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志宏
【摘要】切實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成為當前開放式素質教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主要從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分析、開放式素質教育中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創新研究、開放式素質教育中培養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途徑等方面探討了培養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策略與途徑。
【關鍵詞】開放式素質教育 高校大學生 思想道德品質
一、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多元文化對高校大生價值觀念產生劇烈沖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到來,多元文化對人們的傳統價值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當代高校大學生的沖擊更甚。一方面,多元文化開闊了高校大學生的視野,鍛煉了高校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多元化也對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主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行動與思想的不統一化
高校大生從思想來上說,都希望也崇尚良好的社會公德,希望通過良好的社會公德構建和諧社會,而且在經過多年的傳統思想文化的教育影響下,普遍都形成了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都可以隨口而出,但實際上,他們中有的人的行為與他們所受的教育確實格格不入的,嘴上說著大道理,但是行為上卻表現出有損社會公德的行為。這一點確實值得我們深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高校大學生為什么不再熱情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什么對社會上很多行為表現得漠不關心。相反,一些炫富、攀比心理在高校大學生中卻變得格外“熱鬧”,深知不少學生通過貸款的形式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
(三)政治理論的深層內涵把握不足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是高校大學生樹立整齊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所必須汲取的精神養料,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具有主要的作用,如果缺乏這些理論的正確引導,高校大學生就很容易迷失自我,在理想與信念上發生動搖。關鍵是在學生群體中,部分學生認為這些重要的政治理論的學習是務虛的,與今后的工作沒有太大的關系,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太多重視這方面的學習,正是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高校大學生對政治理論的學習的熱情并不高。
二、開放式素質教育中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創新研究
開放式素質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機制,主要目的在于積極轉換教育理念與人才培養模式。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是針對封閉的、僵化的、教條的、缺乏活力的教學模式而提出的,具有豐富內涵。其大致特點如下:
(1)輻射性。開放式課堂教學是以課堂為中心。從時間上說是向前后輻射,從空間上說是向課堂外輻射、向家庭、社會輻射,從內容上說是從書本向各科、自然界和操作實踐輻射。全過程開放、全方位開放、全時空開放,這是和封閉式教學相比的顯著不同點。
(2)主體性。開放教學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體作用,特別重視挖掘師生的集體智慧和力量,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問題讓他們提,疑點讓他們辨,結論讓他們得,教師應充分放手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創新性。“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不受定勢的影響,不受傳統的束縛。思考、解決問題要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創新形式是開放教學的核心。
(4)時代性。課堂教學只是引進時代的活水才能永遠具有生氣勃勃的活力。教材的改革遠遠滯后于時代迅猛發展的步伐。因此教師應有意識、有計劃地吸收科技發展的前沿成果,讓我們的課堂永遠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具體運用應該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各種教學資源,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因地制宜。
三、開放式素質教育中培養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主要途徑
(一)以加強“兩課”建設為突破口,堅持理論武裝
當前“兩課”建設的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二是拓寬、豐富“兩課”內容,從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幫助學生認識大學期間學習、生活中將可能碰到的一系列問題。轉變德育觀念,發展咨詢教育。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對學生實施教育行為,學生則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動地接受教育,而咨詢把學生和老師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老師是以專家學者的身份出現,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體現平等,體現服務。
在高校大學生中堅持進行“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三個主義”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大學階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基本上都形成于這一時期。因此,必須堅持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樹立“為人民服務”觀念的教育,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強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二)加強崇高理想教育,培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強化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增強高校大學生的使命感。要引導高校大學生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教育他們樹立崇高理想信念,把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作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標。
堅持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培養。首先,要教育學生珍惜學校生活,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同時,要積極學習吸取國內外先進科學知識和經驗,增加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能力。其次,要堅持用中國優秀歷史傳統文化培養大學生的道德素質。
(三)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制觀念
高校大學生樹立法制意識是成為一名合格接班人的需要。要培養高校大學生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不僅要自己遵紀守法,而且要堅決同一切違法行為做斗爭。要引導大學生認識自己在國家中的地位,無條件地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培養學生權利和義務相一致的觀念。
綜上所述,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是高校在新時期重要的政治任務。當代高校大學生的素質特別是思想道德素質狀況不容樂觀,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應成為我們潛心研究并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曉燕.淺談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N].青島財經日報,2015.
[2]趙規娥.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