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了“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涉外稅收的相關問題,首先介紹“一帶一路”的戰略概況,其次對我國目前的涉外稅收政策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作了交代,最后從國內、國際等角度提出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涉外稅收政策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 涉外稅收 稅收政策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目前已成為我國的國家級頂層戰略。它充分依托了中國與相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積極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也是我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體現。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也漸漸提升。但是,在開拓海外業務、發展境外投資的過程,由于各國稅收制度的不同,企業的可能會受到稅收風險的威脅。因此,只有完善相關涉外稅收制度,才能確保企業的收益和國家的稅收收入,促進國家間的進出口貿易,也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一、“一帶一路”戰略涉外稅收的現狀
(一)我國主要涉外稅收政策概況
我國在跨境投資的稅收政策上,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所得稅政策體系:對于納稅人身份的劃分,一般按照國際慣例依照居住地和所得來源地相結合的管轄原則;對于消除國際重復征稅,則一般按照所得來源地的原則用抵免法;對于避稅的行為,我國制訂了反避稅政策,并按照國際法優先原則建立了轉讓定價、資本弱化機制;我國還積極與其他國家簽定各種稅收協定,力求能給國內外企業打造一個和諧的稅收環境。
(二)“一帶一路”戰略稅收方面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涉外稅收政策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也有不少與“一帶一路”戰略配套的政策陸續出臺,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1)稅收抵免政策仍有不足。2008年1月1日,新企業所得稅法正式出臺,對我國的跨境投資稅收抵免政策起到了補充和完善的作用,但是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對直接抵免來說,我國采取了分國不分項的限額抵免法,容易出現“抵免不盡”或“抵免結余”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走出去”企業的稅收負擔。而對間接抵免來講,我國規定大部分企業境外所得間接承擔的稅額享受至多三層的間接抵免,這就間接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將會限制這些企業的發展壯大,無益于“走出去”。另外,相較于“一帶一路”沿線的其他國家,我國的稅率總體偏高。例如,土庫曼斯坦的公司所得稅稅率為8%、黑山共和國為9%、巴拉圭和卡塔爾為10%,而我國是25%。所以,當我國企業進行境外投資時,需要進行補稅而無法享受境外的低稅率,這會不利于“引進來”。
(2)間接優惠缺乏。我國通常采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大部分都是直接優惠,如優惠稅率、減免稅措施的辦法等,這種方式實質上是一種當局財政收入的讓渡,容易遭到投資者居住國稅收抵免的制約,不能真正使投資者直接受益。而間接優惠首要是減免企業稅基,經由各種根據國家產業結構優化需要采取的鼓勵性政策,可以很好地調動企業技術開發等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實現“一帶一路”戰略過程中產業優化升級的目標。
二、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稅收政策的建議
(一)健全國內稅收制度
目前,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國際稅收與國內稅收相互間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對涉外稅收的規定應當更加完備。但長期以來,我國在這方面的規定一直比較零散,缺乏一個完整、有秩序的體系。因此,我國應該抓住“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機遇,在這個國際稅收秩序調整的階段中,建立科學合理的稅收制度,這樣才能為中國在參與國際稅收合作時提供基本保障、爭取話語權。
(二)完善稅收優惠政策
在建立起較為完備的稅收制度后,為彌補稅制的不足之處,我國還需要積極完善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推動本國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
(1)優化稅收抵免政策。“一帶一路”是與沿線各國開展深層次經濟合作的一次大好契機,我國需要適時調整對境外所得的抵免制度,盡力消除重復征稅。對于直接抵免,可以用綜合限額抵免法替代分國限額抵免法,使得“走出去”企業的境外收益和虧損相互沖抵,為本國納稅人帶來一定的稅收優惠。同時,我國還可以考慮對一些需要重點發展的特殊行業進行免稅法試點,不僅能為他們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還能利用政策引導相關產業的發展。
(2)增加間接優惠方式。間接優惠相較于直接優惠,會較少地受到投資者居住國稅收抵免政策的制約,起到吸引外資的作用。因此,我國應該吸取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加大間接優惠的力度,采用提取準備金、加速折舊等方法幫助企業降低稅負。為了更好地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投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我國可借鑒美國的做法,對第三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相關設備實行加速折舊,開發費用在稅前扣除等方法來增加間接優惠。
(三)加強涉外稅收征管
為了加強涉外稅收的征管力度、提高征管效率,政府要重視加強稅務與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和合作,包括工商、財政、外經貿等,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溝通機制,提高各部門的服務效率。
稅務部門還要加強對稅源的監控,規范“一帶一路”戰略中所有“走出去”企業的跨境稅源,建立備案制度,加深對相關企業的基本信息和海外投資狀況的了解,以便對“走出去”、“引進來”都做好稅收服務工作。
(四)緊密國際間合作
我國應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的國際間稅務合作,積極參與區域內及全球性稅收論壇,爭取在國際稅收協定中的話語權,充分利用協商的手段解決稅收爭議,保障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加強國際間的稅收協調與合作。
同時,我國應積極與沿線國家進行征管合作,搭建國際信息共享平臺,加強稅務情報的交換互通,以加強跨境稅源的監控力度,避免稅源的流失,維護我國的稅收權益。
三、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促進了我國與周邊各國的經濟交流,也同時對我國的涉外稅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我國應當更加積極地完善國內的各項稅收政策,加強與國際地稅務合作,切實保護本國利益,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作者簡介:柳婷(1995-),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醫藥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