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娜
[摘 要] 在我國,內部控制的提出比較晚,發展程度也不高,進而造成了很多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比較差。頻繁出現的會計失真和虛假賬問題,與內部控制的發展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優劣都是相互關聯的。很多時候,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是由內部控制和控制的水平來決定的。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活動中是主要內容,在內部控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實施上,都跟會計的信息質量彼此相關。要想不斷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度,就需要企業不斷提高對會計信息的質量,不斷完善和優化會計信息系統。企業要對內部環境做出合理的改善,從內部來強化內部控制在審計方面的職能,健全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發揮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促進企業經濟的穩步良好發展。
[關鍵詞] 內部控制;會計信息質量;影響;途徑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9-0047-02
引言
通過會計信息,我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企業高層人員依據收集到的數據來制定計劃與合適本企業目前情況的發展方案。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就是企業執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方案的總稱,內部控制運轉良好可以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管理的綜合實力也得以提高。會計信息是從大量數據篩選出有效的統計數據,來真實地反映企業目前經營情況的一種資料。企業中內部控制缺失,會造成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喪失,從而導致管理層做出錯誤的決策,會給企業帶來非常大的損失。內部控制管理的加入,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時性,給企業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資料,幫助企業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隱患,規避企業的經濟風險,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推動企業經濟健康、穩定、和諧、快速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貢獻力量。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會計信息質量概念界定
在企業一定時期的財務報告中,所顯示出的相關內容的質量——總稱就是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信息質量是一個綜合的信息集合,我們不能用簡易的指標對其進行綜合性的量化和界定。當前,對會計信息質量來做概念界定時,常會有所側重,在內容上側重于會計信息質量,在研究內容上側重于探究。
研究會計信息質量這一課題,是我們要把握的和選擇的內容,不同的國家因為經濟發展情況的不同,對會計信息目標要求的不同,會計信息質量的具體特征也不相同。我國在新會計準則中,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行了界定:要滿足財務報告上面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并滿足投資人的需要,應具備可靠性、及時性、謹慎性和相關性等特征。
(二)內部控制理論概述
企業中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一是保證財務方面和資產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二是保證相關的法律制度和規范管理章程能全面得到落實。以此計劃來制定會計信息質量,并實施控制辦法、控制對策和控制措施,這就是內部控制。
要實行內部控制,企業中要滿足幾項原則,來保證效果達到預定管理所定的目標:首先,要有全面性的內部控制。控制面要廣且要全面覆蓋,企業所有部門還有所有人員在控制內容上要徹底落實,在開始決策方面、中間執行方面,監督反饋方面的所有經營環節全都要控制。其次,內部控制也要遵循關聯性原則。企業內部各部門在工作時是獨立的,但企業是整體把控,需要各部門各環節做到聯系配合,這才能達到內部控制執行的最好效果。其次,要讓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各環節達到平衡,通過劃分職權和責任分工來達到相互監督制約的作用,誰也不能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確保控制和規避虛假與舞弊行為。最后,你日不控制要遵循時效性原則。內部控制過程中要根據內外環境變化進行變化,在變化中重新評估,完善內部控制的解決措施。
二、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一)提升可靠性
優秀的內部控制可以讓會計信息質量更可靠,在發展過程中二者的目的一致,就是要保證財務報告的內容真實可靠。用準確的信息幫助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時,常伴有會計信息在更新,內部控制使得企業的發展更協調,在各項資源上的配置更加合理。在會計信息質量上也會有更多提高,管理上也有更多保障,保證信息方面的準確,保證信息方面的公開,保證會計工作中所披露信息的質量,讓企業產生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二)增強價值性
企業和外界在貿易交流時是通過內部控制的來完成的,通過利用會計信息來完成的,外界通過會計信息來判斷企業在商業上的價值,因此,只有外界獲得了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才會考慮對企業的投資,內部控制的質量,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收益。
三、我國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現狀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穩定性較差
企業的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披露之間有著相互作用的關系。企業中高效率的內部控制的實施,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然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及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也為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造就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內部控制環境。目前,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的穩定性較差,對會計信息質量有很大的限制,造成提升空間的局限性。
(二)風險評估體系存在漏洞
在會計信息方面,會計信息的準確度以及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對企業經濟發展也產生了影響。在企業內部控制的工作中,內部控制做得不好會讓會計信息和信息披露都產生嚴重的問題,這就給那些企圖投機的人士提供了機會。在企業內部控制中,良好的風險評估體系能夠及時的、有效的針對企業可能存在的風險方面來進行制定預警方案。不過,以目前的發展來看,企業創造經濟利益才是企業更為重視的,企業對風險評估系統它完善與否并不重視,這種忽視的態度會給企業以后的發展帶來相當大的隱患。
(三)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夠完善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經濟水平越來越高,會計信息已經變成將企業運營狀況公證真實反應出來的一份參考文件。這份參考文件對于企業今后的發展路線,以及企業的定位和決策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能夠幫助企業的擺正位置,選擇正確的路線順利發展。但是,以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企業對與會計信息的管理,并沒有形統一且成完善的體系,這種體系指的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體系,由于內部控制的體系不健全不完善,才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endprint
(四)信息溝通系統較為落后
企業內部控制大致可以分為內部牽制,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內部控制結構以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這四個部分。在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歷史中,內部控制的發展是不間斷的,是以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為基礎的。在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企業的內部控制可以對目前這種相對飽和的市場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所以,企業的發展與定位都需要會計信息來輔助配合以后發展的走向,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這就要求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高效與便捷。然而,目前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還比較落后,不夠完善,很難及時傳遞準確的信息,滿足企業的需要。
四、對內部控制的完善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的對策
(一)構建穩定的內部控制環境
企業大力推廣和開展內部控制制度,并把內部控制和運營管理相結合,才能構成了穩定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只有這樣才能規避那些濫用職權、詢私舞弊的違法犯罪事件發生。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不深,有的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很差,根本不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和經營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都比較低,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環境,也缺乏有效的治理和持續的維護,很多內部控制的工作都沒有落實到使出,無法得到有效的處理結果。
目前,很多企業內部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還處于分離的狀態,再加上企業的內部控制無力,導致企業的組織結構缺乏合理性的調整和改動,這也在無形中加重了企業在內部控制環境上權利矛盾。也正是因為企業內部權利過于分散,導致企業內部審計方力量受到嚴重削弱,企業內部把審計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進行了明確的拆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內部控制的職能與作用都無法發揮出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也漸漸遭到分解。盡管我國出臺的《會計法》有明確的規定,企業中的管理層必須要承擔《會計法》中的法律責任。然而,目前這種責任制度,還沒有真真正正的落實到個人頭上,很多逃脫漏稅,違法犯罪的漏洞不斷被人發現,這就為許多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責任,創造了可觀的條件和可能性。所以,要有效的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服,就必須要確定企業的責任,落實企業的責任制規定。關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需要從根本上來解決,要推動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改革,大力建設企業內部控制組織結構,才能建立起良好、穩定的內部控制環境。
(二)完善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體系
目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生存,在加快市場的占有率是企業必然的選擇。與此同時,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機制一樣要同步進行,加快發展,要建立一個完善、科學的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這是企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最合理有效的途徑。同樣,避免會計失真與會計虛假賬的問題,也需要完善風險評估體系和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評估,使用內部控制來避免財務管理所出現的風險。目前,企業中財務風險分為三類,一類是己知風險,二類是可預知風險,三類是不可預知風險。所以,如何發現潛在的風險,實施預警措施,和在財務風險正在發生時,怎樣實施風險的嫁接轉移來有效合理的規避風險,已經成為要企業目前研究探討的重要問題。企業本身要有風險防范的意識,建立風險評估體系,經常進行案例總結和經驗總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經驗轉化成理論,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用于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中,落實在生產經營的工作中。
(三)形成科學系統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要合理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企業預期的內部控制結果。內部控制中的劃分職責、控制實物和評價業績,都是控制企業風險不可或缺的重要輔助工具,只要有了這些工具就可以規避了企業出現的大量會計失真現象,但卻無法規避財務信息造假現象。為了合理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形成內部會計信息披露的體系,企業要認真嚴格的實施個人責任制,在職責方面做到分工明確,形成各部門還有各崗位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制約和相互溝通,每個崗位職員都要成自己的職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此來形成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良好局面。
在此之上,企業要制定會計控制的規范,并以這個規范為前提,批準企業的授權。在企業內部進行互相牽制來作為研究會計信息質量的依據,在不能相互融洽的職務上采取分離原則和措施。因此,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之時,第一,要看哪些的崗位是不能相互融洽的;第二,各個機構還有崗位上面,他們的職責和權限是什么樣的,都要明確的反映出來,讓不能相互融洽的崗位,不能相互融洽的職務,都做到相互制約好監督,并建立相互制衡的機制。對于那些授權的控制措施,企業要確認好之后再辦理,杜絕濫用職權,以權謀私,規避詢私舞弊現象的發生。讓各部門之間形成制衡機制,相互監督機制,形成一個科學可靠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四)升級改良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
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對企業運營工作有全局統籌方面的作用,會計信息系統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管理者來說,會計信息系統有利于上傳下達,進行決策。對于員工來說,會計信息系統利于員工反饋出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并有助于管理者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保證企業的的正常的運營和平穩發展。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在決策上的失誤。同時,會計信息系統效率很高,有助于在企業管理者能夠及時掌握和利用企業的運營狀況和會計信息做出決策,推動企業經濟的發展。
五、總結
企業的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巨大。企業要想要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快速適應周遭環境,就需要企業把內部控制作為非常重要的工作,長抓不懈,落實在企業所有的經營管理工作中。要想不斷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度,就需要企業不斷提高對會計信息的質量,不斷完善和優化會計信息系統。企業要對內部環境做出合理的改善,從內部來強化內部控制在審計方面的職能,健全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發揮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促進企業經濟的穩步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微.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研究[J].知識經濟,2017(7):94-95.
[2]耿慧敏,高晗.關于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分析[J].品牌,2014(12):54+56.
[3]陳高碩.基于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4.
[4]宋容榕.內部控制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研究[J].商業經濟,2016(9):36-37+47.
[5]趙婷婷.內部控制有效性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