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 要]建設項目決算審計,是指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運用審計技術,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對建設項目從投資立項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階段經濟管理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審查、監督、分析和評價的過程。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實反映工程造價,維護合法權益,完善建設項目管理,提高投資效益。由于建設項目決算審計涉及的單位較多,涉及的法律法規較多,又涉及工程造價、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相較一般審計而言,具有自身突出的特點和難點,審計風險較高,本文以求通過制訂較為完善和合理的工程項目決算審計方案,合理配置審計資源,適當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確保審計工作質量。
[關鍵詞]工程決算 審計 方案
中圖分類號:R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26-0136-02
一、初步業務活動
(一)對被審計項目的基本情況的了解
通過對被審計項目基本情況的了解,不僅有助于確定是否接受委托,還有利于計劃和執行審計業務。對工程決算項目基本情況的了解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重要方面,如:項目批復、資金來源、工程進展、工程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和建立和執行情況。
(二)明確審計目的
對被審計項目資金管理與使用專項檢查,防范資金風險,規范投資行為,有效控制外部審計、檢查風險;對項目建設期內的經濟事項進行跟蹤審查、審核,并對項目建設重要工程環節的過程進行評價;對工程項目每個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全面、公正、客觀地審計年度會計報表和個別會計報表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建設資金管理的安全性。
(三)確定審計范圍
對涉及被審計項目建設資金、建設成本、資產移交(包括暫估入賬部分);對各參建單位與被審計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及建設成本列支(主要是驗工計價的真實性)有關的業務進行延伸審計。時間范圍一般為審計年度,必要時可進行追溯;重點抽查審計項目為建設項目籌建至審計年度末的會計資料及概算、設計變更、料差、征拆費差價的批復和驗工計價、合同協議等相關資料。
(四)明確審計要求
建設工程決算審計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審計中應切合項目實際,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采用相應審計程序,突出重點,報表項目審計與重點內容核查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審計信息;重點關注合規性、真實性,適當關注完整性;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以建設資金管理方面的審計為主線,以對建設成本的確認為基礎,使兩方面審計互為補充,相互印證;確認方面的審計應全面,計量方面的審計應突出重點。
二、制訂審計方案
通過對被審計項目基本情況的了解,并評價了自身的專業勝任能力以后,需要制訂科學完善的審計工作計劃,用以指導簽訂審計業務委托書后的具體審計項目的實施,以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確保審計工作質量,基于工程決算審計工作的特點和審計質量要求,下述重點審計內容應包括在審計方案中,并同時對應具體的審計人員和初步選擇的審計方法:
(一)建設資金的管理情況
⑴建設資金的籌集
①建設資金籌集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是否符合項目資金預算和基建投資計劃,是否存在超投資計劃或資金預算籌集債務性資金;②其他投資方投入資金是否按約定及時足額到位;③建設資金是否及時足額到達管理機構,建設單位的中間環節有無違規滯留建設資金。
⑵建設資金的存儲
①建設單位是否按規定開設銀行賬戶存儲建設資金;②建設單位是否存在違規用建設資金辦理定期存款的行為;③貸款轉存戶沉淀大金額資金。
⑶建設資金的撥付和使用
①是否超真實合規驗工計價撥付;②是否將建設資金挪用于對外投資、擔保、拆借、捐贈和委托貸款,有無違規利用投資方相關單位侵占建設資金、化公為私;③建設單位是否按規定及合同約定撥付工程款和物資設備款,撥付依據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欠撥工程款;是否超合同約定撥付建設資金;④建設單位對工程質保金的預留和管理是否符合規定;⑤清算單據是否真實完整。
(二)建設成本的管理情況
(1)建設單位是否正確歸集建設成本;
(2)是否存在虛報投資完成的行為;
(3)是否存在擠列、虛列成本的行為;
(4)建設單位管理費的開支是否控制在概算內,年度支出是否控制在預算內;
(5)驗工計價是否與工程進度相符,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計算是否正確,是否存在預驗、虛驗;是否超工程進度或合同批復驗工計價;
(6)建設單位是否存在違反建設工程招投標程序,招投標過程有無弄虛作假行為,是否按規定向中標單位收取履約保證金;
(三)重點關注的審計項目
(1)合同條款的審查
①審查當事人是否具有簽訂該合同的法定權力和行為能力,是否接受委托以及委托代理的事項、權限等;②合同的內容及所確定的經濟活動是否合法,有無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③審查合同價款與招投標確定的工作內容和價款是否一致,隱蔽工程驗收的內容和程序是否完整,工程變更條款內容是否清晰、完整,程序是否合理,確定材料價格的條款內容是否表述清楚,定價原則是否合理;④審查工程進度款支付條款是否完整,付款辦法及支付時間是否合理,對不合理的付款提出改進意見;⑤審查索賠條款內容是否完整,索賠時間及程序是否與有關規定相符;⑥工程結算方式是否與招標文件所確定的方式是否一致;⑦審查合同價與中標價是否一致。
(2)工程變更的審核
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變更一般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提出,認真審查變更原因,嚴禁通過設計變更擴大建設規模,增加建設內容,提高建設標準。
①在施工過程中,對出現的工程變更,及時做好文字記錄,收集相關變更資料,作為造價控制的依據;②對施工單位提出的變更,應嚴格審查,防止施工單位利用變更增加工程造價,減少自己應承擔的風險和責任。區分施工方提出的變更是技術變更,還是經濟變更,對其提出合理降低工程造價的變更予以確認;③對設計單位提出的設計變更應進行調查、分析,如果屬于設計粗糙、錯誤等原因造成的,建議向設計單位提出索賠;④對已確認的工程變更,凡涉及工程造價變化的,由承包人向發包人提出,經發包人(含審計項目組)審核同意后調整合同價款;⑤工程設計變更確定后,如承包人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變更工程價款報告,則發包人(含審計項目組)可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決定是否調整合同價款和調整的具體金額。重大工程變更涉及工程價款變更報告和確認的時限由發包人(含審計項目組)與承包人雙方協商確定;⑥收到變更工程價款報告一方,應在收到之日起規定時間內予以確認或提出協商意見,自變更工程價款報告送達后,對方未在規定時間內確認也未提出協商意見時,視為變更工程價款報告已被確認。
(3)工程進度款的審核與支付
①根據現場實物進度工程量,按合同約定的支付辦法,審核工程進度款,并對進度付款提出參考建議,嚴格控制進度款的支付,杜絕超付進度款的事件發生;②實際施工過程中,根據合同約定的時間及提醒業主按期支付,避免因付款而引起索賠;③跟蹤審計過程中密切注意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分析由此引起的對工期及工程造價的影響。
(四)項目建設重要工程環節審計
⑴設計階段
①設計招、投標文件審核,審核設計招投標程序是否合法;②圖紙的審核,設計圖紙的平面、立面、剖面是否吻合一致,細部做法是否清晰、完整;③設計概、預算的審核,審核概、預算內容是否真實;概、預算的計量、計價是否正確合理;是否超過批準的估算計劃。
(2)招投標階段
①招標文件的審核,審核暫定價格材料或甲供材料的價格是否正確,計價要求、評標方法及標準是否合理、合法;②審核工程量清單是否滿足設計圖紙和招標文件的要求;單項工程量清單是否正確完整;③審核投標文件是否滿足招標文件和設計圖紙的要求;工程量報價清單子目內容是否與招標文件一致;審查措施項目清單是否跟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方案相配套;④審核投標報價是否真正符合市場竟爭的要求,是否有圍標、串標、抬標等現象。審查報價數據計算的正確性,分析報價構成的合理性;⑤審核施工合同的主體是否合法;合同形式是否符合本工程的特點和要求;是否有滿足本工程質量、工期、投資的相應措施,對工程變更、工程款支付、主要材料、設備定價、索賠等條款是否完整;合同所有條款是否符合合同法的要求和規定。
(3)施工階段
①審核所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是否及時、真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施工方案是否經建設單位和監理工程師批準;②審核發生設計變更的原因和費用的調整;③工程洽商的審核,審核經濟簽證費用和相應的合同條款;④主要材料、設備定價的審核,確定材料、設備單價是否符合市場價格,材料品種、規格、質量是否符合合同和圖紙的要求;⑤審核進度款支付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工程形象進度是否與實際相符,計量計價是否正確。
(4)竣工結(決)算階段
①審核竣工結算資料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送審資料是否完整;②工程結算書的計價、計量、計費是否正確。
三、制訂審計方案時對審計方法的選擇
在制訂審計方案時,針對具體的審計項目應同時對應初步選擇的審計方法,以突出審計方案的計劃性和指導性。
⒈審閱。主要用于了解項目基本情況及內控制度建立情況,并結合核對、分析等審計程序核查建設程序及項目管理方面的其他問題,也可直觀了解一些建設資金、建設成本管理方面的情況,初步確定有關重要審計領域或重要審計事項。
⒉核對。實施該程序或結合其他審計程序可以核實各方面審計事項,可在審閱的基礎上有選擇性地進行。一般是在有線索的情況下確定核對重點,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執行該程序既可核實定性問題,又可核實定量問題
⒊審查。是報表審計執行的主要程序,實施該程序可以核實各方面審計事項,原則上應以會計核算資料及相關資料為主,并主要采用詳細審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每次審計均應對審計期間的會計資料進行詳細審查(抽查方法,但應將判斷意見形成文字說明作為審計工作底稿),并留下較為詳細的審查記錄(抽憑記錄)。
⒋詢問。是報表審計應執行的主要程序之一,執行詢問程序取得的審計證據應與執行其他審計程序取證相互印證。
⒌分析。也是工程決算審計的主要程序之一,可在對收集的審計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后,分析被審計單位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以明確審計重點;確定需重點審查的計價項目和需現場察看的工程項目及部位;可對初步審計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是否應執行進一步審計程序;對某些關鍵證據進行分析,可以使重要審計事項的審計證據更具說明力;對整體審計結果進行分析,對可能潛在的審計風險做出合理判斷。
⒍現場察看。一般與詢問、核對、分析程序結合使用,主要用于對驗工計價真實性的檢查(也能獲取完整性方面的審計證據),也可用于對工程質量、工期、進場的施工人員及設備等方面情況的粗略了解。在對實完工程數量進行現場察看時,應認真核對施工單位的技術、統計資料,做好現場察看記錄,必要時提請相關人員對記錄資料予以簽認。
⒎函證。是一項必要的審計程序,但函證資料一般不能作為確認方面的直接依據。在充分履行了確認方面的審計程序后,對審計中取得的往來款項函證資料一般可直接用于確認債權債務期末余額的審計證據。
四、對原審計方案的修訂
需要注意的是,初步制訂的審計方案并非孤立不變,在依照審計方案執行審計程序的過程中,被審計項目的具體情況可能與審計方案的編制基礎存在偏差,這時就必須對原審計方案進行切合實際情況的修訂,以使審計方案更有效率和效果,因此,對原審計方案的修訂,貫穿整個審計過程。
參考文獻
[1] 淺談審計方案的編制[J].曾昌銘.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