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國
在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教育領域面臨著眾多的機遇和挑戰.高中物理知識大多都是抽象概括的,給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帶來一定的難度.要想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抽象思維的涵義
抽象思維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對客觀現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與抽象思維相對的就是具象思維.思考路徑的差異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抽象思維是指主體在思考過程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某種思維模式.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教學中教師就要使學生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不斷探索新鮮事物,并在學習過程中發散思維,多角度考慮問題,敢于創新,提出自己對問題的不同見解.學習若是枯燥無趣,學生自然就沒有思考問題的興趣,也就談不上培養抽象思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制造一些激發學生思維的情境,使學生利用抽象思維建立模型模擬實際情況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
二、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
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就是難,問題復雜,講解煩瑣,學生理解困難.為什么學好高中物理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如此困難?因為大部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未達到一定的高度,而高中物理課程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很多學生被卡到這道門坎外,求而不得.面對物理知識的煩瑣和復雜,往往讓學生困在物理問題中,原地徘徊,無法向前走.比如,牛頓運動定律、力學、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萬有引力、磁場等抽象知識體系,讓很多學生心生恐懼,不能對知識體系整體參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舉步維艱,在心理方面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抽象思維運用廣泛,高中物理中三分之二的課程都需要學生使用抽象思維考慮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的抽象思維未達到一定程度,對這些所學知識就不能完全消化,不能深入理解.面對未知知識點,如天體的加速度,學生是多么的陌生,無法準確理解.如果沒有建立抽象思維去思考問題,學生就不能正確面對物理上的重難點.物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帶領學生感受未知的物理世界.
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必要性
高中物理知識由點連成面、由面連成體,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求較高.也就是說,學生的抽象思維是學習高中物理的基礎.面臨著眾多紛紜的物理知識,并不是實物,學生需要用抽象思維去建立思維模型,并需要將自己置于模型中思考解題.對學生抽象思維的有效培養,能使學生通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實現感性思維轉變為理性思維的學習效果.抽象思維的轉變是物理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讓學生在課前提前思考、分析問題,當教師講解相關知識后,學生就能在無形中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
從學生的思維發展來看,學生通過不斷學習來使自身思維能力增強.而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并按照一定計劃和系統進行的掌握知識、技能以及行為規范的活動,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緒,使學生熟練地、縝密地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首先建立有關高中物理整體知識以及邏輯結構的系統,其次依據章節建立各部分的子結構和子系統,在建立系統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過程.實驗是上述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因為學校實驗設備的限制,學生又缺乏誤差理論,就會對實驗及其得到的數據不予重視,而只將全部注意力放在操作上.這種方式,對于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只能起到負面作用.因此,教師應將實驗教學的重點放在設計思路、儀器原理以及數據的認知和處理上,而不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操作和觀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讓學生動手和動腦的作業,啟發學生探索未知的物理世界,并發現其中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減少學生的厭煩心理,將學生一步步帶入學習氛圍中,使他們對物理產生新的認識.
總之,抽象思維不僅是當代學習的需要,更是未來發展的需要,而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更加彰顯了這一點.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王塔娜.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
張濤.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