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項美香
血壓的正確測量方法
文/項美香
項美香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求實特聘醫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副書記,心臟中心、心內科副主任,心內2病區主任兼濱江院區心內科主任。曾榮獲“浙江省十佳優秀醫師”稱號, 2016年被授予“浙江省教育系統事業家庭兼顧型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28年,擅長心血管疾病診治及危重疑難患者的診斷和救治,冠狀動脈介入診治和心臟起搏器植入等。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杭州市解放路院區,隔周三上午國際院區
如何診斷高血壓?答案是測量血壓,因此正確測量血壓非常重要。同時,高血壓病人需要進行一系列檢查以明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高血壓是否對身體造成了傷害。目前高血壓的標準是血壓大于140/90mmHg,那么血壓大于140/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了嗎?

我在門診時碰到金女士,急匆匆地跑進診室說“醫生,我要開點高血壓的藥。”我查看了電子病歷上的血壓記錄:150/95mmHg,下面是我們的對話:
“你現在服用降血壓的藥物嗎?”
“我從未服過降血壓的藥,以前也沒高血壓的,今天陪老伴做檢查,看到門口有血壓計就測了一下,發現血壓高了,所以進來開點藥。”
“你剛剛怎么測血壓的?”
“我一路小跑過來,胳膊伸進去,機器就自動出來數字,可快了……”
金女士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說,那么,金女士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嗎?大家可能認為這毫無疑問,血壓大于140/90mmHg就是高血壓。
但問題來了,高血壓是指病人在安靜休息后所測得的血壓偏高,且要在非同日3次測量的血壓都大于140/90mmHg才能診斷為高血壓。因此,可想而知金女士以前沒有高血壓病,僅當天血壓偏高,且未在安靜休息后側得的血壓,不能診斷為高血壓,應該在安靜休息后再測定血壓是否增高,如果不增高就不能診斷為高血壓,如果血壓偏高,還需要非同日進行血壓的檢測。非常重要的是血壓檢測要規范、標準。目前常用的測量血壓的方法包括診室血壓、動態血壓和家庭自測血壓,診室血壓是目前高血壓診斷治療評估中常用的標準方法,準確性好。
那么怎樣規范正確地測量血壓?
測血壓前30分鐘內不喝咖啡或酒等興奮飲料,不劇烈活動,排空小便,靜坐休息5~10分鐘后測量上臂血壓,間隔測兩次,若兩次測量結果相差5mmHg以上,應再測量一次,取兩次測量結果相差小于5mmHg的血壓的平均值。不建議常規測量手腕血壓及手指血壓。初次測量時要分別測量左右上臂的血壓,正常情況下兩臂血壓可以存在一定的差異,以血壓高的一側為標準。當左右上臂收縮壓即上壓差值>20時,建議進行四肢血壓測量,提示可能存在大動脈炎或動脈狹窄等病變,并要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


水銀柱式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
測量血壓時氣囊位置應該和心臟水平齊平即約在乳頭水平,若上臂位置偏低,則測得的血壓值偏高。袖帶氣囊要覆蓋80%的上臂周徑,如果使用的袖帶相對于臂圍過小,就會導致血壓測量值高于實際值。袖帶綁得太緊,測出的收縮壓、舒張壓都偏低,以能塞進2個指頭時松緊適度。袖帶氣囊中部放于上臂內側上方,袖帶的下緣在肘窩上方2~3cm處,聽診器輕放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最強處,過分用力會導致動脈變形產生雜音。隔著衣服測得的血壓值要比規范操作測得的值高,而將衣袖捋起來后測得的血壓要比規范操作測得的低。測壓過程中水銀柱要保持垂直,讀數時視線水平注視水銀柱凸面,在氣囊內壓力達到使動脈搏動音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然后松開放氣旋鈕,放氣過程中,當聽到第一次肱動脈搏動聲響時,水銀柱凸面的垂直高度為收縮壓;當隨水銀柱下降,聲音突然變小最終消失時,水銀柱所示數值為舒張壓。緩慢均勻放氣,速度為每搏心跳下降2~4mmHg,放氣速度過快,可使測得的收縮壓偏低而舒張壓偏高。
診間血壓簡便實用、數據較可靠,血壓計也易于維護,但其只提供即時血壓水平,不能反映24小時血壓情況。有時存在“白大衣高血壓”即看到穿白大衣的醫生感到緊張導致的高血壓,因此,動態血壓和家庭自測血壓的監測必不可少。
動態血壓是通過儀器自動定時測量日常生活狀態下血壓的一種檢測技術。測量期間可保持平常生活或工作狀態,自動測量血壓時佩戴袖帶的上臂要盡量保持靜止狀態。避免佩戴袖帶肢體大幅度地活動,如握拳、提重物、騎自行車、手工勞作等,以防袖帶位置移動或松動而影響測壓結果。動態血壓的正常值:24小時平均收縮壓與舒張壓<130/80mmHg;白天(清醒活動)平均收縮壓與舒張壓<135/85mmHg;夜間(睡眠)平均收縮壓與舒張壓<125/75mmHg;同時可以了解血壓晝夜的變化節律,以指導用藥時間和評估藥物治療的效果。動態血壓可監測日常生活狀態下全天血壓,有較多血壓讀數,可獲得24小時、白天、夜間的血壓信息,并有較好的重復性;目前臨床工作上主要用于診斷白大衣高血壓、難治性高血壓等,評估血壓升高程度和血壓晝夜節律,目前尚不能取代診室血壓作為高血壓診斷和分級的依據。
家庭自測血壓一般使用電子血壓計,其操作簡單,可靠真實,有利于提高高血壓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可監測常態下白天血壓、獲得短期和長期血壓信息。一般來說,家庭血壓低于診間血壓,135/85mmHg為家庭血壓正常高限值。初始階段建議連續測量7天,每天早晚各1次,計算后6天血壓的平均值作為治療或評價的參考值。長期隨訪中,若血壓穩定且達標,則建議每周監測1~2天,若血壓未達標或不穩定,則增加頻率。家庭血壓有助于預測預后、改善治療依從性、監測長時血壓變異和評估降壓療效,老年人中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白大衣高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后低血壓有更高的發生比例,同時老年人血壓變異較大,因此動態血壓和家庭血壓在老年患者中更為重要,積極推薦所有高血壓患者和老年人定期進行家庭血壓監測。對伴有焦慮抑郁或擅自改變治療方案的患者,不建議進行家庭血壓。
總而言之,診間血壓仍是目前血壓測量的常用方法,正確的測量方法尤為重要。動態血壓有助于獲得全天更多血壓信息,尤其可獲得夜間血壓信息,有助于識別白大衣高血壓,這也是降壓療效評估的重要方法,建議積極動態應用血壓。高血壓患者應使用經過國際標準認證的電子或水銀血壓計有規律地進行家庭血壓監測,為醫生的臨床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