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百川
農產品期貨是世界上最早上市的期貨品種,我國期貨市場也于20世紀90年代初起步于農產品期貨,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上市交易玉米、水稻、小麥、大豆、棉花等21個農產品期貨品種,其中交易最活躍的是白糖、菜籽粕和豆粕等品種。
一、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基本情況
(一)市場規模
2016年,我國農產品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為14.37億手和62.36萬億元,相較2015年同比增長23.96%和27.98%,占全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的34.73%和31.87%,其中交易最活躍的是豆粕(成交量、成交額為3.89億手、11.18萬億元)、菜籽粕(成交量、成交額為2.46億手、5.78萬億元)、玉米(成交量、成交額為1.22億手、1.91萬億元)和白糖(成交量、成交額為1.17億手、6.97萬億元)等品種①。
我國農產品期貨交易規模占比較大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動:一是農產品期貨上市品種多、交易可選擇范圍廣,我國商品期貨共上市46個品種,其中農產品期貨21個,占比45.65%。二是套期保值需求驅動期貨交易。以油脂油料行業為例,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高,油脂油料行業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影響顯著,為應對價格波動風險,國內企業在美國進行大豆采購一般采用“期貨價格+基差”定價,在國內進行豆粕、豆油銷售時也主要采用“期貨價格+基差”定價,這就催生了大量油脂油料企業及下游企業運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需求。三是受投機需求影響,部分農產品現貨的產量、價格呈現較為明顯的周期性,吸引了較多投機資本。以白糖為例,市場價格自2011年進入下降通道并于2014年見底,產量也明顯減少,從2015開始現貨價格穩步增長,帶動期貨價格上升,嗅覺敏銳的資本通過期貨市場進行投機交易,賺取利潤,同時這種投機交易也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對手盤,共同促進期貨交易市場不斷壯大。
(二)功能發揮
由于期貨交易透明度高,參與者眾多,市場流動性好,通過期貨交易形成的價格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供需情況和未來變化趨勢,使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套期保值、管理風險等重要經濟功能,有利于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具體到我國農業而言,一是增強主動風險管理意識,在交易所的大力推廣、培訓下,農戶及相關企業對價格風險的主動管理意識不斷增強,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中糧集團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對沖現貨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數十億元,在糧食價格普跌、農業和糧食企業大量倒閉停產的情況下,中糧反而進入擴張元年。二是價格發現功能日益顯著,現貨貿易中豆粕、棕櫚油等品種均主要采用“期貨價格+基差”定價。三是有效保障農業生產經營收益,“保險+期貨”、“訂單+期貨”實現了農產品價格風險的轉移,其中“保險+期貨”2016年開展試點22個,品種涉及玉米、大豆和白糖等,中糧集團、九三油脂等企業運用“訂單+期貨”為玉米種植戶、豆農和蔗農提供價格風險管理。
二、“保險+期貨”模式開展情況
“保險+期貨”是指農戶向保險公司購買農產品價格保險,保險公司向期貨公司購買看跌期權,期貨公司再在期貨市場上復制該看跌期權進行套期保值,實現農產品市場風險的轉移和對沖,最終形成風險分散、各方受益的閉環。在此過程中,期貨市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提供了參與方均接受的公開透明的價格體系,二是為模式對沖環節提供了有利場所。2015年,我國在玉米、雞蛋等農產品上開展了“保險+期貨”模式的探索,取得較好效果。201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農業部、保監會、證監會、大商所等單位和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積極貫徹文件精神,不斷加強合作力度,推進“保險+期貨”試點工作。
(一)業務開展
2016年大商所確定在東北地區開展12個項目的試點,包括3個大豆項目和9個玉米項目,以減免期貨公司交易手續費的形式予以支持。大豆試點、玉米試點投保面積分別為23萬畝、33.3萬畝,投保量分別為3.45萬噸、16.65萬噸,參加農戶分別為136戶、4022戶,合作社分別為2家、39家,平均目標價格分別為3734元/噸、1537元/噸,保費總額分別為614.5萬元、2033.46萬元,賠付總額87.61萬元、435.7萬元②。鄭商所也首次啟動了“保險+期貨”試點,并選擇棉花和白糖作為試點品種,確定了10個試點項目,涵蓋了8個省區。
2016年,農業部在金融支農服務創新試點資金中安排2190萬元,支持開展了遼寧玉米、吉林玉米、黑龍江大豆和廣西糖料蔗 “保險+期貨”試點。試點選擇的品種都是當地種植面積大、種植農戶多、攸關農民利益和國家糧食安全的農產品。目前,四個試點理賠已基本完成,共計賠償約1440萬元,較好發揮了“保險+期貨”對農戶的風險保障作用。
(二)試點成效
從試點情況來看,“保險+期貨”對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具有積極作用。一是促進農產品價格風險分散。農產品市場風險,特別是價格風險,越來越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風險。通過保險和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的結合使用,在成本(保費)一定的情況下,實現了農產品價格風險的轉移和分散。二是引導農戶形成穩定的預期收益。目標價格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并經與農戶、期貨公司協商一致確定,定價機制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在農產品價格進入下行通道時可有效保障農戶收益。三是提升我國農業再保險能力。“保險+期貨”讓原本都要“出海”的再保險需求可以通過國內期貨市場滿足,期貨市場扮演了農業保險“再保險”的角色,把原本付給國外再保險公司的資金用來促進我國期貨、期權市場的發展。
三、存在問題
盡管近年來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取得了顯著發展,但受到本身發展水平和外部因素的制約,體量與成熟市場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從持倉合約規模來看,目前我國農產品期貨品種單邊持倉規模僅為美國的9%;美國玉米期貨單邊持倉量占美國玉米現貨產量的比例近十年來一直穩定在50%左右,而我國這一比例僅有6%③。具體來看,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endprint
(一)供需結構失衡
我國農產品期貨品種以種植業為主,市場化、集約化程度更高的畜產品、水產品、蔬果類產品缺失明顯,而它們對運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的需求更強烈。
(二)現貨市場化程度不高
成熟的期貨市場需要高度市場化的現貨市場作為基礎,我國農產品現貨市場受到托市等政策影響,價格波動性不足,降低了企業運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需求。
(三)部分農產品期貨流動性不足
受到農業生產周期影響,我國農產品期貨的1月、5月、9月合約交易相對活躍,其他月份合約不活躍,使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時難以做到精準對接,降低了積極性。
(四)缺乏場內期權
目前我國只批復了白糖和豆粕的場內期權,導致大部分風險對沖交易只能使用場外期權,場外期權為非標準化期權,交易成本高、流動性差,限制了“保險+期貨”等業務的大規模開展。
(五)推廣成本高
由于期貨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農戶以及部分企業欠缺相關金融知識,有明顯的畏難情緒,加之主動管理風險的意識不夠,導致期貨的推廣成本高、進度慢。
具體到“保險+期貨”這一模式,經與相關交易所、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和農戶溝通,在推進過程中主要存在保障水平不高和保費偏高的問題。保障水平不高體現在保險目標價格定得較低,根據農業部監測預警數據,遼寧玉米價格保險合同簽訂時(8月)市場價格為1920元/噸,黑龍江大豆價格保險合同簽訂時(6月)市場價格為4400元/噸,都遠高于保險目標價格,保險公司在“保險+期貨”參與方中處于強勢地位,制定較低的目標價格將降低理賠概率,更好保護保險公司利益。保費偏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期權費用高。現行“保險+期貨”模式只能使用場外期權,成本較高,場外期權權利金基本是場內期權權利金的兩倍。二是保險費率高。以遼寧、吉林的玉米價格保險為例,費率依據目標價格和投保時間有所不同,但都在7%以上,最高達到12%,這比產量保險約6%的費率高出不少。三是農戶承擔比例偏高。吉林玉米試點按30%的農戶保費出資比例測算,農戶承擔的保險成本超過0.02元/斤,最高達到0.027元/斤,農戶反映如果他們承擔的保險成本降到0.015元/斤左右,并適當提高保障水平,投保積極性將大大提高。
四、發展方向
近年來,伴隨著棉花、大豆和玉米退出托市政策,價格波動區間進一步加大,期貨在我國農業產業風險管理中地位日益重要。為更好發揮期貨對我國農業產業的支持保護作用,接下來一段時間需要在以下方面積極探索。一是加強期貨期權市場建設。2017年我國擬上市白糖、豆粕場內期權,這對場內期權還處于空白階段的商品期貨市場是一個重要創舉,根據交易所模擬交易來看,場內期權權利金預計將比場外期權降低一半。在積極推進白糖、豆粕場內期權上市的過程中,農業部、證監會、交易所等部門需要合力做好引導監督工作,有效發揮場內期權對農產品風險管理的促進作用,并積極研究上市更多農產品期權。二是進一步完善“保險+期貨”模式設計。各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推動建立更科學的保險目標價格定價機制,探索建立保險、期貨、政府、農戶的風險利益更加均衡的運行模式,在此基礎上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的品種和區域。三是推動財政支農政策改革。可考慮從農業財政補貼中拿出一定比例資金直接為農戶購買價格保險,并適當提高保障水平,讓農戶盡量少出錢或不出錢,提高農戶參保積極性,推進農業補貼“黃轉綠”。四是進一步推動金融工具融合創新。保障水平高的價格保險進行保單質押對金融機構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可以加強與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形成“融資+擔保+保險+期貨”等模式創新。同時探索將套期保值作為貸款的風險緩釋措施,提高農業企業的融資能力。五是繼續加大推廣、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期貨期權、“保險+期貨”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農民風險管理意識和金融保險知識,認識到購買價格保險、期貨期權的必要性和益處。同時,積極引導龍頭企業等主體加入期貨套期保值交易,提高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容量和交易活躍度。
注:
①根據證監會網站公開數據整理。
②根據相關座談會資料整理。
③http://www.cfachina.org/ggxw/MTKQS/201702/t20
170207_2149436.html
(責任編輯 孫 軍;校對 WJ,SJ)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