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峰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075-02
新一輪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要求不僅是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力,關注學生的發展水平、努力程度、進步過程和反省能力。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我有目的、有意識地搜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連串的表現,以此設計了6種獎勵卡片:發言卡、創新卡、合作卡、反思卡、發現卡、探究卡。每種卡片都制作得非常精致、漂亮,背面上寫著“我真棒”“我聰明”“我能干”“我成功”等鼓勵語,根據學生不同表現給予獎勵,讓學生填寫保存,并進行月總結,向同學、家長展示,進行評比,這樣不僅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還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發言卡促自主記錄
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或同學對我的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對自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于那些精彩的發言者,我都在課后獎勵一張“發言卡”,讓學生填寫,這樣既是對學生的充分肯定,又能起到激勵作用。
二、創新卡促自主創新
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明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我在教學兩步計算應用題時,出示了這樣一道練習題;330個同學乘四輛汽車去郊游,前3輛汽車各坐82人,第四輛要坐多少人?學生經過思考很快作出了解答:82€?=246(人),330-246=84(人)。我正要往下講,又有一學生舉起了手,我讓他說出了自己的不同見解:330€?2=4(輛)……2(人),82+2=84(人),先假設平均每輛車都坐82人,那么還余下2人,這2人就要坐到第四輛車上。多么獨特的構思啊!課后我獎勵給他一張“創新卡”,他得到此卡,面對著其他學生投來佩服的目光,一種超越他人的成功油然而生。
三、合作卡促合作學習
研究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擔任的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發表的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組給我的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課后,我組織學生評選一個“最佳合作小組”,當選的小組每人獎勵一張“合作卡”,由自己填寫后讓組長打星級。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每個小組為了得到此卡,每個人都積極參與,齊心協力,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有效地提高了小組合作的效果。
四、反思卡促自主反思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滿意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好的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不好的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要對自己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讓學生將自己滿意或不滿意的作業、試卷進行分析、反思,認識自身的優點后加以鞏固,明確自身的不足后加以改進,爭取下一次的成功。
如我班有一個學生,平時上課不注意聽講,作業馬虎,在一次單元考試中得了62分,在班級中排名倒數幾名,我看他傷心的樣子,與他共同分析了試卷,幫他找出了原因,之后讓他認真地填寫一張反思卡,結果如下:
得分:62分,滿意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好的題有:第2題,原因在于:考試時計算認真_____;
完成不好的題有:第1、3、5、7,原因在于: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知識沒有掌握好,做應用題沒有讀題,不理解題意;
我要對自己說:今后每一節課都要專心聽,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
小小的一張卡片重新樹立起了他的信心,給他明確了一個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上課變得主動積極,作業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第二次的考試中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五、發現卡促自主觀察
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
解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發現”這一欄可以是學生觀察到的有關數學課本上的知識,也可以是學生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數學問題;“解決方式”可以有以下幾種:獨立解決、請教家長、請教同學、請教老師等。
如我在教學百分數時鼓勵學生自覺地尋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數,把從報紙、廣播、電視等多種渠道獲得的有關信息記錄下來,并說明其中百分數的意義及應用。在教學比的意義后,有學生填寫了如下一張發現卡:
地點:家里;
我的發現:球類比賽中的7:6,它并不是表示7€?,這是怎么回事?
解決方式:請教老師 。
六、探究卡促自主探究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決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應用到的數學知識: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
如教學了平均數后,學生解決了求家中平均月用電量,媽媽的月平均收入等等實際問題,有一學生填寫了如下一張探究卡: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我家一到五月份的用電量分別是:45度,42度,38度,46度,50度,要使上半年的平均月用電量不超過45度,六月份的用電量應控制在多少度之內?
解決方法:45€?=270(度),270-(45+42+38+46+50)=49(度),六月份的用電量應控制在49度之內。
應用到的數學知識:求平均數的有關知識。
隨著學生保存的自主學習卡一天天變多、變豐富,我高興地發現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強,對待學習的態度變端正了,整體素質在無形中逐步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