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芳++魏志成++唐策++王文倩++童東++孟憲麗++張藝
[摘要]該研究在收集含翼首草處方的基礎上,利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01)”軟件構建數據庫,采用關聯規則、apriori 算法等數據挖掘方法,探討分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藏醫成方制劑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常用藏成藥詮釋》等含翼首草組方中翼首草用藥規律。分析含翼首草處方中單味藥物頻次、藥物組合頻次、關聯規則與核心藥物組合等。通過處方收集最終納入方劑215首,共涉及376味藥材。通過“頻次統計”,分析出含翼首草的處方主要治療感冒發熱,瘟毒及各種溫熱病與關節炎疾病等。高頻藥物(頻次≥15)包括矮紫堇、藏黃連、麻花秦艽等。高頻藥物組合包括“翼首草、矮紫堇”、“翼首草、藏黃連”、“翼首草、麻花秦艽”等。含翼首草處方主治疾病主要為外感濕熱穢毒類病證、發熱類、關節炎等疾病,如瘟毒、肺炎以及流行性感冒、類風濕關節炎等,所用藥物多具清熱解毒、消炎、祛風除濕等功效,亦常與清熱類藥物配伍運用,用藥較為集中,組方法度清晰。
[關鍵詞]翼首草; 用藥規律; 數據挖掘; 關聯規則; 中醫傳承輔助平臺
Medication rules for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Pterocephali
Herba based on data mining
ZUO Fang, WEI Zhicheng, TANG Ce, WANG Wenqian, TONG Dong, MENG Xianli, ZHANG Yi*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medication rules for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Pterocephali Herba in Chinese Medical Encyclopedia Tibetan Medicine, Tibetan Medicine Prescription Modern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mon Tibetan Medicine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Pterocephali Herba and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V201)”,with the use of association rules, apriori algorithm and other data mining methods The frequency of single drug, the frequency of drug combination, the association rul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re drugs were analyzed Through collection of the prescriptions, a total of 215 prescriptions were included, involving a total of 376 herbs Through the “frequency statistics”, th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Pterocephali Herba were commonly used to treat cold fever, distemper virus and arthritis The highest frequently (frequency≥15) used drugs were Corydalis Herba, Lagotidis Herba, and 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 et al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drug combinations were “Pterocephali Herba, Corydalis Herba”,“Pterocephali Herba, Lagotidis Herba”, and “Pterocephali Herba, Gentianae Macrophyllae Radix” et al Th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Pterocephali Herba were used to primarily treat disease for Tourette syndrome caused by the dampness heat toxin, fever, arthritis etc, such as pestilent toxicity, pneumonia and influenza, rheumatoid arthritis etc The drugs in the prescriptions mostly had the effects of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 antiinflammatory, dispelling wind and dampness, often in compatible use with heatclearing drugs The drug use was concentrated and reflected the clear thought of prescription statutes
[Key words]Pterocephali Herba; medication rules; dat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endprint
翼首草是藏醫常用藥材,來源于川續斷科翼首花屬植物匙葉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CBClarke)Heck或裂葉翼首花P bretschneider(iBatal)Pritz的根或全草[1]。翼首草味苦,性寒,有小毒,有解毒、清熱止痢、祛風除痹之功效。藏藥名為“榜孜毒烏”,又名“榜姿多沃”。藏醫常用它來治療感冒發熱及各種溫熱病引起的發燒,心中煩熱,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等癥[23]。翼首草一般是指匙葉翼首草,收載于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和衛生部藏藥部頒標準[45]。本文利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軟件,應用數據挖掘方法,分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藏醫成方制劑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常用藏成藥詮釋》等含翼首草處方的藥物頻次、核心組合與高置信度關聯規則等,為翼首草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為中醫用藥規律的深入挖掘和傳承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處方收集
從《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藏醫成方制劑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常用藏成藥詮釋》等書中搜集整理組方組成中明確含有“翼首草”的方劑,共215個處方。排除方劑組成不完整或缺少處方劑量的方劑,排除上述專著中重復的方劑。藥物名稱、主治中醫疾病名稱的規范化均參考《中華本草·藏藥卷》和《四川省藏藥材標準》(2014年版) 等進行規范和統一。最終完成錄入后,由雙人負責數據審核,以確保數據源的準確。
12分析軟件
本研究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主持研發的“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01)”軟件為研究平臺,該軟件集關聯規則和熵聚類等數據挖掘方法于一體,適用于中醫臨床數據的儲存與分析。
13處方的規范、錄入與核對
以2010年版《中國藥典》[3]和國家級規劃教材《中藥學》[4]為依據,規范整理處方中的藥物名稱,將處方錄入“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01)”中,錄入完成后,由2人負責數據的審核,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14數據分析
通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01)”軟件中“統計報表系統”中的“處方統計”功能及“數據分析系統”中的“處方分析”功能,進行藥物頻次統計、組方規律分析(包括聚類分析、關聯規則、核心藥物組合及網絡化展示等)。
2結果
21統計分析
211中醫疾病情況統計215個含有翼首草的成方制劑中,通過“頻次統計”,分析出含翼首草的處方主治疾病共170種,其中使用頻次較高(頻次≥10)的有7種疾病,見表1。從表中可看出,翼首草方劑的主治疾病主要為外感濕熱穢毒、溫熱類疾病、關節炎疾病等,如瘟毒、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類風濕關節炎等。
212常用藥物頻次統計在215個處方中,共涉及376味藥材,其中與翼首草配伍使用較多的(頻次≥15)的有24種,見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翼首草多與清熱消炎、解毒類藥物配伍使用,如矮紫堇、藏黃連、麻花秦艽等。
22基于關聯規則apriori算法組方規律分析
221高頻藥物組合與關聯規則分析用關聯規則挖掘方法,將支持度設置為20%(表示該數據所出現的頻次至少占總處方的20%),置信度≥09,得到常用核心藥物組合共13個,其中2味藥的藥對8個,3味藥的藥物組合5個,見表3,藥物之間關聯的“網絡化展示”見圖1。翼首草多與清熱消炎、解毒、祛風濕類藥物聯用,如矮紫堇、藏黃連、麻花秦艽等(支持度20%)。
222含翼首草處方核心藥物組合深度分析通過關聯規則apriori算法組方規律分析之后,根據表3所示高頻藥物組合,選取使用頻次較高的3對藥物組合“翼首草、矮紫堇”、“翼首草、藏黃連”、“翼首草、麻花秦艽”進行深入分析,設置不同支持度,制作不同支持度條件下的藥物組合網絡圖,詳見圖2~4。當支持度設置為20%時,顯示出的藥物數量較多,可以較全面顯示出藥物組合的臨床使用情況。當支持度設置為30%時,藥物數量有所減少,只顯示支持度和置信度更高的藥物組合。當支持度≥20%時,翼首草與藏黃連、矮紫堇、麻花秦艽、甘青烏頭等藥物的組合關系最為密切,這些藥物均具有清熱作用,如藏黃連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類藥,矮紫堇為清熱消炎藥,麻花秦艽為清熱祛濕藥等,諸藥合用,從多途徑增強清熱功效。當支持度≥20%時,“翼首草、藏黃連”、“翼首草、麻花秦艽”藥對組合同“翼首草、矮紫堇”藥對組合配伍相同,說明翼首草多與清熱、消炎,解毒類藥物配伍,治療瘟毒、感冒發熱及各種溫熱病等。
23含翼首草處方常用疾病的用藥規律分析舉隅
從表1中翼首草方劑主治疾病中選擇頻次較高者進行分析,以瘟毒、肺炎、流行性感冒為例進行對比分析。
231瘟毒用藥高頻核心組合分析含翼首草方劑治療瘟毒規則分析時,將支持度設置為≥30%,置信度≥09,見圖5。含翼首草處方治療瘟毒用藥的核心組合為翼首草、兔耳草、水柏枝葉、獐牙菜等,均為清熱藥。其中,兔耳草為清熱藥,水柏枝葉為清熱解毒藥,獐牙菜為清熱利濕藥等。翼首草處方中與此類藥物配伍合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瘟毒。
232肺炎用藥高頻核心組合分析含翼首草方劑治療肺炎規則分析時,將支持度設置為≥50%,置信度≥09,見圖6。含翼首草方劑治療肺炎的用藥核心組合為翼首草、鐮形棘豆、鐵棒錘、訶子、藏木香等,多為清熱類藥物。鐮形棘豆為清熱解毒藥,入肺、脾經。鐵棒錘為活血祛瘀、祛風濕藥。訶子為斂肺利咽藥。藏木香為理氣藥,可清血熱。根據網絡圖所示,翼首草與鐮形棘豆、鐵棒錘、訶子、藏木香等藥物合用時具有清肺熱、斂肺利咽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肺炎。
233流行性感冒用藥高頻核心組合分析含翼首草方劑治療流行性感冒規則分析時,將支持度設置為≥60%,置信度≥09,見圖7。含翼首草方劑治療流行性感冒的用藥核心組合為翼首草、安息香、鐮形棘豆、麝香、紫草茸等。安息香為清熱解毒、開竅清神藥。鐮形棘豆為清熱解毒藥,主治高熱癥。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之功效。翼首草與此類藥物合用,具有清熱解毒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endprint
3討論
翼首草作為藏醫常用藥物,具有解毒除瘟、清熱止痢、祛風通痹之功效,應用于很多藏醫復方,如“十二味翼首散”、“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二十五味驢血丸”、“九味青鵬散”、“石榴普安散”、“清肺止咳丸”等[6]。藏醫醫圣宇妥·元丹貢布所著的《四部醫典》:“翼首草使疫毒陳熱除”,認為翼首草可以治瘟疫,解毒,除熱癥[7]?!段鞑爻S弥胁菟帯酚涊d:“翼首草清熱解毒,退燒,清心涼血,祛風濕,止痛;可治療感冒發燒,腸炎,風濕性關節炎,傳染性引起的熱癥、痢疾、麻疹、蕁麻疹及食物中毒”[8]。羅達尚主編的《新修晶珠本草》記載:“翼首草清熱解毒,祛風濕,止痛。治各種傳染病所引起的熱癥、流行性感冒、感冒發燒、心熱、血熱、腸炎、關節炎”[9]。綜上,翼首草作為清熱類藥物交叉品種的顯著代表,體現了翼首草臨床應用的廣泛性。
本研究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應用數據挖掘方法對含翼首草藏藥處方進行用藥規律研究,結果顯示翼首草的臨床應用范圍較為廣泛,涵蓋了170種疾病,通過該法得出結果顯示含翼首草處方診治疾病主要有瘟毒、肺炎、流行性感冒、類風濕關節炎、膽熱病、腸熱病等。在215個處方中,共涉及376味藥材,翼首草常與清熱解毒、消炎、祛風濕類藥物配伍運用,如藏黃連、矮紫堇、麻花秦艽等。關聯規則分析結果顯示藥物組合置信度達100%的關聯藥物共計25組,包括藏黃連+翼首草、矮紫堇+翼首草、麻花秦艽+翼首草、矮紫堇,藏黃連+翼首草等。本研究從支持度的不同層次進行對比分析,該法體現了各藥物組合之間的個性特征又反映出不同組合中翼首草藥對共性的核心組合,通過橫向和縱向對比分析藥物之間的規律。通過對含有某一藥對的處方進行深入分析,所得常用藥物組合往往比單味藥所得常用藥物組合的功效更加集中,臨床實用性更強。因此,本文在對單味藥基礎分析之上,從10%,20%,30%等不同支持度層次對含有“翼首草矮紫堇”、“翼首草藏黃連”、“翼首草麻花秦艽”的處方分別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取出與翼首草藥對有關的常用核心組合。結合上述不同藥物配伍組合研究結果,翼首草在治療不同的疾病過程中,通過配伍不同的藥物組合可以實現不同的治療目的,這與“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理論相符合,同時為探索藥物臨床配伍規律提供了高效簡便的方法[10]。
綜上,基于數據挖掘方法,從含有翼首草的215首處方中提煉出了含翼首草常用藥物的配伍組合及特點。在常用藥物組合和關聯規則的基礎上,對含翼首草處方藥對和所治疾病進行深度分析,使獲得的藥物組合功效主治更加具有針對性且更具臨床實用性。在臨床上,通過對藥對配伍規律的研究,可為組建新方提供依據[1114]。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以及數據分析平臺從不同角度層次進行藥對組成結構、配伍效應、臨床診治等方面的關聯研究,有利于進一步了解中藥配伍規律,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創新藥物研究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曉飛, 孟憲麗, 張燕,等 藏藥翼首草化學及藥理學研究進展[C]成都:2011全國藏醫藥學術研討會,2011
[2]劉圓,張浩,尚遠宏,等 藏藥甘松及翼首草生藥學鑒定[J] 時珍國醫國藥,2006,17(10):1891
[3]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688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第1冊 [S] 1995:139
[5]中國藥典一部[S] 2010:381.
[6]張藝, 李文軍, 孟憲麗, 等 藏藥翼首草化學成分的研究[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2, 25(3):41
[7]宇妥·元丹貢布著四部醫典[M]李永年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58
[8]西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衛生局,西藏軍區后勤部衛生處西藏常用中草藥[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1973
[9]羅達尚新修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591
[10]吳嘉瑞,唐仕歡,郭位先,等基于數據挖掘的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研究述評[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4):614
[11]崔一然, 劉欣, 申丹,等 《中醫方劑大辭典》含丹參、紅花藥對組方規律數據挖掘分析[J] 中國中藥雜志, 2016,41(3):528
[12]王永炎,王忠整體觀視角對中醫方劑配伍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15):2749
[13]徐文峰,裴月湖 1HNMR代謝組學技術用于牛黃解毒片中對雄黃具有配伍減毒作用的主要化學成分群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12):2228
[14]金益,尚爾鑫,葉亮,等當歸系列藥對的中醫應用數據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1):194
[責任編輯孔晶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