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芬+譚嬿+李紅



[摘要] 目的 闡述團隊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間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對照組150例,觀察組150例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接受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實施團隊管理模式;針對患者病情的控制情況(觀察指標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滿意率和治療依從性等進行考察比較。結果 觀察組總體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更高、治療依從性更好,雖然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轉,但是觀察組改善程度更大。結論 團隊管理模式能夠充分加深患者對糖尿病發生、治療知識的了解,能夠從多方面進行管理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臨床價值高,但是目前在臨床上大范圍實施存在一定困難。
[關鍵詞] 團隊管理模式;糖尿病;教育管理;效果對比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a)-0153-02
糖尿病在我國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及體重減輕,主要的病理改變為患者體內血糖含量明顯升高,主要的發病原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靶器官不敏感,導致糖類物質的代謝分解發生異常[1]。但是糖尿病不僅僅導致糖類物質代謝異常,也會影響蛋白質、脂質等物質的分解與合成,隨著病情的發展也會影響全身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威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安全。目前臨床上針對糖尿病并未有徹底治愈的方案,僅靠長期服用藥物或是注射胰島素等方式控制糖尿病病情,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普遍不高,導致治療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如今專家在學者面臨的是如何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通過何種方式改變指正患者生活中對病情產生不良影響的生活習慣等問題。該文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就團隊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發揮的作用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特地選取該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67例,女性患者133例;平均年齡(56.85±11.54)歲;按照患者的住院順序和隨機分配法分組,對照組150例,觀察組150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主要的考察指標包括兩組的性別比例、病情嚴重程度、平均年齡、相關病史等方面。
1.2 臨床病例選擇標準
①上述患者均被確診為2型糖尿疾病。②上述患者暫未出現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未有其他器官病變疾病或病情已被控制。③上述患者均未有認知障礙,均有一定的學習理解能力,均知情并自愿參與該研究。
1.3 護理管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首先均接受基礎的檢查,為每一位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方案,通過口頭教育的形式,大體對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進行普及,叮囑患者服藥的方案,叮囑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團隊管理模式,具體方式如下:健康教育宣傳,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不足是影響治療效果和依從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應該采取多種形式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度,根據患者知識文化水平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宣傳手段,定期開展知識講座、在社區內張貼海報或是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重點就如何發現并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的表現癥狀及危害、如何預防并發癥等方面進行知識的普及;成立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組,小組內成員做好明確的分工,加強對患者各個方面的護理,包括飲食、運動、心理、用藥安全等方面:①加強心理護理 :首先應該加深患者對于良好心境在疾病治療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的認知程度,采用心理疏導的方式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更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②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合理搭配營養,定時定量進餐,尤其要控制糖類食物的攝入,改善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并加以監督管理;③運動護理: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運動,主張有氧運動,即飯后休息1 h后快行走30 min,每周5 d,最好結伴同走,同時帶些果糖以備發生低血糖時急用,適當的運動能夠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和免疫能力,但是要避免過度勞累,保證正常的生活質量;④加強對患者的用藥指導,重點就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定時進行檢查,保證患者按時、按量服藥或注射胰島素;⑤指導患者自我血糖監測的方法和頻次,定期電話回訪或上門給患者進行相關指標的檢測,觀察其病情的控制程度,教導患者自我病情檢測的方法,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作息習慣等,叮囑患者按時休息,獲得充足的休息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進行為期1個月的跟蹤管理護理。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包括服藥或注射胰島素的依從性、血糖監測依從性及生活作息改善依從性等方面,將其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及不依從三方面;比較兩組患者對管理方案的滿意程度,包括護理人員的態度、能力及操作水平等,將其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一般3個級別;比較兩組患者從住院治療到出院后1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基本生理指標的改善情況。
1.5 統計方法
該實驗所有數據均用n,%表示,用卡方進行檢驗;(x±s)表示計量數據,選擇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管理方案滿意程度的比較
兩組患者管理方案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endprint
2.3 生理指標變化情況兩組進行比較
治療后兩組分別與治療前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aP<0.05);治療后兩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bP<0.05)。見表3。
3 討論
大量的臨床實驗結果均證實糖尿病的危害性,近些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如何提高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也是目前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糖尿病的發病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生活習慣、生活壓力及飲食習慣等均是主要的影響因素[2],而藥物治療的治療效果同樣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糖尿疾病的治療中同時實施全面細致的健康教育管理尤為重要。
團隊管理模式是一種綜合多種管理護理方案的模式,依據多年對糖尿病研究的成果,針對影響治療效果和發病的所有因素制定的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模式, 通過大力的宣傳和教育,提高了患者對于糖尿病的認知程度,積極鼓勵患者自身參與管理,同時還從飲食、運動、用藥安全、血糖監測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指導,糾正患者不良的習慣,最大程度降低客觀因素的影響[3],團隊管理模式綜合了多個領域的人才,以嚴謹的科學理論作為指導進行管理護理工作,不僅重視患者的生理健康,而且重視患者的心理健康,傾聽患者的情感訴求,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4]。總而言之,團隊管理模式效果顯著,對于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臨床應用價值高。
通過對15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團隊管理模式的實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依從性、促進血糖達標,更好地控制病情發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團隊管理模式應用價值高,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行。但是真正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首先團隊管理模式的實施涉及到多個領域的知識,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人才,其次醫護人員日常工作繁忙,任務繁重,人力不足,所以如果全部糖尿病患者均納入團隊管理的話,是有一定難度,難以按照要求落實到位,然而目前糖尿病教育團隊管理工作在我國剛剛起步,尚處在初級階段,醫院的流程、監督體制及相關規章制度等均不夠完善,最主要的是護理人力不足問題,只有解決上述問題,才能更好的發揮優質管理團隊模式的作用,讓更多的糖尿病患者獲得優質團隊護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羅蘭英,唐昌容.基于團隊管理模式的全程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探討[J].大家健康,2016,10(9下旬版):239.
[2] 李倩.基于團隊管理模式的全程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17):35-37.
[3] Dan Kent,Gail D'Eramo Melkus,Patricia 'Mickey' W. Stuart et al.Reducing the Risks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 Through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J].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2013,16(2):74-81.
[4] 林盛強,王金明.綜合健康管理模式對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壓、血糖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7,39(3):400-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