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一考生
我的家鄉有一座土山,既沒有陡峭的難以攀援的峭壁懸崖,也沒有幽深奇崛的去處,更沒有什么神秘的洞穴供人們前去探險、莊嚴的廟宇供人們進香,用一些人的話說,這山簡直是“土”得掉渣。我也覺得它一無是處,可爺爺卻說,那是因為你沒有發現土山的妙處,實際上這土山并不土,著實有味啊!
這就讓人奇怪了,因為作為一位中學教師的爺爺德高望重,一向是不說過頭話的,難道土山真有什么神奇之處沒有被我發現?真的想擁有一雙慧眼,去一探土山之秘。
五年前爺爺退休了,本該頤養天年的他不顧爸爸媽媽眾位親戚的苦苦勸告,竟然和大隊簽了個荒山改造合同,您說這不是自找苦吃嗎?可他卻不管不顧,褲腿一卷上了土山,兩年下來,黑了皮膚,彎了脊背,花白了頭發,不過小山卻有了改變,山坡上沒有了叢生的雜草、雜亂無章的樹木,代之而起的是各種各樣的果樹苗,處處泛起盎然的綠意。心疼爺爺的爸爸媽媽也利用星期天參加到荒山的整治中,我自然也不例外,跑前跑后忙個不停……
桃花開了,處處芬芳四溢;杏花艷了,惹得群鳥啁啾;梨花落了,遠遠望去好似滿山飄起白雪……星光下,微風里,聽爺爺講山的故事,講他年輕時的夢,“我的爺爺,是這方圓百里有名的地主,有那么一段時間,這里的山四季花開,碩果飄香,周圍的人們都過著富足的生活,享受著這里的風景,可后來幾場戰亂下來,竟至一片荒蕪,讓人心痛啊!他臨死時,依然忘不了早年的景象,盼著有那么一個花開果香的時刻。”啊,沒想到,我們家竟然和山有著這樣的淵源。“再說了,一個人不能老是想著享受,享受,總要干一點什么,給后人留下一點什么啊!”
五年過去了,土山完全變了模樣,這里不僅栽種了各種各樣的果樹,還修建了農家小院,按照爺爺的設想,十年后,這里應該是一片誘人的風景,要讓周圍的人們前來游玩娛樂,要給孩子們一片樂土。
如此看來,真像爺爺所說,土山并不土,著實有味啊!透過濃濃的晨霧,我的一雙慧眼似乎看到了未來那一片怡人的風景。
【寫作借鑒】
這是一篇閱卷專家組評定的標桿范文,主要有以下幾點特色:
1.內容耐咀嚼,主旨鮮明突出。文章由家鄉的土山進而寫到爺爺,看似毫無關聯,卻實在是用心良苦,土山的“味”就在作者的敘述中一步步得到展示,“我的一雙慧眼似乎看到了未來那一片怡人的風景”,更是讓文章主旨得以升華,內容鮮明突出。
2.結構巧安排,描寫生動形象。先從五年前說起,然后一一道來,有條不紊,無論是對人物的描寫,還是對自然的展示,都頗為生動形象。結尾借助環境描寫,展示未來,耐人尋味。
3.創新點耀眼,懸念引人注目。“土山著實有味”,引出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生故事,頗具匠心。懸念手法的運用自然而引人注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