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鈉對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響因子的水平變化。方法 選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7例,隨機分為研究組93例,對照組94例。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果糖二磷酸鈉治療,治療30天療程后采靜脈血檢測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響因子的水平變化。結果 研究組血清炎性炎性影響因子水平均低于用藥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果糖二磷酸鈉對改善患者動脈硬化和心肌損傷程度,從而減少因冠心病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值得在我院臨床上大力推廣。
【關鍵詞】冠心病;果糖二磷酸鈉;炎性因子水平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7..01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實施對心臟炎性因子的實施觀察對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治愈是常用手段之一。冠心病炎性因子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進展過程及其導致的并發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2]。已知由巨噬細胞和活化的T淋巴細胞產生的多種細胞因子如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
(hs-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在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經過我院自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7例進行研究,果糖二磷酸鈉對改善患者動脈硬化和心肌損傷程度,從而減少因冠心病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值得在我院臨床上大力推廣。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7例,研究組93例,男43例,女50例;年齡21~74歲,平均(48.5±6.8)歲;對照組94例,其中男49例,女45例;年齡29~70,平均(40.1±3.4)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維持常規治療,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法)測定血清IL-6和TNF-α水平,采用乳膠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hs-CRP水平。研究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果糖二磷酸鈉治療,治療30天后采肘靜脈血檢測IL-6、hs-CRP和TNF-α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13.5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炎性影響因子比對照平均低于用藥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實施對心臟炎性因子的實施觀察對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治愈是常用手段之一。冠心病炎性因子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進展過程及其導致的并發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果糖二磷酸鈉臨床上使用的冠心病常用藥品,經過了廣大效果驗證。是益氣活血化瘀代表藥物之一。據臨床文獻報道[3-4]:冠心病患者經介入術手治療后給予果糖二磷酸鈉治療可減少心肌損害,降低介入治療術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并推測減輕炎性反應亦可能是果糖二磷酸鈉減輕心肌損傷的機制之一。周智等[5]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給予果糖二磷酸鈉治療,結果發現治療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GF-β、TNF-α和IL-6 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表明,果糖二磷酸鈉可以通過調節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力衰竭
病情。
經過我院自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7例進行研究,果糖二磷酸鈉對改善患者動脈硬化和心肌損傷程度,從而減少因冠心病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值得在我院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 莉,王保和,胡 晶,等.參麥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10(6):700-706.
[2] 施 敏,沈 毅.參麥注射液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 Meta 分析[J].中成藥,2012,34(10):1882-1886.
[3] 宋彥彩.參麥、黃芪注射液聯合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4,2(16):59-60.
[4] 吳琳娜.參麥注射液輔助治療 37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9):9-11.
[5] 陳望青.參麥注射液聯合維生素C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及對血肌鈣蛋白T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2,23(20):1879-1880.
[6] 俞凌燕.參麥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