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紅
摘 要:當今繪畫時代的主旋律是多元化和綜合化的,繪畫流派和繪畫風格也是多彩多樣的。當今時代,藝術環境相對寬松,在表現內容、形式語言和表現方式上,油畫呈現了空前的繁榮狀態。現當代綜合材料表現藝術是最突出的,國內油畫藝術不僅很大程度上被改變了,而且新的元素和新的表現語言被注入到中國油畫創作藝術中,這些使當代中國油畫創作產生了新的活力,更帶來了更大的發展前景。在油畫創作中介入綜合材料是必然的,而且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關的。對于流派,如果材料的觀念和思想有了重大突破,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和思維變化,那么技法上肯定會相應發生變化。從廣義上看,科學技術迅猛的發展,伴隨著新材料的產生,很多新的藝術形式也會隨之產生,從而豐富了造型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介入綜合材料,這不僅能使繪畫語言豐富,還可以注入新鮮血液到當代油畫創作中,從而成為當代藝術的一個可擴展的新空間,隨之產生全新的視覺面貌。
關鍵詞:油畫創作;多元化;綜合材料;材料技法
中圖分類號:J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8-0167-02
一、 綜合材料繪畫在西方油畫藝術中的形成與變革
(一)丹培拉的繪畫材料技法起始和油畫材料技法的產生
歷經了不斷變革和發展,西方油畫隨之產生。繪畫材料媒介是從水性,乳型,最后過渡到油性的。油畫最初的原始形態有史前原始的石壁巖畫、蠟畫、鑲嵌畫再到中世紀出現的蛋彩畫,統稱之為“丹培拉”。代表人物喬托,盛行于文藝復興時期。
十五世紀開始,尼德蘭的凡艾克兄弟制作出一種新型的獨特油性繪畫材料,他們突破性的改進是在原有的丹培拉繪畫材料與表現技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制作運用的新的油溶解顏料和調和劑作畫,不但改善和縮短了繪畫中畫面的干燥速度與時間,另外還繼承了蛋彩畫的大量優點,使繪畫畫面干燥之后所附著的材料不易褪色和剝落,使得繪畫材料的表現方法更加完善。
(二)直接表現技法的形成
從十七世紀起,在整個歐洲,油性繪畫材料日益趨向成熟和完善,直接畫法和厚涂畫法是西方油畫藝術產生的兩類繪畫表現技法。倫勃朗(荷蘭古典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主要代表人物。倫勃朗喜歡借助豐富的媒介與材料,使用直接畫法和罩染的技法交替表現的形式,這種形式的作用可以將整個作品畫面達到一種光線變化的感覺,并且看起來不僅色彩豐富,而且形體結構精準,神態逼真。
倫勃朗的油畫藝術不僅使繪畫界直接畫法向前推進,而且還全面革新了油畫技法。而另外一個荷蘭肖像代表畫家哈爾斯不僅喜歡通過油畫材料直接表現人物形態與神態,還喜歡運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技法,從而得以豐富整個創作畫面的視覺效果。
印象主義在十九世紀時候出現,這時候,藝術家們擺脫了簡單的手工磨制顏料階段,逐漸向以礦物質工業生產的管裝顏料的方向發展。管裝顏料可以隨身攜帶以方便戶外寫生,從而創作出許多不同的色彩繪畫作品,這屬于印象主義。代表作品《大地之歌》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周年。
(三)綜合材料與油畫表現技法的新發展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迅猛發展,西方油畫藝術從二十世紀開始也發生了新的時代變革,從而涌現了大量以材料表現繪畫的大師,這些大師不僅繼承了傳統繪畫的精髓,而且還創新性地改革了繪畫材料。
以往人們并不重視與運用繪畫材料,但是繪畫材料變革之后,它被慢慢注入到油畫創作中。繪畫材料的使用不但使油畫藝術的表現形式得到了拓展,而且凸顯出了油畫作品的畫面效果和視覺震撼力。在二十世紀晚期,基弗作為后現代的藝術家和綜合材料運用的奠基人,材料語言的表現手法被他得以豐富。拼貼與堆積的繪畫表現技法不僅被運用其中,他還將金屬、稻草、沙石、樹葉、報紙、相片、鐵制品等許多現成的材料運用到畫面中,從而使復雜凝重的機理效果和視覺效果展現到繪畫中。
二、在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介入綜合材料的現實背景
(一)介入綜合材料是中國油畫發展的必然趨勢
作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油畫是不可缺少的,它不僅能表達創作者的感情,而且可以反應人們生活的狀況和生產力水平。從過去的傳統油畫表現模式發展到今天,油畫藝術每個時期都有順應時代發展的不同表現形式,有著強烈的歷史性和時代感,并且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油畫需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隨著我國當代油畫的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油畫創作同時也面臨著生機和新挑戰。因此綜合材料的出現是順應時代發展的。
(二)中國油畫家創新意識的必然要求
油畫表現語言也會隨著藝術思想的觀念改變而出現相應的突破。人們思維觀念改變后,藝術家的審美視覺需求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傳統油畫材料,因而需要新的藝術材料。代表人物白明,作品《物語系列》把陶土作為自己繪畫的主要表現語言并引入創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與多元化的融合,繪畫技藝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這需要新的活力介入其中,從而使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這時候,綜合材料出現在了油畫之中,原有的傳統觀念方式被打破,因此二維向三維空間深度的轉換是傳統油畫的實現方式,人們開始重新認識,重組繪畫語言。
三、 綜合材料進入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的現狀分析
在二十世紀初期,留學于日本和歐洲的中國藝術家們最早開創了中國油畫藝術的歷程。中國的油畫是根據西方油畫藝術的“直接畫法”建立而發展到今天的,是被動性的吸收和引進,因而缺少了西方油畫系統完整的發展體系。
在中國,西方當代藝術思潮不斷地涌進,西方藝術家也被國內美術院校邀請來進行繪畫材料技法方面的授課,從而使我國許多畫家深深感到材料的重要性。時代發展需要將綜合材料運用到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雖然我國只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呈現出了一種積極探索與研究的良好態勢。為了給油畫領域開辟新天地,我們每一個藝術家有責任去不斷觀察、體會、嘗試新的媒介與技法。endprint
四、 綜合材料的表現與運用
(一)在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的視覺表現
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的新的視覺表現語言——綜合材料,它不僅可以說是觀念的藝術表現形式,而且同樣是形式上的創意表現。他不僅融合了多種藝術語言和文化,并且新觀念方式被重構,自然的再現被提升到主觀的藝術表現。之前任何一種繪畫表現形式被進一步突破,傳達出一種全新并且獨特的畫面視覺效果。
在中國油畫中,單一的表現形式及繪畫風格被突破,從而使新的藝術表現范疇被拓展。通過引進和學習西方油畫,我國的油畫家在研究材料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東方的書寫方式”。進行架上油畫創作的時候,畫面肌理不但能把個人油畫語言再現出來,還可以豐富油畫的表現形式,這樣可以提升油畫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和趣味性。具象肌理、抽象肌理和意向肌理是材料肌理的三個方面,他們相互聯系,互為一體。 在油畫創作中,綜合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不僅取決于創作者的個性體驗和審美判斷,另外特定的創作理念是由不同綜合材料的運用手法和表現方式表達出來的。
(二)綜合材料的選擇與運用
從我國當代油畫創作發展來看,國內當代藝術家須正確選擇和合理運用綜合材料及技法,油畫創作的載體和油畫創作的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綜合材料,可以讓油畫作品不僅使藝術表現魅力更生動、更強烈,還能展現出獨特的視覺畫面效果。
綜合材料的技法:
1. 有色底
有色底的制作過程含有作者的文化觀念、個性符號以及藝術主張的創作過程。運用了形形色色的綜合材料相互疊加交錯形成各種斑斑駁駁肌理紋樣。
2. 肌理效果
在綜合材料油畫作品中,這種效果能給予體驗作品的精神高度和語言深度,而且還可以給予物質性暗示。肌理有許多形式,可以交錯疊加、洶涌澎湃、斑斑駁駁,同樣可以是風平浪靜。
3.拼貼與構成
利用各種現成的材料直接粘貼在作品上。它不僅材料自身的美感特性要被保留,而且創作思想和畫面形式又要與作者相吻合。
4.拓印
在實踐中,拓印可以使用如,墨、蠟、水彩礦物質顏料、油畫顏料、噴漆及各種和專業相關的紙制品等大量的現代繪畫材料表現,
五、結 語
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家們應借助其自身的整體優勢,開拓出適應我國民族特色的綜合材料繪畫的研究和實踐探索之路。同時,我們在當今油畫發展的多元化和綜合化的背景下,絕不能摒棄我國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傳統,而是要隨時隨地關注油畫創作作品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本質,從而走一條屬于我國本土民族特色的藝術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周建德.色彩的媒介與表現[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2] 趙勤國.繪畫形式語言[M].濟南:黃河出版社,2003.
[3] 陳景容.油畫的材料與實際應用[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0.
[4] 朱良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 邵大箴,奚靜.歐洲繪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王化斌.畫面肌理構成[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7] 蘇珊格.情感與形式[M].北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8] 陳心懋.綜合繪畫——材料與媒介[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