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地區適宜性、空間分類效應與區域引資績效研究

2017-09-08 06:49:22楊剛強
中國軟科學 2017年8期

楊 勇,丁 雪,魏 偉,楊剛強

(1.武漢大學 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2;

地區適宜性、空間分類效應與區域引資績效研究

楊 勇1,丁 雪1,魏 偉2,楊剛強3

(1.武漢大學 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2;

2.華中師范大學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3.武漢大學 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地區適宜性是決定異質性企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因素,對經濟活動的空間布局也有顯著影響,但目前還沒有研究考察地區適宜性在異質性企業的區位選擇和資本流動中的作用,及其對地方引資績效的影響。本文以自由資本模型為基礎,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并運用實際經濟數據對研究結論進行檢驗。研究發現地區適宜性能影響向心力與離心力的作用效果,進而改變異質性企業的區位選擇和經濟活動的空間布局。外圍地方政府改善地區適宜性的公共投資政策可以抑制空間分類效應,相對于傳統的直接補貼等措施可能具有更好的引資效果。

地區適宜性;異質性企業;空間分類效應;區位選擇

一、引言

招商引資是改革開放以來推動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手段,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招商引資工作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包括土地、稅收等政策在內的傳統引資手段的效果日漸式微,迫切需要新的途徑來提高引資績效。近年來“地區適宜性”[1]概念日益受到理論界的重視,為東道方有效吸收外來投資、改善引資績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有助于實現“穩增長”、“調結構”的經濟發展目標。如果地區適宜性能夠影響企業區位選擇,改善地區適宜性的公共投資就能成為促進地區發展的重要政策選擇,這對于踐行《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科學發展”和“綠色發展”理念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理論研究發現,異質性企業在區位選擇時會出現空間選擇效應與空間分類效應,前者指企業的生產率差異具有篩選作用,生產率高的企業留在中心地區,生產率低的企業遷移到外圍地區;后者指外圍地區的引資措施可能僅能吸引低生產率的企業[2]。補貼政策是外圍地區重要的引資手段,空間分類效應會降低外圍地區生產率的整體水平,這就提醒外圍地方政府在選擇引資工具時必須謹慎[3-4]。因此,提升地區適宜性就成為可行的引資工具。不過在此之前,有兩個理論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地區適宜性是否能夠影響異質性企業的區位選擇,二是提升地區適宜性的引資政策能否存在空間分類效應。

本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地區適宜性在異質性企業區位選擇中的作用,并比較不同引資政策的績效差異。相對于以往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創新在于:第一,研究了地區適宜性影響要素流動與區位選擇的機制;第二,考察了地區適宜性對空間分類效應的影響途徑;第三,在地區適宜性約束下比較了不同引資工具的績效差異。

二、文獻綜述

企業區位選擇是空間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企業異質性和地區適宜性為企業區位選擇提供了新的解釋。

空間經濟學為研究企業區位選擇提供了理論基礎,Melitz[9]提出的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成為擴展空間經濟理論視野的一扇窗戶,引導學者們關注異質性企業在空間經濟中的經營決策行為[10]。Baldwin與Okubo[2](簡稱BO模型)分析了異質性企業的區位選擇問題,證明企業異質性會導致空間選擇效應和空間分類效應。Okubo等[4]進一步研究了在經濟完全聚集的初始狀態下,外圍地區的補貼對當地生產效率和福利水平的影響,發現對遷入企業按照利潤進行比例補貼能吸引有效率企業,這種比例補貼在提高外圍地區福利方面存在最優水平。

地區適宜性對區域經濟活動的影響研究一直存在,地區適宜性指要素所有者與所在地區經濟地理環境的相宜性,反映地區的生活經營環境給當地要素所有者帶來的附加效用或收益。對地區適宜性的代表性總結來自Südekum[1],即地區適宜性對要素所有者的效用或收益影響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消費和生產影響效用或收入,包括自然環境、消費習慣或生活方式、要素流動成本、房產價格、銷售網絡及社會關系等;二是要素所有者對空間經濟結構的外生與內生反應,主要是對地區氣候、特定區位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偏好等。

空間經濟學理論出現后,在NEG框架下考察地區適宜性的研究結果不斷涌現。Tabuchi與Thisse[11]將個人對區域適宜程度的反應作為隨機變量加入效用函數,考察具有異質性偏好的個人對遷移的反應,結果證明勞動力個人偏好的異質性是很強的離心力,這挑戰了移民只受收入差異誘導的主流觀點。Südekum[1]將地區適宜性作為效用函數的一部分,考察地區適宜性對中心和外圍地區生活成本的影響,研究表明均衡的空間結構取決于熟練勞動力的區位選擇,而影響區位選擇的因素包括名義工資、房地產價格和地區適宜性附加效用等。

總結已有成果,異質性企業的區位決策是近年來區域經濟研究的重要方向,地區適宜性在要素流動和企業區位決策中的作用也日漸顯現。本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地區適宜性如何影響流動要素地區收益差距,并考察地區適宜性對空間分類效應的作用,最后分析地區適宜性對地方政府引資政策效果的影響,為更好地制定區域發展政策提供一些啟示。

三、理論模型

本文研究地區適宜性在異質性廠商區位選擇中的作用,假定流動要素資本(包括實物資本與人力資本)因名義要素報酬和地區適宜性的差異在地區間流動。與FC模型的前提一致,本文假定流動要素可以與要素所有者分離,并且要素報酬將回到要素所有者原屬地消費而不是在使用地消費,這就使得要素流動只注重名義報酬,從而保證模型能獲得顯性解。

(一)基本假定

(1)經濟體有南北兩個地區,均生產農產品和工業品;每個地區都擁有流動要素資本K和固定要素勞動力L,名義報酬分別π和w,勞動力的供給無彈性;流動要素在區域間流動,固定要素在同一地區的不同生產部門間流動。上標*代表南方變量,否則為北方。

(2)農產品部門為完全競爭,投入要素為勞動力;工業品部門是壟斷競爭,需要勞動力作為可變投入和資本作為固定投入,每種工業品需要1單位資本和一定比例的勞動力。每個資本所有者擁有1單位資本,北方資本份額為sk,工業品承擔冰山運輸成本τ。

(3)地區適宜性能給要素所有者帶來額外收益,這與要素所有者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相關,假定每單位要素的所有者從所在地的地區適宜性中獲得額外收益的貨幣量化值為υ。

(二)資本收益

地區適宜性如何影響要素的區位選擇,過去有三種建模思路:一是影響代表性消費者的效用[1],二是影響生產函數[5],三是影響要素收益或生活成本[11]。本文沿用第三種思路,將地區適宜性貨幣化為要素在所在區位獲得的附加收益。假定一個地區代表性消費者的預算約束來自兩個部分:要素收入y與地區適宜性收益的貨幣化值υ。假定經濟體中的消費者偏好相同,為得到顯性解,本文采用傳統的擬線性效用函數,如式(1)所示:

U=μlnCM+(1-μ)lnCA;

CM=∫iNxi1-1/σdi)1/(1-1/σ),0<μ<1<σ

(1)

(1)式中:CM與CA分別為工業品和農業品的消費量;σ為任意兩種工業品之間的替代彈性;xi為第i種工業品的消費量;N為兩地區工業品的種類,由于每種工業品的生產需要投入1單位的資本作為固定投入,所以工業品的種類N取決于經濟體中資本的數量。

(2)

π(aj) =bBEw/Kw+bAVw/Kw;π*(aj) =bB*Ew/Kw+bA*Vw/Kw

(3)

其中:B=sE/Δ+φ(1-sE)/Δ*;B*=φsE/Δ+ (1-sE)/Δ*;b=uaj1-σ/σκ。又令Vw=V+V*。sυ=V/Vw,定義為北方市場的地區適宜度;其中V為北方市場要素所有者的地區適宜性收益,Vw為兩地要素所有者從地區適宜性中獲得的總收益。那么A=sυ/Δ+φ(1-sυ)/Δ*,A*=φsυ/Δ+ (1-sυ)/Δ*。sn=n/(n+n*)為北方地區使用的資本比重,sk為北方地區擁有的資本比重。

(三)模型均衡解

根據(3)式對模型的均衡過程進行求解,由于初始狀態下沒有資本流動,故sE=sn=s。內生變量Ew=σwLw/(σ-μ) (1+p),σ>μ即為無黑洞條件,資本的地區收益差為:

π(aj)-π*(aj) =aj1-σ[uEw(1-φ)/σκKw][(1+φ)(sE-1/2)- (1-φ) (sn-1/2)]/ΔΔ*+aj1-σ[uVw(1-φ)/σκKw][(1+φ)(sυ-1/2)- (1-φ) (sn-1/2)]/ΔΔ*

(4)

從(4)式發現,資本地區收益差受要素報酬和地區適宜性收益影響,這兩者都會出現向心力與離心力效應。其中第一項為資本在地區間的經營性收入對區域收益差的影響,其中:(sE-1/2)為向心力,是由本地消費份額反映的本地市場效應,由于(1+φ)>1,因此存在本地市場放大效應;(sn-1/2)為離心力,由本地生產份額反映的擁塞效應[2]。第二項中(sυ-1/2)反映了地區適宜度對資本地區收益差的作用效果。由于(sυ-1/2)并不必然大于0,即雖然北方地區的市場規模更大,但要素所有者的地區適宜性收益并不一定高。sυ>1/2說明地區適宜性具有向心力效果,促進資本向北方地區遷移;sυ<1/2說明地區適宜性具有離心力效果,抑制資本向北方地區遷移。

根據前文假定,令w=1,Lw=1,Kw=1,Vw=pEw;其中:0

π(aj)-π*(aj) =aj1-σu(1-φ){(1+φ) [s+psυ- (1+p)/2]-(1-φ)(1+p) /2}/κ(σ-μ) (1+p)ΔΔ*

(5)

從(5)式可以看到,當貿易自由度為1時,資本地區收益差為0,此時地理因素對經濟分布不產生影響。如果貿易自由度小于1,而且初始狀態下北方地區的資本擁有量大于南方,這種本地市場放大效應是導致BO模型中北方資本名義收益高于南方的主要原因。但是,考慮地區適宜性收益,北方地區資本的名義收益不再必然大于南方。如果北方市場的地區適宜度小于1/2,地區適宜性產生離心力的作用。

結論一:地區適宜性能夠改變聚集區的空間分布,擁有地區適宜性優勢的地區可以克服初始本地市場效應的劣勢而成為經濟中心,這為沒有初始市場優勢的地區獲得發展機會提供了新的解釋。

四、空間分類效應與引資政策績效比較

本節考察地區適宜性如何影響空間分類效應,并比較不同引資政策的績效差異。在資本遷移過程中,首先要確定廠商停止遷移時的門檻生產效率aR,即生產效率為aR的廠商是否遷移在收益上沒有差別,aR可以通過廠商遷移與市場競爭程度Δ之間的反饋關系得到。

(一)地區適宜性與門檻邊際成本

1.當sυ>s-2φ(p+1)(s-1/2)/p(1+φ),π(aj)>π*(aj),南方資本向北方地區流動。市場競爭程度[2]可表示為:

Δ(aR)=κ[s+(1-s)aRγ+φ(1-s)(1-aRγ)];Δ*(aR)=κ[φs+φ(1-s)aRγ+ (1-s)(1-aRγ)]

(6)

其中:γ=1-σ+ρ。將資本名義收益差異表示為aR的函數,資本遷移會改變兩地區的市場競爭程度,門檻廠商在遷移中獲利為0,此時的門檻廠商邊際生產成本就是長期均衡的門檻邊際成本āR,那么:

āR1-σ + ρ=[s(φ+1) (1+psυ/s)/(1+p)-(s+φ-φs)](1-φ)(1-s);sn=s+(1-s)āRρ

(7)

其中:sn為北方地區的公司份額。當p=0時,(7)式退化為BO模型,即āR-BO1-σ + ρ=2φ(s-1/2)/(1-φ)(1-s)。由于āR是φ的增函數,這意味著更多無效率的南方公司也能隨著貿易自由度的提高而從遷移中獲得利益,這與BO模型的研究結論一致。āR也隨sυ增大而增大,這意味著更多無效率的南方公司也能隨著北方市場地區適宜度的提高而從遷移中獲利。當完全集聚完成時有sn=1,由(4)式可得兩地資本總收益差為:

π(aj)-π*(aj) =aj1-σu(1-φ){(1+φ) [s+psυ- (1+p)/2]-(1-φ)(1+p) /2}/κφ(σ-μ)(1+p)

(8)

(8)式為完全聚集在北方市場時的資本收益差。因為(8)式為φ的凹函數,那么持續點為φCP=[(1+p)-(s+psυ)] /(s+psυ) 和φCP=1時聚集的收益差異為0,即考慮地區適宜性后同樣存在駝峰狀聚集租。同時,0<φCP=[(1+p)-(s+psυ)]/(s+psυ)<1,因此北方地區的資本比重與地區適宜度之和需要滿足(1+p)/2s時,āR>āR-BO;當sυ

2.當sυ

Δ(aR)=κ[s1-aRγ) +φsaRγ+φ(1-s)];Δ*(aR)=κ[φs(1-aRγ) +saRγ+(1-s)]

(9)

āR1-σ + ρ=[(s+φ-φs)-s(φ+1) (1+psυ/s) /(p+1)](1-φ)s;sn=1- [(1-s)+sāRρ]

(10)

π*(aj)-π(aj) =aj1-σu(1-φ){ (1-φ)(1+p) /2 - (1+φ) [s+psυ- (1+p)/2] }/κφ(σ-μ) (1+p)

(11)

其中:sn為北方地區的公司份額。由于āR隨φ增大而增大,這意味著更多無效率的北方公司能隨著貿易自由度的提高而從遷移中獲利。同時,āR隨sυ增大而減小,這意味著更多無效率的北方公司也能隨著南方市場地區適宜度的提高而從遷移中獲利。(11)式為經濟在南方市場聚集時的資本收益差。(11)式也為φ的凹函數,那么當φCP=(s+psυ) /[(1+p)-(s+psυ)]和φCP=1時聚集的收益差異為0。完全聚集形成時的貿易自由度需要大于持續點,即φCP=(s+psυ) /[(1+p)-(s+psυ)]。

結論二:貿易自由度與地區適宜性的提升都能促進企業向聚集區遷移,聚集區的地區適宜性改善可以提高聚集區的市場份額。

(二)空間分類效應與引資績效比較

外圍地方政府吸引中心地區廠商的主要方法是補償它們在中心地區獲得的聚集租。本文考慮兩種引資工具:一是傳統的稅收補貼,即對遷移廠商給予一次性的稅收補貼S[13];二是通過公共投資政策提高外圍市場地區適宜度,以改善外圍地區的生活與經營環境。

1.稅收補貼政策

為了準確獲得補貼S與遷移廠商生產效率的截斷水平之間的關系,本文將愿意遷移到外圍地區廠商的最小邊際成本記為as,邊際生產成本大于as的廠商都會遷出中心地區。如果北方是聚集地區,兩地市場競爭程度Δ與Δ*與as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Δ=κ[as1-σ + ρ+φ(1-as1-σ + ρ)],Δ*=κ[φas1-σ + ρ+(1-as1-σ + ρ)]

(12)

如果南方是中心地區,那么兩地競爭程度Δ與Δ*與as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Δ=κ[ (1-as1-σ + ρ) +φas1-σ + ρ],Δ*=κ[φ(1-as1-σ + ρ) +as1-σ + ρ]

(13)

根據(3)式,如果北方地區邊際成本為as的廠商要重新遷回南方,補貼應該為:

as1-σ(1-φ) [(s+psυ)/Δ- (1+p-s-psυ)/Δ*]=S

故有:asσ-1S=(1-φ) [(s+psυ)/Δ- (1+p-s-psυ)/Δ*]

(14)

同理,如果南方聚集區邊際成本為as的廠商要重新遷回北方,補貼應該為:

asσ-1S=(1-φ) [(1+p-s-psυ)/Δ*- (s+psυ)/Δ]

(15)

對于(14)與(15)式,等號左右兩邊都大于0,右式隨著as的增大而減小,左邊則隨著as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只要補貼S足夠大,以上兩式中as存在唯一解。

2.公共性投資政策

公共性投資政策是指外圍地方政府通過實施提高地區適宜度的公共投資,改善外圍地區的生活與經營環境。地區適宜度與廠商區位決策的關系可以見式(7)與(10),取遷移企業的門檻邊際成本對地區適宜度的導數。對式(7)和(10)求導,由于dsυ=dsυ*,有:

d(āR1-σ + ρ)/dsυ= (1+φ)p/(p+1)(1-φ)(1-s);d(āR1-σ + ρ)/dsυ*= (1+φ)p/(p+1)(1-φ)s

(16)

由于(16)式都大于0,說明提高中心地區的地區適宜度,可以提高中心地區轉移企業的門檻邊際成本。如果相應提高外圍市場的地區適宜度,將降低中心地區轉移企業的門檻邊際成本,這樣有利于促進更多的中心地區廠商向外圍地區轉移。

進而考察公共性投資政策的空間分類效應,就(8)與(11)式分別對sυ與sυ*求導,有:

d[π(aj)-π*(aj)]/dsυ*=-aj1-σu(1-φ) (1+φ)p/κφ(σ-μ) (1+p)

d[π*(aj)-π(aj)]/dsυ=-aj1-σu(1-φ) (1+φ)p/κφ(σ-μ) (1+p)

(17)

(17)式中兩式均小于0,此時企業異質性指標aj越小,(17)式的絕對值越大,這說明廠商越有效率,對地區適宜性變化導致的兩地收益差越敏感。同時,地區適宜性收益占消費總額的比重p越大,地區適宜性的變化對聚集租的影響越敏感。公共性投資政策導致外圍市場的地區適宜度提高時,最早感受到地區收益差變化的是有效率的公司。因此,這種公共性投資政策能抑制引資過程中的空間分類效應。

結論三:中心-外圍結構形成后,補貼和提高地區適宜性的公共性投資都可以導致廠商向外圍地區轉移。補貼政策會導致空間分類效應,公共投資政策能夠抑制空間分類效應。

3.政策績效比較

最后,本文比較相同的政策投入成本條件下,兩種引資政策最終所吸引廠商的門檻邊際生產成本。具體思路是對于一定補貼所對應的遷移門檻邊際成本as,將補貼的成本SG用于公共性投資以改善地區適宜度,比較新地區適宜度下的遷移廠商門檻邊際成本aR1與as的大小,當aR1/as>1時,補貼政策更有效果;當aR1/as<1時,公共投資政策更有效。

南方與北方地區分別實施公共投資和補貼引資政策的績效差異見(18)與(19)式

(18)

(19)

(18)、(19)式即為兩種引資工具的績效比較,由于均為隱函數,故無法直接獲得兩式的比值。對于(18)式,參考Fujita等[13]的數據模擬的參數賦值,本文參數賦值如下:Kw= Lw=1,w=1,p=0.4,μ=0.7,φ=0.6,σ=4,ρ=4.5,那么兩種區域政策的效果圖見圖1:

從圖1發現:當s固定時,aR1/as隨S的增大而逐漸增大,即隨著外圍的補貼增大,公共投資政策的引資效果會逐漸惡化;aR1/as也隨sv的增大而增大,即北方的地區適宜度提高將惡化南方公共投資的引資效果。從整體看,南方的公共投資政策在北方市場規模相對較小時更有效,而補貼政策在北方市場規模更大時有效。

(a)s=0.55 (b)s=0.6 (c)s=0.65圖1 聚集在北方市場時本地市場效應對引資政策績效影響的對比圖

對(19)式進行數值模擬,參考Fujita等[13]的參數賦值,本文中參數的具體賦值如下:Kw=Lw=1,p=0.4,μ=0.7,φ=0.6,σ=4,ρ=4.5,那么兩種區域政策的效果圖見圖2:

當北方地區失去中心地位而實施引資政策時,在北方市場規模相對南方不大時補貼的引資效果更好。隨著北方市場規模增大,北方地區改善地區適宜性的公共投資政策的引資政策效果會越來越好。因此,隨著北方市場規模擴大,采用公共投資政策吸引廠商更為明智。

進一步討論地區適宜性收益占比p對引資政策績效的影響。由于上述參數對兩地引資政策的影響是對稱的,因此本文僅給出南方地區實施引資政策的模擬效果,但所給結論包括了兩個地區。顯然,p變大則地區適宜性收益在總支出中的地位更為重要。取Kw=Lw=1,s=0.6,μ=0.7,φ=0.6,σ=4,ρ=4.5,政策效果差異見圖3:

(a)s=0.55 (b)s=0.6 (c)s=0.65圖2 聚集在南方市場時本地市場效應對引資政策績效影響的對比圖

(a)p=0.1 (b)p=0.2 (c)p=0.4圖3 地區適宜性收益變化p對引資政策績效影響的對比圖

從圖3發現,隨著p增大,aR1/as對地區適宜度的變化更為敏感,隨政策實施地的p變大而增加,這說明政策實施地區原有地區適宜性的好轉會弱化公共投資政策的引資效果,這也證實(17)式的結論。同時,政策績效差異隨著地區適宜性的擴大而逐漸增大,這證明在地區適宜性收益較高的地區實施補貼政策的效果會更好。

結論四:北方市場規模越大,南方使用補貼的引資效果越好;北方市場規模越大,北方使用公共投資政策的效果越好。政策績效差異隨著地區適宜性的擴大而逐漸增大,在地區適宜度高的地區實施公共投資政策應該謹慎,以避免政策誤用而產生資源浪費。

五、有關結論的實證檢驗

本節通過中國1994-2014年328個地級市數據考察地區適宜性、經濟規模和公共投資間的關系,對結論進行校驗。其中,地區適宜性數據通過Desmet(2013)的基礎模型進行測量[14];經濟規模與公共投資數據來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的各地級市國內生產總值和各地預算內財政支出。本文選擇各省(區)GDP排名前幾名的城市,考察地區適宜性對省內主要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而通過地區公共投資比重考察改善地區適宜性的成本。

首先,檢驗地區適宜性與城市經濟發展的相關性。表1中的8對城市,前面4對中的前者為原中心城市,地區適宜性逐漸被后者超越,經濟規模也隨后被超越。類似還包括包頭/呼和浩特等8對城市。這證實了結論一的內容,即外圍市場的地區適宜性改善能克服市場規模的劣勢,并有可能發展成新的經濟中心。后面4對反映了另一種情形,即中心城市與第二位的城市GDP規模逐漸拉大,同時中心城市的地區適宜性也要高于外圍地區。類似還有南昌/贛州、拉薩/日喀則、銀川/石嘴山。這部分證實了結論二的內容,即中心城市改善地區適宜性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中心地區的市場份額。在剩余省(區),太原/長治、長春/吉林、哈爾濱/大慶、鄭州/洛陽、柳州/南寧、昆明/曲靖、蘭州/慶陽這幾對城市,中心地區經濟發展比外圍地區更快,但是地區適宜性相對于外圍出現惡化,這符合經濟現實,但不屬于本文的研究內容。因此,地區適宜性能夠影響經濟發展的結論能夠得到大部分城市樣本對的支持。

其次,檢驗地區適宜性改善與公共投資成本的關系。表2的8對城市與表1一致,比較不同城市地區適宜性的比值(AM)與公共支出占GDP份額的比值(PE)。前四對中經濟發展更好的城市顯示出了更好的地區適宜性,那么這些地方地區適宜性的改善,成本相對更高,因為表2中前4對城市中后者的公共支出占GDP的比值總體而言比前者高。類型情形還出現在包頭/鄂爾多斯、西安/榆林、泉州/廈門、福州/廈門、無錫/南京、煙臺/濟南,僅有包頭/呼和浩特例外。后四對中心城市GDP差距與第二位城市逐漸擴大,其中蘇州與成都的PE較低,青島/煙臺、長沙/岳陽、南昌/贛州、銀川/石嘴山正好相反,拉薩/日喀則沒有相關數據。這說明南方依靠改善地區適宜性吸引投資發展經濟,成本較高;蘇州/無錫、成都/綿陽兩組城市則說明北方依靠改善地區適宜性吸引投資發展經濟,成本比南方低。這間接證實了結論四的部分內容,即北方實施引資政策時,公共投資政策效果較好,南方通過公共投資政策進行引資的成本比較高。

六、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在異質性企業假定基礎上根據空間經濟理論,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地區適宜性對異質性區位選擇和資本流動的影響機制,并分析不同引資政策的績效差異,得到不少對實證研究和政策制定都有價值的結論。進而運用中國1994年至2014年中國328個地級市及以上城市的經濟數據對理論模型結論進行初步的檢驗,總結如下:

第一,地區適宜性能夠影響異質性企業的區位選擇并改變經濟空間分布,擁有地區適宜性優勢的外圍地區能夠克服初始本地市場效應劣勢而發展成為經濟中心,而中心市場地區適宜性的改善將進一步強化中心地位。

表1 地區適宜性與城市經濟增長的相關性

表2 地區適宜性與公共投資成本的比較

第二,提高地區適宜性的公共投資政策作為引資工具不會產生空間分類效應,但是由于經濟地理因素的存在,公共投資的引資效果并不一定優于補貼。特別是在地區適宜性已經很好的地區,繼續實施公共投資方式引資需要謹慎。

第三,外圍地區在引資過程中,如果中心市場的地區適宜性較高,選擇補貼政策更為有效,如果和中心地區市場規模相差不大,公共投資的引資效果更好;對于失去中心地位地區的引資,開始階段補貼效果更好,但隨著市場規模擴大,公共投資的引資效果會逐漸變好。

隨著新一輪《全國城鎮體系規劃》進入編制,國家中心城市與區域中心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各級城市都會為壯大經濟規模和提升經濟發展質量而實施更加積極的引資政策。但是,不適當的引資政策可能會導致企業區位選擇失當并造成資源錯配與浪費。因此,結合地區適宜性收益和當地經濟地理條件選擇合適引資工具才能有效推動經濟規模與提升發展質量。本文的研究結論得到現實經濟數據的支持,能為制定引資政策提供以下可能的政策建議:

首先,地方政府需要根據當地的地區適宜性等經濟地理現實選擇引資工具。地方政府要明確自身的市場位置,根據市場份額大小、地區適宜性的相對狀況、產業結構等經濟地理特點,針對性地選擇定額補貼、按企業生產率補貼和公共投資等土地、財政和稅收等引資工具[2-3,12],引導符合當地經濟發展方向和提升地區生產率水平的優質企業投資,確保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

其次,企業需要依照自身經營狀況和發展戰略、東道地經濟地理現狀和引資政策的優惠程度,客觀理性地選擇投資區位。在當前實施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企業區位選擇面臨去產能和調結構的政策約束,企業在進行區位決策時不能僅考慮引資優惠程度,而是要綜合考慮產業特征與生產率水平、東道地的地區適宜性收益等因素,以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最后,所有市場參與者應該依照《中國制造2025》規劃,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為提升地區適宜性和構建良好的投資生態服務。具體包括吸引投資主體、聚集投資要素和培養投資環境,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物流、倉儲、知識產權保護等軟硬環境來提升引資環境,整合人才、技術、資金、信息、市場等要素,提高引資質量與發展水平。

[1]Südekum J. Regional costs-of-living with congestion and amenity differences: an economic geography perspective [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9, 43(1): 49-69.

[2]Baldwin R, Okubo T. Heterogeneous firms,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6(3): 323-346.

[3]Baldwin R, Okubo T. Tax Reform, Delocation, and Heterogeneous Firms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111(4):741-764.[4]Okubo T, Forslid R. Spatial reloc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heterogeneous sectors [R].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2010.

[5]Krupka J. Location‐specific human capital, location choice and amenity demand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9, 49(5): 833-854.

[6]Okubo T, Tomiura E. Industrial relocation policy, productivity and heterogeneous plants: Evidence from Japan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2, 42(1): 230-239.

[7]梁 琦, 李曉萍, 呂大國. 市場一體化, 企業異質性與地區補貼[J]. 中國工業經濟, 2012(2): 16-25.

[8]李曉萍, 李平, 呂大國等. 經濟集聚, 選擇效應與企業生產率[J]. 管理世界, 2015 (4): 25-37.

[9]Melitz 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J]. Econometrica, 2003, 71(6): 1695-1725.

[10]Melitz J, Ottaviano G I P. Market size, trade, and productivity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8, 75(1): 295-316.

[11]Tabuchi T, Thisse F, Taste heterogeneity, 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69(1): 155-177.

[12]歐陽煌, 祝鵬飛, 張 政. 地方政府補助與上市公司選址的關系研究[J]. 中國軟科學, 2016(4): 184-192.

[13]Fujita M, Krugman P, Venables A.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9.

[14]Desmet K, Rossi-Hansberg E. Urban Accounting and Welfare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 103(6): 2296-2327.

(本文責編:辛 城)

Amenity, Spatial Sorting Effects and Regional Investment Policy

YANG Yong1, DING Xue1, WEI Wei2, YANG Gang-qiang3

(1.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2.Economics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School,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3.InstitutefortheDevelopmentofCentralChina,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Regional amenity exerts significant impact on location choice of heterogeneous firms as well a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y. So far there have been very few studies on the role of regional amenity in location choice and capital flows of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on the impact of amenity on the local investment performance. Basing on the FC model, this paper founds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o study these topics. The conclusion demonstrates that firms migration influenced by amenity, which will change the spatial sorting effects resulted from firm heterogeneity. The public investment policies improving the gain from amenity of periphery may overcome spatial sorting effects, and maybe a better choice for peripheral government to attract investment.

regional amenity; heterogeneous firm; spatial sorting effects; location choice

2017-04-27

2017-06-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37318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13YJC79015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招標課題(05JJD790087)。

楊勇(1977-),男,湖北京山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空間經濟理論。

F429.9

A

1002-9753(2017)08-0112-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www| 成人在线第一页|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88|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欧美日韩成人| 伊人色在线视频|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www.国产福利|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四虎永久在线| 日本在线亚洲| 成人在线不卡|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www精品久久|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激情综合图区| 久久国产av麻豆| 成人另类稀缺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精品|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欧美国产中文|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9cao视频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亚洲一区色|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福利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性视频一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国产女人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香蕉在线|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美女亚洲一区|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日本在线国产|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第页| 成人日韩视频|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