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姜亞光
指導鄉鎮召開人代會的實踐與思考
薊州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姜亞光
召開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是基層國家權力機關行使職權的基本制度安排,是人民依法有序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形式。開好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對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權利,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近幾年,薊州區人大常委會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注意防止和克服鄉鎮人代會重過程輕認識、重程序輕實效、重選舉輕審議的現象,積極探索鄉鎮開好人代會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適時有度地履行聯系指導職責,使鄉鎮人代會不斷規范,較好地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鄉鎮人大作為我國最基層的國家權力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基層民主的有效形式,處在農村民主法治建設的最前沿。鄉鎮人代會是決定鄉鎮經濟社會發展重大事項和實現民主決策的重要會議,不能把鄉鎮人代會看成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和形式。要高度重視鄉鎮人代會會議的召開,充分發揮鄉鎮人大代表的作用,真正運用人代會這個監督機制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實際問題,把
黨委的意圖變為人民的意志,從而推進政府的各項工作。近年來,我區多數鄉鎮把一些關系到本地區全局的重大決策提交代表大會審議,讓代表抓大事、議大事。許家臺鎮曾在一年內召開三次人代會,分別就本鄉整體規劃、社區規劃和人口確定問題進行審議決定。
程序是一種民主形式,人大的程序體現了它的嚴肅性和民主性,它的目的是要通過嚴格的程序來體現和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的作用。多年來,區人大常委會注重規范程序,加強對鄉鎮人代會的指導。一是會前指導。每年年初,區人大常委會都對如何開好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提出具體建議和要求,使之規范化。本屆鄉鎮人大一次會議,針對換屆會議程多、選舉任務重、程序復雜的特點,會前區人大常委會會同區委組織部統一制發了會議日程、選舉辦法、會議程序的式樣,對鄉鎮人代會的會期、日程、議程和選舉必須遵循的法律程序作了詳細的說明,供各鄉鎮在召開人代會時參考,對于鄉鎮人代會依法有效進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二是會中監督。每年召開鄉鎮人代會期間,常委會領導和機關工作人員都分片包鄉鎮,深入基層對會議日程和程序進行審查把關,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三是會后推動。為提高鄉鎮人代會的實效性,會議結束后,區人大常委會都要指導鄉鎮人大抓好貫徹落實,推動鄉鎮人代會通過的各項決議落到實處。

多年來,薊州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十分注重鄉鎮人大組織建設,選派政治過硬、工作能力強的干部擔任人大主席、副主席,全市第一個全域配備專職人大秘書,特別是去年下半年,區委根據區人大常委會的建議,對26個鄉鎮全部實行了人大主席專職配備,無論是年齡結構,還是工作水平都有較大改善和提高。他們按照地方組織法和市鄉鎮人大工作若干規定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一方面加強了對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人大工作的方式、方法及程序;另一方面積極組織人大代表的選舉,組織代表開展會前視察調研活動,并主動反映代表和群眾對政府的意見和建議,為我區新一屆鄉鎮人代會的順利召開,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共中央轉發的《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規定:“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一般每年舉行2次。”這是中央加強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最切實有效的剛性規定之一。根據中央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地方組織法進行了修正,賦予了鄉鎮人大主席團在閉會期間的相關職責,基本上填補了鄉鎮人大閉會期間沒有常設機關或機構的制度性缺憾,讓鄉鎮人大主席團實現了“準常設”,變鄉鎮人代會一年一次為一年兩次。
新的要求和法律規定,給鄉鎮人代會提出了新的課題。根據我區實際,應重點把握三點。
一是明確兩次人代會的召開時間。鄉鎮人代會可以分別規定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召開。第一季度的人代會應為已成慣例的人代會例會,相關議程按約定俗成;第三季度的人代會要逐步形成新常態。
二是原則規定第二次人代會的議程。可以明確在第二次人代會上聽取和審議鄉鎮政府和人大主席團的半年度工作報告、計劃和預算上半年執行情況的報告和關于代表議案和建議辦理情況的專項報告等。
三是充分發揮鄉鎮人大主席團的職能作用。要主持好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閉會期間可以組織代表聽取審議鄉鎮政府專項工作報告,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聯系和組織代表開展活動,聽取和反映代表、群眾的意見建議;要加強自身建設,安排具有較強管理地方事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的代表進入主席團;要定期召開主席團會議,一般每三個月舉行一次會議,必要時可臨時舉行會議;要認真總結人大工作規律,建立健全會議組織、學習培訓、視察檢查、工作評議、代表活動、聯系選民、履職登記、建議督辦、履職保障、臺賬檔案等工作制度,不斷推進鄉鎮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要積極探索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創新行使法定職權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徑,健全完善鄉鎮人代會、主席團成員會議等工作機制和議事規則,增強所作決議、決定的針對性、執行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