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勝娟
【摘要】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經濟學中的核心問題。本文對中國企業發展進行總結,探討了我國政府針對金融危機出臺的政策給企業投資效率帶來了哪些影響。通過研究證明,“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效率影響較大,很多企業在政策帶領下,投資效率發生了改變。本文從正面影響、負面影響、影響路徑探討三方面,論述了“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具體影響。
【關鍵詞】“四萬億投資”政策 企業投資效率 政策引導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通過有效政策對市場資源配置進行了優化,但是由于政府過多的干預,使市場中很多機制出現了失靈的現象。在我國經濟市場轉型過程中,由于法律不健全、市場不穩定、行政干預過于嚴重等因素的存在,我國政府出臺了很多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然而,這些政策是否取得了預期成就,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焦點話題。
一、“四萬億投資”政策的背景介紹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并主持會議。在會議中,確定了我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具體政策。在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指出了十項政策所涉及到的具體工程建設項目,到2010年,建設投入資金將達到4萬億元。而單單從四萬億投資上來看,也僅是當時未來兩年之內社會投資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了部分企業投資。
根據投資內容來看,“四萬億投資”中的企業投資主要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企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企業、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醫療部門、文化教育單位等六個方面,其中還包括很多災后重建項目。總的來說,“四萬億投資”主要是為了改善國家和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四萬億投資”政策的實施,逐漸帶動了地方投資和企業投資的增長,還對企業投資水平和方向產生了重要影響。該政策中還包括了一些貨幣寬松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都可以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決策。2008年我國GDP生產總值為30.07萬億元,而該政策在兩年之內便投入了4萬億元,再加上一部分地方政府的投資,涉及到的資金總數占中國總體經濟的比重較大。因此,“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的影響不容忽視。
二、“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分析
(一)“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效率的積極影響
首先,“四萬億投資”政策符合我國企業發展形勢。在金融危機問題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四萬億投資”增產有效緩解了我國企業在投資過程中的壓力。首先,該政策通過公共投資平臺,帶動了企業投資能力的上升,“四萬億投資”政策本身還包括一部分社會資本,當政府對某一領域進行投資時,也會讓上下游企業外部市場供需情況實現平衡,從而為企業投資提供決策。另外,“四萬億投資”政策通過貨幣政策的寬松,使特定產業和項目的信貸出現合理傾斜,確保企業投資效率的提升。貨幣政策的合理實施,可以影響到信貸資源的配置,最終保證企業融資行為的合理性,實現企業良好發展。另外,“四萬億投資”政策通過財政補助,鼓勵企業增加環保方面的投資,并實現對企業發展結構的調整,發揚自主創新精神,而企業為了相應政府的優惠和補貼政策,會對自身投資行為進行改善。
(二)“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效率的消極影響
“四萬億投資”政策中還包含很多產業政策,從而改善了企業產業投資行為。但如果政府想要對某一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就會對該行業的信貸、稅收以及財政補貼開展相應傾斜,最終影響到企業內部投資。在“四萬億投資”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賦予了領導者廣泛的政治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對企業投資的干預途徑,影響企業投資的正常效率值。
很多經濟學家們提出了這樣的假設:中國政府的大額度投資,是為了更快的改善中國國內的經濟情況。眾所周知,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債和外匯儲備大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美國大量印制美元,最終導致美元的貶值和縮水。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中國在美國的國債虧損金額已經達到了6000億美元,按照當時匯率計算,剛好是四萬億人民幣。綜上所述,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減少了企業的投資機會,在此種情況下我國出臺投資刺激政策,固然可以帶動企業投資,但同樣也會降低企業投資效率。刺激政策可以通過銀行信貸和政府補貼來改變企業投資,但取得的實際效果并不一定十分明顯。例如,在“四萬億投資”政策實施過程中,銀行信貸數額比往年增加了34%,而對于那些沒有得到政府補貼或者貸款沒有增加的企業,這種刺激政策非負面影響會直接顯現出來,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效率。
根據投資水平與投資效率之間的關系總結可以看出,投資信息的不對稱容易降低企業投資效率。由于政府對投資的干預,如果企業信息披露量的質量較好,則代理成本較低,信息不對稱程度也較低,反之,信息不對稱程度就是增加。而這種信息不對稱情況對民營企業投資環境影響極為不利,由于民間資金流動較為固定,一般都會投資房地產行業,形成區域經濟的泡沫化,國家為了控制這種情況的惡化,開始對房地產價格進行調控,這對于民營企業的投資效率影響極為嚴重。
(三)“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效率影響的路徑探討
本文以貨幣政策為主要路徑,探討了“四萬億投資”政策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依照貨幣回歸結果來看,貨幣交互項系數為-0.013,說明了在“四萬億投資”政策實施期間,銀行貸款數量增加的公司,受該政策的影響更大。另外,TQ×NEWLOAN的系數為0.012,說明在該政策實施期間,對企業投資效率起到了正向作用。如果將上述兩種結果結合來看,說明了“四萬億投資”政策的實施,削弱了銀行貸款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
三、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日益加劇,促使了我國“四萬億投資”政策的出臺,不僅帶動了地方投資和企業投資的數目增長,還對企業投資水平和方向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對于民營企業來說,由于不能在第一時間內享受國家政策,再加上銀行貸款項目的傾斜,造成了民興企業投資效率的大幅度降低。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政府應注重各企業投資的合理化,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郭曉蓓.企業債務來源對非效率投資行為的影響——以我國制造業上市企業為例[J].會計之友,2017.
[2]岳媛媛,龔駒.貨幣政策沖擊、企業社會資本與固定資產投資[J].投資研究,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