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利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提問策略.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提出創新性問題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只有設置出合理、適合學生學習和分析的問題,才能保證提問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提出創新性問題,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問題的幽默感.具有幽默感的問題,能使學生處于相對愉快的氛圍,有助于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具有創新性的問題,能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同時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原電池”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提出問題:你們在生活中都用電池嗎?知道電池的工作原理嗎?在使用電池的過程中,它能為我們提供什么?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情況進行思考,使學生產生要了解電池工作原理的想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提出問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才能保證提問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借助教材、實驗、多媒體等創設與問題相關的情境,使學生融入到情境中思考問題.
例如,在講“基本營養物質”時,為了使學生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食品、食品制作的視頻、圖片等,創設一個與基本營養物質知識相關的情境,促使學生分析老師提出的與營養物質有關的問題,并在教材中學習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哪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結合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充足思考時間
學生在不同階段中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都是不相同的.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設置出適合他們思考的問題,更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當學生剛剛步入高一,對化學知識還不是很理解時,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出一些難度較低的問題.對于此類問題,教師提供的思考時間可以相對較短.當學生處于高三階段時,學生接觸到的知識難度較大,此時教師設置問題的難度也會較高,如果為學生提供較少的思考時間,既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會浪費課堂時間,降低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可見,結合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充足思考時間具有重要意義.
四、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提問
課堂導入環節在整個化學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對課堂導入環節的重視,在導入環節中引入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探究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同時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學到更多知識,養成愛思考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講“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們知道的金屬都有哪些?黃金是金屬嗎?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有哪些?它們有什么用途呢?你們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嗎?通過以上問題,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同時每個問題都是圍繞金屬展開的,有利于學生掌握該節課的教學重點,從而為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開端.
五、及時、正確地給予學生回答反饋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僅僅為學生提出問題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提高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就要結合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在分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此外,由于學生掌握的化學知識有限,而且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化學課堂,因此學生在分析沒有接觸過的知識時可能存在一些迷惑和疑問,這時教師要及時、正確地給予學生解答,以消除學生的疑惑,使學生收獲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例如,在講“氧化還原反應”時,學生在初中階段學過一些相關的知識,在老師提出“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會出現什么現象”問題時,容易產生“氧化和還原不應該是兩個反應嗎”的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為學生解答這一問題,就會增加學生的迷惑程度,甚至有些學生會一直思考這一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正確地回答學生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要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參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生活,提出創新性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結合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充足思考時間;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提問;及時、正確地給予學生回答反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化學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