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銀
摘 要: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項目有利于提高農村道路路網交通服務能力和水平。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工程項目前期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該文從政策研究背景、交通量分析與預測、風險分析及對策幾個方面對提高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質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村公路 提檔升級 可行性研究報告 問題
中圖分類號:U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6(c)-0196-03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工程項目前期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工作。可行性研究是對工程項目的實施可行性進行全面論證和分析,在項目實施全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決定項目的成敗與否的關鍵。目前,不少地區都在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作,對于項目可行性研究提出較高的要求。下面該文將結合江蘇鹽城響水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開展若干關鍵問題的探討,以期提高可行性研究報告質量,更好地服務相關項目建設。
1 工程概況
江蘇省響水縣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項目主要包含:(1)254條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約為475 221 m(其中新建道路106條,長度約122 903 m,改建道路148條,道路總長度352 318 m);(2)389座橋梁改造工程,橋梁總長約為11 431 m。項目建設工期:3年。總投資為71 500萬元,其中建設工程投資66 110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5 390萬元。建設工程投資包括工程建設費用58 672.48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2 540.52萬元,建設工程預備費4 897萬元。
研究報告主要對鹽城市響水縣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項目進行投資分析研究,研究工作力求切合實際,本著“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原則,以當前實際需求、資金籌措能力以及規劃發展等為基礎,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建設方案的技術、功能、經濟等方面進行分析,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研究分析項目投資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建設背景與建設的必要性、交通量分析及預測、項目建設資源條件現狀、主要建設內容、環境保護、組織機構與保障措施、項目實施進度安排、招標內容和招標方案、投資估算、償還能力分析、社會效益評價、風險分析等方面。
2 政策背景研究
對于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這樣政策性工程,對其實施背景政策有個全面清晰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鹽城市響水縣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項目主要從江蘇省及鹽城市當地兩個層面對相關政策進行了剖析。
2.1 江蘇省政策
2013年03月14日,江蘇省政府正式下達了《省政府關于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的意見》(蘇政發〔2013〕27號),指出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有力舉措,是推動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江蘇省實現“兩個率先”目標的必然要求。為確保實現《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中確立的2020年鎮村公交開通率達到100%的目標,為人民群眾出行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進一步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如下目標任務及實施步驟。
(1)目標任務。從2013年起,用6年時間,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4萬公里,改造四、五類橋梁(危橋)1萬座(其中,直接服務于鎮村公交的道路2.9萬公里,與鎮村公交配套的橋梁4 600座),配套實施安保和綠化工程。
(2)實施步驟。
分2個階段實施:第1階段(2013—2015年):完成70%以上的鎮村公交配套道路共計2萬公里,以及80%的鎮村公交配套橋梁建設共計3700座。蘇南等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現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目標。第2階段(2016—2018年):完成剩余的鎮村公交配套道路以及其他道路共計1.4萬公里建設任務,并完成其他6 300座橋梁的建設改造。全省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項目全部完成。
2.2 鹽城市政策
2016年5月30日,鹽城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了《鹽城市農村公路提檔升級三年計劃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是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決策,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打基礎、惠民生、補短板、利長遠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要明確目標、分步實施,分清輕重緩急,嚴格落實責任,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堅持標準、因地制宜,依據國家和省相關標準,結合鹽城實際,全力推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和農村危橋改造。積極爭取、用足政策,加強對接匯報,抓住用好國家和省推進農村公路改造的機遇,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步伐。細化方案、多規合一,與城鎮體系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各類規劃統籌銜接、融合發展。嚴格考核、加強督查,抓住設計、招標、質量、安全、資金、廉政等重點從嚴管理,強化效能監察,努力建設優質工程、陽光工程、廉潔工程、民心工程。
鹽城市決定從2016年起開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和危橋改造實施步伐。接下來的三年,全市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5 696公里,其中二級公路294公里,三級公路1 719公里,雙車道四級公路3683公里。新改建橋梁3 550座,計劃完成投資達89.1億元。其中2016年為啟動年,2017年為攻堅年,2018年為沖刺年,力爭通過三年的建設,到2018年底,全市農村公路通行更順暢,城鄉、鎮村道路通行能力有效提高,實現城鎮、鎮鎮間通達三級及以上技術標準公路,鎮村及村村間通達雙車道四級及以上技術標準公路。
3 交通量分析與預測
交通量預測是根據歷年的區域路網交通量和社會經濟等基礎數據預測未來特征年項目路的交通量,其結果是項目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的主要依據。
3.1 交通量預測方法
該項目研究依據交通部頒發的《水運、公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編制辦法》,交通量預測采用以機動車起訖點調查為基礎的“四階段推算法”,其方法是在機動車OD調查的基礎上,分析社會經濟與交通運輸之間的關系,推算未來交通量的發展趨勢,研究區域未來的交通生成、分布和分配以及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轉換等情況。endprint
3.2 交通生成預測
3.2.1 彈性系數分析
該次研究推薦采用彈性系數法,分析交通量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然后根據各區域未來經濟增長率,推算相應小區發生吸引交通量的增長率進行預測。交通量以項目所在區域國省道觀測資料為依據,經濟指標選取GDP,同時參考項目區域內相關公路工可的分析結果。
3.2.2 未來交通量增長率
預測未來特征年交通量增長率,根據需要將車型劃分為貨車、客車兩種。根據前面預測的特征年經濟增長率,計算得到特征年交通量增長率,然后根據各區域的現狀出行特點和未來發生、吸引的預測總量進行交通量分布預測,得到未來各預測年份的趨勢增長。同時,要考慮到兩交通區之間的未來交通量不僅與兩交通區的交通生成增長系數有關,而且還與整個規劃區域的各交通區的交通生成增長系數有關。
3.2.3 誘增交通量預測
該項目建成后由于交通便利,行程時間縮短,必然會對項目影響區產生誘增作用,將會對正常增長的交通量以外誘發產生一部分交通量即誘增交通量。誘增交通量來源于新形成的交通發生源。
(1)產業結構變化對交通量的影響。
鹽城市在過去的20年里產業結構有著十分顯著的變化,一二三產業比例呈現出第一、第二產業比例下降,第三產業比例穩步上升的態勢。由此可見,鹽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目標是降低第一、第二產業,提高第三產業所占比例,預計以后這一變化將會更加明顯。產業結構的變化將引起從業人員比例的變化,特別是第三產業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一方面它將引起更多人員的流動,同時又將導致商品流動更加頻繁,人流和物流的增加相應的增加了項目影響區域的交通量,因此需要對交通量進行修正。
(2)家用小汽車的發展對交通量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家用小汽車的擁有量必將大大增加,而本項目影響區為我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因此對交通量的影響更加突出。
該項目誘增交通量采用無約束重力模型推算,主要考慮以各區域間的交通運行時間為阻抗,按照有無項目比較法的原則,對項目建成前后路網交通量運行時間的縮短來推算誘增交通量,具體分現狀區間交通出行為零和不為零兩種情況分別進行計算。
3.2.4 預測結果及分析
通過上述預測過程,2016—2026年本項目路段平均交通量為737 pcu/d,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其中四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雙車道1500車以下,建議本項目基本按雙向雙車道四級公路標準設計。
4 風險分析及對策
項目從立項到建設等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對本項目的投資、質量、進度和安全等工程目標帶來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另外本項目投資較大,因此,需對各種風險有足夠的估計,以便采取相應的對策。
4.1 工程風險
4.1.1 工程風險分析
工程風險是建設項目中最常見的風險,本項目的工程建設涉及諸多方面的專項工程,這就給本項目的實施帶來了很多工程風險因素。在招投標、勘察、設計、施工、材料、監理等環節的具體實施中,均有可能產生工程風險,如施工質量不達標,勘察設計不細致,監理工作不到位,材料設備質量不過關,施工延期等。
4.1.2 工程風險對策
在設計實施過程中,項目建設單位必須及時溝通工程設計單位,平衡協調各專項專業設計,并組織專家對設計內容進行審定,保證設計科學、合理,盡量避免施工階段的設計變更,強化對設計環節的控制力,確保設計質量,保證投資計劃的順利實施。同時加強監理、施工、材料設備供應各個環節,以滿足本項目的需要。
4.2 管理風險及對策
4.2.1 管理風險分析
項目建設涉及面廣,涉及專業及職能部門多,容易產生各部門之間配合不協調,造成管理沖突或管理真空,從而影響項目的實施;另外由于專業知識、專業人才及管理方面的不足和困難,可能帶來公司在建設方面的風險。
4.2.2 管理風險對策
建設單位在建設和管理過程中應保持與響水縣政府以及水利部門、城建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溝通,盡可能在協議中明確雙方的責、權、利,同時明確工程的合作和協調,維護公司的利益,避免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分歧。同時要建立一套嚴格的項目管理體系,確保項目從投資控制、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安全控制四個方面達到預期目標。
4.3 環境風險與意外事故風險及對策
4.3.1 環境風險與意外事故風險分析
本項目在建設過程有可能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環境的改變,引發環境風險;另外還會因為意外事故的發生帶來意外事故風險,主要包括人為意外事故風險和不可抗力意外事故風險。人為意外事故風險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操作不慎帶來的意外事故風險,如停水、停電、停氣,人員意外傷害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風災、水災、火災、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也會給項目的造成嚴重的影響,帶來潛在風險。
4.3.2 環境風險與意外事故風險對策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應加強施工污染控制,強化環境監測與治理,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嚴格把好環境關。同時應考慮對停電、停水和可能事故的預防措施,還應充分考慮洪澇、地震等災害的防范;嚴格按照規范搞好消防建設,加強消防教育。
4.4 社會風險及對策
4.4.1 社會風險分析
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不可避免因施工造成道路擁堵、環境質量短期惡化,可能會引發當地居民抵觸情緒,處理不當會造成矛盾,影響社會穩定。
4.4.2 社會風險對策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應根據響水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制定既合理又合情的補償制度,確實保護當地居民利益;同時,要依靠政府、村委會,耐心做好當地居民的思想工作,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確保項目能順利實施。
5 結語
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項目建設可顯著提高實施區域基礎設施服務水平,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以及滿足人民群眾對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項目的興建可以改善實施區域交通條件,帶動沿線區域建設與開發,引導沿線地區的產業結構,使其布局更加合理,能夠更好地服務實施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必須重視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的重視,使得可行性研究報告不走過場,真正能服務項目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香者,李利軍,張小平.農村公路存在問題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4(1):14-15.
[2] 袁國林,張幡,陳勝武,等.江蘇省農村公路建設技術指標的研究[J].公路,2005(6):135-139.
[3] 石坤.縣鄉公路典型路面結構設計方法的探討[J].安徽建筑,2005(1):77-78.
[4] 張秀海.縣鄉公路缺陷和病害的分析與防治[J].公路, 2005(6):185-189.
[5] 秦勤,黃開元,馬祖橋.安徽縣鄉公路現有路面結構形式的分析評價及對策[J].交通標準化,2004,136(12):10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