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萍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小班化形式,對不同層次學生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分組合作、實驗探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小班化
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到如今,小班化教學成為趨勢之一.教學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個性發展等方面都起到明顯的效果,有利于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的優勢
對于教師而言,小班化教學具有針對性強的優勢.傳統的大班物理課堂教學,教師難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無從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給予恰當的指導.采用小班化教學,教師在備課時就有精力針對學生個性,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具體學習需求,在設計導學案時采取分層設計、難易分開的形式因材施教.對于學生而言,有更多機會與老師互動.初中物理涉及很多基本概念與基本規律,它們大多是通過實驗歸納總結出來的.良好的師生互動,能使教師形象地向學生展示物理教學內容.對于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探究學習,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
二、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形式探討
1.開展分組合作教學.教師要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教材的內容結構,精心分組,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貫徹到教學過程中.針對難度一般的物理知識點和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可以把不同特點的學生組織成學習小組,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例如,在講“質量”時,教學的重點是質量概念的建立和天平的使用,難度都不大,教師可以讓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輔導和帶動學困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實驗操作,也能讓那些動手能力強但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得到展示自己的機會,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還要針對物理重點和難點內容,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分組,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接受相應的指導.例如,在講“速度”時,教師可以制定三個層次的目標.在設計導學案時,將學習內容相應的分成三種難度:基礎題、提高題、挑戰難度題.將學生對應分為三個類型的學習小組,輔導基礎題組學生能夠利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要求提高題組學生能夠在基礎題組的基礎上運用速度公式解決一些變式題;引導挑戰難度組學生在提高題組的基礎上能夠充分利用物理速度知識解決一些探究性問題.通過分組學習、分層設標、分類推進,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獲得成功的喜悅.
2.開展實驗探究教學.物理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探究能力,開展實驗探究教學滿足了新課標提出的相關要求.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充分體驗實驗操作探究的過程,而實驗教學由學生動手操作、自主學習和探究,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實驗教學并不局限于課堂中,還要延伸到課堂之外.教師帶領學生操作相關實驗后,應提出一些有彈性的作業題,供學生課外探究.例如,在講“密度與社會生活”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探究密度與溫度的關系,完成相關的演示、分組實驗和講解,然后預留課后作業,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探究熱脹冷縮現象,使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驗教學的關鍵環節是科學探究,而科學探究是一個系統過程,主要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方案的設計、數據的收集、實驗結果的論證和交流評價等內容.通過小班化教學,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動手操作、實驗探究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3.師生進行角色轉換.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部分知識點讓學生講解,然后與學生一起聽課,并在聽課過程中進行恰當干預,在合適的教學節點上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小班化教學中,師生進行角色轉換,有助于營造和諧、融洽的物理教學氛圍.此外,小班化教學,使一對一的輔導成為可能.
總之,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對于提高物理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等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相比,小班化教學優勢明顯,教師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積極運用和推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譚耀輝.農村中學物理課小班化教學的幾點體會[J].甘肅教育,2016(10).
秦巧生.淺議農村中學小班化物理的分層次教學 [J].成功,2013(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