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8-0111-01
自從去年我校校長讓我們學習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以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停的嘗試,摸索,研究,現在老師們能有機地運用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說明這種先進模式已經深入人心,有老師已循著這條路走下去,從我校的優質課比賽來看,基本上每個老師都在運用這種模式,從最后的結果來看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們大家都承認“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現代教學思想,下面我主要從她的環節、優點和注意事項等三個方面來談一下,有不合適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批評指正。
一、“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環節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環節雖簡單,但是擊中課堂內容,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學”,就是我們上課時先把自學指導,它包括學習內容,有時還有重點、難點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自己帶著思考去看書,去學習,去活動,并且圍繞本節課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開手讓學生自學,不要怕他們學不會,也不要怕他們出問題。對照目標也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或聯想,這也是新的課標新的理念要求我們做到的。
第二步是“后學”,也就是老師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按照自學指導看例題,找規律,以達到理解應用。
第三步,當堂訓練,就是當堂完成練習,完成作業,我認為這正是洋思經驗的精華,尤其是數學課,一定得多做練習。通過先學后教掌握知識必須要通過訓練去強化,通過運用去鞏固和提高,這樣才能轉化為學生的素質,形成學生的能力。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放在首位,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和探索、幫助學生在克服困難上下工夫,這種“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要求有效地制約了習慣于“滿堂灌”的老師,這對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有些屬于教師該講的內容必須講清楚,講準確,講精彩,我認為什么時候課堂上也不能缺了老師的精彩講解和必要的知識拓展。當然老師更應該結合檢測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出一些針對性的訓練題,有重點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迅速將缺補上。
二、老師應注意的問題
(一)在“先學”階段,教師要注意三點
1.要求教師備課時要認真細致,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以及怎么樣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實現因材施教。
明確提出“先學”要求,使學生帶著任務、帶著問題去學習、讀書(——示標);
2.適時指導學生,使學生不僅愿學而且會學,在自學過程中,逐步積累學習方法,這一點在起步時尤為重要。
3.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跋葘W”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進行教學調查的過程,要把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抓到手,并迅速把問題分清主次,概括歸類,為“后教”作好準備。
(二)在“后教”階段,也要注意三點
1.要知道教什么——教學生不會的地方。
2.要講清規律或道理。學生遇到問題,關鍵是對道理、原理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要針對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講清道理和規律,使個別上升為普遍,在揭示規律中讓學生舉一反三。這時最能體現教師的水平,盡管教學語言不多,只是三言兩語,但要能揭示規律,道破原理。(——功夫在課前)
3.要指導如何運用(授之以漁),即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掌握的是活的知識。
(三)當堂訓練階段。這是課堂教學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課堂教學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保課堂教學信息及時得到反饋的重要操作環節。簡單地說就是教師要讓所有學生當堂完成作業,教師帶紅筆抽查面批。實踐表明,學生對這一形式覺得很緊張,也很刺激,這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很大的促進。關鍵在于課前教師的選題是否有代表性。綜上所述,我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內涵就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即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主要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能力培養不能到位,就是降低教學要求,也是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原因所在。只有使能力培養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到位,學生才能學得主動,學得愉快,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變“苦學”為“樂學”。
(責任編輯 陳 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