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輝,李 駿,韓學毅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內科,廣東 佛山 528500)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應用
呂曉輝,李 駿,韓學毅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內科,廣東 佛山 528500)
目的 探討血清胱抑素C對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組)65例、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組)74例和健康體檢者(正常對照組)67例,分別檢測3組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結果 糖尿病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與高血壓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高血壓組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糖尿病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顯高于高血壓組(P<0.05)。結論 血清胱抑素C測定可作為判斷早期腎損害的指標,對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和防治有重要的價值。
糖尿病; 高血壓; 胱抑素C; 血清; 腎損害,早期
糖尿病和高血壓均為常見疾病,在疾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下,容易導致腎損害,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也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當糖尿病患者發生腎損害時,其腎小球原有的生理功能會喪失,并在進一步蔓延的情況下,導致腎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最終誘發尿毒癥[1-2]。胥華猛等[3]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診斷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本研究探討血清胱抑素C對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齡37~70(64.3±1.2)歲,病程7~20(12.5±3.5)年。選擇同期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組)74例,男39例,女35例,年齡45~78(65.3±2.1)歲,病程9~21(14±5.5)年。選擇同期在本院體檢的健康體檢者(正常對照組)67例,男30例,女37例,年齡36~72(62.4±1.8)歲。均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腎等疾病史及其他慢性疾病史。3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標本采集:對3組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3 mL,3000 r·min-1離心5 min,取血清,放置-70 ℃ 冰箱保存,待測。
檢測方法:使用日本日立公司生產的7600-020型全自動生化儀(膠體金增強免疫法)檢測3組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試劑盒由四川邁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使用全自動生化儀(酶法)檢測3組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水平,試劑盒由寧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上具體操作根據試劑盒說明書及根據儀器標準化操作程序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糖尿病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與高血壓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高血壓組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糖尿病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顯高于高血壓組(P<0.05)。見表1。


組別n胱抑素Cρ/(mg·L-1)肌酐c/(μmol·L-1)尿素氮c/(mmol·L-1)糖尿病組652.89±0.73*#96.63±15.66*6.98±1.98*高血壓組742.16±0.41*93.24±12.63*6.25±1.79*正常對照組670.73±0.1687.63±9.193.86±1.05
*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高血壓組比較。
高血壓和糖尿病在患者出現早期腎損害時,并無顯著的臨床表現和癥狀,因為具有隱匿性等特點,所以對患者進行尿素氮、肌酐的檢測時不容易準確的判斷,進而導致漏診、誤診。因此,對于高血壓、糖尿病早期腎損害患者尋找更敏感、有效的檢測指標意義重大。
對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害患者的臨床診斷,以往多應用傳統的指標來完成,不僅無法對患者的疾病做出準確地診斷,而且容易導致患者失去最佳的診療時機,使治療出現被動的局面。有研究[4]表明,血清胱抑素C可用于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內源性標志物。胱抑素C上升水平與腎小球損害程度呈正相關,且檢測方法方便、可靠,影響因素較少,不受性別、年齡、飲食、炎癥、肝臟疾病等影響,亦不受膽紅素、血脂、溶血等因素干擾[5]。有研究[5-6]顯示,血清胱抑素C能夠有效地抑制患者體內的胱氨酸蛋白酶,同時腎小球濾過膜也不會對其產生阻礙,使近曲小管能夠充分吸收血清胱抑素C,并且在作用過程中腎小管也不會出現分泌的情況。還有研究[2-8]顯示,血清胱抑素C濃度與腎小球濾過率密切相關。當腎小球出現輕微損傷時,血中胱抑素C濃度就可升高,且伴隨著年齡的增加,胱抑素C也呈上升趨勢。因此,在臨床診治中通過對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指標進行檢測分析,對于早期腎損害的嚴重程度,相對其他的檢測指標而言敏感性更高[7]。
本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與高血壓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高血壓組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糖尿病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顯高于高血壓組(P<0.05),其與黃群等[8]研究的結果相一致,并提示對血清胱抑素C檢測有利于高血壓、糖尿病腎損害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可以彌補傳統檢測指標的不足。
[1] 胡立平,陳樹芳,呂良杰,等.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腎損害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22):1689-1690.
[2] 于葉芹,袁嚴.探析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臨床意義[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2):27-28.
[3] 胥華猛,劉梅華.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9):1126-1127.
[4] 劉健,歐陽清,石青峰,等.血清胱抑素C聯合尿微量白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6):1131-1133.
[5] 謝丹,閔國清,肖鳳儀.血清胱抑素C對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4(4):67-70.
[6] 徐明偉,徐建東,吳善玲,等.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及高血壓早期腎損害中的臨床意義[J].甘肅醫藥,2012,31(11):821-823.
[7] 崔佳音.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腎損害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7):56-57.
[8] 黃群,楊香玖,姚弘,等.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不同腎損害期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內科雜志,2006,23(7):476-477.
(責任編輯:胡煒華)
Application of Serum Cystatin C in Diagnosis of Early Renal Damage in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LV Xiao-hui,LI Jun,HAN Xue-yi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GaomingDistrictPeople’sHospitalofFoshan,Foshan528500,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cystatin C in early renal damage in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Methods Serum cystatin C,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65 patients with diabetes(diabetes group),7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hypertension group) and 67 healthy subjects(normal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um 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 levels between diabetes group and hypertension group(P>0.05).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serum cystatin C,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 lev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both diabetes group and hypertension group(P<0.05).Compared with hypertension group,serum cystatin C lev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diabetes group(P<0.05).Conclusion Serum cystatin C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early renal damage.It has an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arly renal damage in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Diabetes; hypertension; cystatin C; serum; renal damage,early stage
2016-10-10
呂曉輝(1970—),女,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內科疾病的診治研究。
R544.1; R587.1
A
1009-8194(2017)07-0007-02
10.13764/j.cnki.lcsy.2017.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