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豆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并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豆制品早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其產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在大豆供不應求的市場現狀面前,有效提高大豆的產量刻不容緩。同時要注意大豆栽培這一關鍵環節,此環節會直接影響大豆的品質和產量。本文根據大豆的具體生產情況,對目前大豆栽培技術現狀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為廣大種植農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7.004
大豆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其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是水稻和玉米等其他主要農作物的2~4倍,同時富含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蔗糖和少量粗纖維和淀粉構成,其淀粉含量低的特性使其成為糖尿病患者的優選食物。大豆具有預防癌癥、降低血脂、組織氧化、強健器官、護膚美白、預防耳聾和輔助降壓等功效。不僅可以制成品種多樣,營養豐富的食品,同樣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工業原料,在工業生產中可以制作出油漆、膠合劑、人造羊毛、代乳粉和人造黃油等500多種產品。
1 大豆種植情況
目前,大豆種植已經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美國、巴西和阿根廷是大豆主產國。我國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產國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產出和出口,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大豆的種植在我國境內分布極為廣泛,主要產區有東北大豆產區、黃淮流域大豆產區、長江流域大豆產區、江南各省南部大豆產區,以及兩廣、云南南部的大豆產區,其中東北春播大豆和黃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也是產量最高的兩個產區。
2 大豆栽培方式
2.1 壟上精量點播栽培
大豆栽培方式中,壟上精量點播栽培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方法。具體實施是使用壟上雙行精量播種機進行播種,這種播種方式融合了擺種和人工扎眼等距精量點播的優點。因為壟上精量點播栽培法的增產效果十分顯著,目前,大約有60%以上的大豆采用此種方式進行播種。
2.2 等距穴播栽培
為了保證高產栽培,可以實行大豆穴播栽培方式。這種方法加大了穴間距離,并且能夠促使封行期的拖后,由于植株之間的距離較遠,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生長環境的通風性和透光性,增加光能利用效率,進而提高大豆的產量,改善大豆的品質。
2.3 波浪冠層栽培
在栽培大豆的時候,通過人工制造波浪冠層方式被稱為大豆的波浪冠層栽培方式,其優點是可以擴大群體葉片截光面積,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使大豆植株能充分地進行光合作用。同時保證了大豆生育后期具有良好的透風性,有效的防止底葉枯黃現象的產生。波浪冠層栽培方式的種植形式具體可分為三種:一是針對植株高度不同的品種之間實行隔行間種;二是針對同一品種但不同播種密度或施肥量時進行隔行間作;三是通過在同一品種中噴灑三碘苯甲酸進而形成高矮隔行間作。通過科學的試驗發現,當植株的高度差在10~15厘米時大豆的增產幅度較為明顯。說明進波浪冠層栽培法是一種高效高產的栽培方式。
2.4 大豆兩壟一溝栽培
大豆兩壟一溝栽培方式具有抗旱耐澇、種床溫度高以及適應性廣等優點,并且可以協調土壤三相比,從而促進根系生長。這種栽培方法要求土地不重茬,不迎茬,可以在大豆、小麥和玉米三圃輪作少耕體系基礎上應用此方法。在采用兩壟一溝栽培法時應注意保持大行距在140厘米,小行距在35厘米。在處理玉米和小麥茬時要做到撈平茬坑,耙平整細,起壟鎮壓,使土地達到最佳待播狀態。
3 施肥與田間管理
3.1 施肥管理
大豆施肥時應將每公頃施加1.5噸有機質含量在8%以上的有機肥作為底肥。在種下施加4~5厘米的化肥作為種肥,每公頃的施肥量要多于常規施肥的15%。大豆前期長勢緩慢,因此要保證大豆在前期的養分供應,大豆初花期要噴施葉面肥,每公頃加1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氫鉀、500公斤水,充分混合后進行噴施。
3.2 田間管理
需要在大行間進行壟溝深度松土處理,松土深度一般控制在20~25厘米之間,并在小行間進行除草培土,在大豆生長期間要時刻注意觀察大豆的生長狀態,并采取一定措施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4 結語
大豆栽培在大豆生產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其直接影響到大豆的產量和品質。本文闡述了幾種常用的大豆栽培方式,壟上精量點播栽培方式、等距穴播栽培方式、波浪冠層栽培、大豆兩壟一溝栽方式。每種方式都有其獨特性,希望廣大農戶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大豆栽培方式。在種植大豆時能夠將科學的種植方法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質,增加收入,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慶民.探究大豆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6,(02).
[2]李良玉,王艷秋,張淑華,王澤龍.增施鉀肥能促進大豆高產[J].新農業,2000,(11).
[3]董迎新,馬吉福,王濤.優質大豆高產技術特點[J].農民致富之友,2006,(09).
作者簡介:婁殿國,中專學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