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寧+蔣靜文
【摘要】中國自經濟迅猛發展以來,越來越多的遭到國外的反傾銷調查,本文主要利用案例分析了中國遭遇反傾銷的現狀,原因,并探討如何應對反傾銷訴訟的措施和相關建議。
【關鍵詞】反傾銷 歐盟 產品結構 應訴
傾銷是指為了爭奪國外市場,將一國產品以低于正常價格的辦法擠入另一國市場,因此給進口國生產者帶來了損害。而反傾銷正是進口國對這一現象做出的保護本國生產者的措施。近年來我國遭遇反傾銷案件的數量正在明顯增多,90年代年均30件,2000-2005年年均為40件,2005年以后劇增總數高達1123起,約占全球反傾銷案件的23%,且成功率高達73%,已經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另一方面,中國遭遇反傾銷的產品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從初級產品延伸到紡織、服裝、自行車等十大類,并最終涉及到彩電,微波爐等制成品,現在商標、發明專利、勞動力資源也逐漸列入保護范圍,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商品的多樣性。近年來不僅歐美等發達國家及地區對我國實施反傾銷,不少發展中國家也對我國開始實施反傾銷,部分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的反傾銷甚至超過歐美國家,截止到2015年,對我國實施反傾銷的國家及地區高達34個,這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實施及發展形成嚴重打擊。
反傾銷的示范性越來越強,對于一個國家的反傾銷案往往會使其他國家也蠢蠢欲動,使遭遇反傾銷的產品以及類似產品的出口遭到重創。對于我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首先是美國對華實施了反傾銷調查,相繼歐盟實施反傾銷。中國的輪胎遭遇反傾銷也由印度、土耳其、秘錄等國家相繼立案調查,這使得反傾銷具有連帶效應,使出口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嚴重受阻。在2012年歐盟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涉及的產品高達11類,而且其上下游產品都將因此受到損失。國外對華反傾銷存在明顯的不公平性,主要是不根據實際情況斷定中國出口商是否存在反傾銷行為。在印度對我國輪胎進行反傾銷時未考慮到中國輪胎價格低是因為中國天然膠的銷售價格比印度低很多,美國對中國的蘋果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未將中國是蘋果生產大國,成本較低作為前提考慮。這些不公平的現象使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如履薄冰。
在處理反傾銷調查時,我國最初態度較消極,近年來有所轉變,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提出希望國內的應訴企業能夠積極應對,在維護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力爭擴大勝利面,因此部分中國出口商已經開始采取積極措施,如中國“蘋果汁”案歷經五年以中方徹底勝利告終,中國的鋼鐵扣件案也取得了成功,這些都與出口商的積極應對密切相關。
中國屢遭反傾銷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許多國家為保護本國生產者過多使用反傾銷調查,因為中國勞動力資源較充足廉價,具有成本優勢,在進入其他國家時能以相對低的價格占據市場,許多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市場,濫用反傾銷調查。其次是我國出口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秩序不規范,政府調控嚴重。從我國對外貿易產品結構看,我國出口勞動密集型的紡織,輕工等產業的產品較多,因此這些行業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我國出口秩序不規范,以價格戰略為主要手段進入他國市場,與反傾銷調查的對象相一致。最后,我國企業長期以來受政府調控較多,一直出現為了達到換匯而虧本出口的現象。第三是是我國企業消極對待反傾銷調查,近幾年才有少數企業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反傾銷調查。第四是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使得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產品領域產生摩擦,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后,出口領域較為寬泛,因此與其他國家的產品生產出現高度重合。最后,政治原因使得歐美國家對中國的產品實施反傾銷報復。中國的發展使歐美等發達國家有所忌憚,使歐美國家采用反傾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中國的經濟。
外國政府對華頻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使我國損失慘重,因此中國應直面反傾銷來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首先針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裁定結果,我國要加快市場經濟建設,盡早擺脫非市場經濟性質是反傾銷的根本方法。政府要增強外交力度,利用WTO貿易評審機制對其他國家施加影響并且建立多邊合作體制。其次政府要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最大程度做到市場供求調控價格,實現資源合理化配置。企業自身建立健全反傾銷預警機制,監測我國出口產品可能招到進口國反傾銷、反補貼或保障措施的限制。企業據此靈活調整出口價格和數量,減少被調查的風險。同時機制將信息反饋給國內企業以便制定相關政策爭取主動權。我國產業要從勞動力密集型逐漸轉變到資本密集型,積極調整營銷戰略從“薄利多銷”變成“以質取勝”,不再利用價格競爭手段,而是提高產品技術質量,鼓勵創新,從而提高產品競爭力。政府和行業協會對出口企業進行科學管理,避免同行業間的相互傾軋、低價競銷的惡性循環。不光政府和行業企業肩負著為企業提供信息的責任,爭取公平待遇,提供反傾銷經驗,企業自身更要積極應訴,強化自身保護意識,依法經營,遵守國際慣例,建立健全與國際接軌的財會制度應對反傾銷問卷調查。在反傾銷案件裁決后,我們仍可以參加復審應訴推翻帶有歧視性的、不合理的、不公平的原判,主張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權益。
參考文獻:
[1]李旭鵬.中國應對反傾銷策略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2).
[2]張寧.中國光伏產業與發展戰略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3).
[3]席小炎.歐美對華反傾銷研究:一個基于產業經濟學的視點[D].江西財經大學,2008,(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