乳腺癌的治療方式,多給予手術治方法、化療方法或者是放療方法等,患者接受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得以緩解疾病,但是同時亦會加重患者機體的損傷。若乳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臨床上更應引起重視,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給予針對性的術后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從而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1-3]。該研究為探討分析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促進傷口愈合的護理效果并作出對比,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間該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收治入院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通過盲選平均分方法將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性別:均為女性;年齡:最小年齡35歲,最大年齡65歲,平均年齡為(45.50±0.85)歲;對照組:性別:均為女性;年齡:最小年齡34歲,最大年齡66歲,平均年齡為(45.50±0.90)歲;把兩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手術結束后,給予胰島素常規治療,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糖數值變化情況,同時,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后護理方法,包括常規性指導藥物服用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飲食注意事項以及乳腺癌疾病的常規護理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包括心理護理干預、飲食護理干預、病情觀察、監測生命體征、傷口護理干預、預防感染干預,具體操作如下:①心理護理干預。患者會非常擔心手術后身體的形態改變以及手術后傷口愈合困難等,護士應給予患者輕聲溝通交談,給予安慰話語等,使患者積極面對[4]。②飲食護理干預。護士應結合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血糖指標變化情況,患者的飲食愛好給予針對性的營養食譜訂制,使患者一日三餐均衡營養[5]。③病情觀察。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糖指標變化情況,手術當日檢查血糖指標變化頻率為3 h/次,手術后第2~7天,檢查血糖指標變化頻率為1次/d[6]。④監測生命體征。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情況,若患者出現各種異常癥狀表現應即刻通知主治醫生并且配合醫生進行積極對癥治療。⑤傷口護理干預。護士給予患肢略抬高,有效避免患肢受外力牽拉或壓迫,同時護士應避免給予患肢進行相關的護理檢查工作,如檢查血壓、抽血、肌注藥物等。⑥預防感染干預。護士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感染相關干預措施,以及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情況[7-8]。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標及餐后2 h血糖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入院時的空腹血糖指標及餐后2 h血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給予兩組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方法,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出院時的空腹血糖指標及餐后2 h血糖指標比較,研究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手術后給予兩組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方法,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癥疾病,屬于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極為容易誘發各種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因此,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護理有著重要作用[9]。
該研究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致使患者身體以及心理均受著嚴重影響。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如何有效促進傷口愈合成為了臨床上重要研究的問題。在給予對癥治療以及常規術后護理方法基礎上,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護士應與患者本人及其家屬詳細講解介紹合理飲食食譜的必要性,從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配合,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由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極低,接受手術治療后非常容易受感染,故給予患者留置導尿管時,應定時做好會陰清洗;若患者有咳嗽情況,護士引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咳嗽方式,以降低肺部感染幾率。在給予傷口加壓包扎時,護士應密切留意,切勿過松或者過緊,避免患者傷口愈合受阻;以及密切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避免出現血塊堵塞等情況;由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極為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不典型心臟病等并發癥,因此,若患者出現各種異常癥狀表現應即刻通知主治醫生并且配合醫生進行積極對癥治療[10-12]。護士應用:①心理護理干預;②飲食護理干預;③病情觀察;④監測生命體征;⑤傷口護理干預;⑥預防感染干預等六大方面給予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從而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endprint
從該研究結果表1 以及表2可知,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的研究組患者出院時的空腹血糖指標[(7.90±1.45)mmol/L]及餐后2 h血糖指標[(11.60±2.10))mmol/L]分別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次,研究組患者對該研究過程中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有22例非常滿意,有7例一般滿意,僅有1例不滿意,總護理滿意率達96.67%(29/30);而對照組中有13例非常滿意,有9例一般滿意,有9例不滿意,總護理滿意率僅為70.00%(21/30),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使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標及餐后2 h血糖指標得以改善控制,提高術后傷口愈合效果,還可以有效提高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方法可以顯著提高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術治療效果以及有效提高術后傷口愈合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朱冉.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促進傷口愈合的護理[J].泰山醫學院學報,2009,30(10):802-803.
[2] 曹野,張旭輝,王洪陽,等.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53-53.
[3] 李長鳳,劉翠云,李義勤等.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0,7(6):102-103.
[4] 鄭威,劉井艷,張卓,等.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皮下積液的風險因素與護理淺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163-164.
[5] 邊蕓蕓,賀彩霞,張淑霞,等.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22):4031.
[6] 潘斐彩.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8,8(5):75-76.
[7] 張潔,楊艷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海南醫學,2009,20(4):161-163.
[8] 王曉蕾,賈存顯,余之剛,等.糖尿病與乳腺癌關系研究進展[J].醫學與哲學,2013,34(8):63-66.
[9] 虞貞鳳,劉哲斌,余科達,等.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及預后[J].中國癌癥雜志,2010,20(6):466-470.
[10] 沈麗,段衛明,陶敏,等.乳腺癌與糖尿病關聯研究的新進展[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4,20(1):17-21.
[11] 何翠瑛,蘇貞棟,陳燕紅,等.糖尿病乳腺癌和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臨床病例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8):20-21.
[12] 葛菲,陳文林,滑志鵬,等.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預后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23-24,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