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勇
高血壓的癥狀與危害
文/孫勇


孫勇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浙醫二院心內科副主任,心血管介入中心副主任,心內科總支書記。長期從事臨床工作,在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血管疑難重癥的診治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獲患者好評。曾留學德國,專攻冠脈介入治療技術,擅長復雜冠心病導管介入治療,在國內享有聲譽。首批擁有衛生部冠脈、心律失常、先心介入資質。
高血壓是全球致死致殘的首位疾病,其發病率高,早期有不適的患者僅約三分之一,導致其控制率低,而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使心、腦、腎和全身動脈血管受到損傷,最終致死致殘。高血壓沒有特異的癥狀,較典型的表現為頭暈、頭痛、頭脹,有的表現為嗜睡、失眠煩躁、心悸、乏力等。有的病人甚至發生腦中風時才發現患有高血壓。高血壓病初期,全身細小動脈痙攣,隨著病情的發展,細小動脈漸漸發生硬化,中等及大動脈出現內膜脂質沉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這種變化,多發于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所以說高血壓沒有癥狀,不代表沒危害,它會慢慢損害心臟、腦、腎臟和血管,堪稱健康“隱形殺手”。
青壯年高血壓患者中,約有50%是無癥狀的,所以有時會說無癥狀是高血壓最常見的癥狀,或出現偶爾頭暈、頭痛等癥狀。不知曉、不重視,再加上一天到晚忙工作、照顧家庭,常會拖到出現嚴重病情時才就醫。但這時往往已出現心臟和腎功能損害甚至中風、心梗,導致殘疾、死亡等嚴重后果。按時體檢或勤測血壓有助于及時發現高血壓。以下簡單介紹一下高血壓的常見癥狀:
1.頭痛:多位于后腦、前額,嚴重時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果經常感到頭痛,而且很劇烈,同時又惡心作嘔,就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信號。
2.頭暈:女性患者往往出現較多,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有所感覺。
3.耳鳴:雙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能自行緩解。
4.心悸氣短:高血壓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甚至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這些都會導致心悸氣短的癥狀。
5.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易驚醒。這與大腦皮質功能紊亂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關。失眠、休息不好也會使血壓上升,不宜控制。
6.肢體麻木:常見手指、腳趾麻木或皮膚蟻行感,手指不靈活,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麻木,還可能感覺異常,腦血管卒中發生甚至會出現肢體無力、偏癱。
7.其他:煩躁、臉紅、心悸、乏力等。
高血壓有哪些危害呢?高血壓后期,可以出現心、腦、腎等器官的器質性損害和功能障礙,導致多種嚴重并發癥。
1.冠心病:長期的高血壓可以導致冠狀動脈內皮的損害,繼而發生脂質沉積及炎癥細胞聚集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的形成和發展,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破裂會導致心肌慢性或急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
2.腦血管病:腦溢血、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高血壓患者血壓越高,腦血管損害越重,中風的發生率也就越高。一旦發生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風,嚴重者可導致生命危險,需及時去醫院救治。
3.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和心臟擴大,心肌細胞肥大和間質性纖維化,稱為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是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的一個必然趨勢。最后或者可能會因心臟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響生命安全。
4.高血壓腦病:主要發生在重癥高血壓患者中,由于過高的血壓超過了腦血流的自動調節范圍,腦組織因血流灌注過多而引起腦水腫。可見為彌漫性嚴重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精神錯亂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昏迷、抽搐、死亡。
5.慢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是一個嚴重的并發癥,其中高血壓合并腎功能衰竭約占10%,嚴重高血壓若長期控制欠佳則會導致腎臟損害,腎臟損害也會加重高血壓并難以控制。高血壓與腎臟損害可以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
6.高血壓危象:高血壓危象在高血壓早期和晚期均可發生,緊張、疲勞、突然停服降壓藥等誘因會導致小動脈強烈痙攣,血壓急劇上升。高血壓危象發生時,會出現頭痛、煩躁、眩暈、惡心、嘔吐、心悸、氣急以及視力模糊等嚴重的癥狀,需去醫院急救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