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爽

一、引言
山東省體育用品市場發展速度與山東省的總體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伴隨著山東省經濟的飛速發展,體育用品制造業迎來了一個新的經濟發展高峰期。本文用計量模型對體育用品制造業進行實證分析,比較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對企業市場績效的貢獻率,并根據我省居民經濟、體育市場發展現狀,提出規范企業運行的策略和提高產業經濟、社會等方面效益的初步建議,供有關部門進行相關決策時參考。
二、實證分析
為檢驗體育用品市場行為和市場結構二者對企業市場績效的影響程度,本文運用Eviews6.0軟件進行計量分析,采用時間序列數據建立計量模型。選擇山東省規模以上體育用品制造業的產業年增加值為產業績效的代表因子,用zjz表示;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廠價格價格指數因素為各企業行為方式的代表因子,分別以gt和jg表示;企業結構使用山東省體育用品制造業法人數進行代表,用qys表示。數據來源于2005年之后的各年山東省統計年鑒和經濟科學數據庫。
(一)協整檢驗
采用協整的EG檢驗方法,發現在無隨機運動項和含有時間t的模型中不進行差分得到的結果是協整的,prob值為0.0117,在5%的水平上是顯著的,所以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
(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對企業年增加值(zjz),固定資產投資(gt),企業發人數(qys)三組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檢驗發現,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企業法人數是引起企業年增加值變動的格蘭杰原因,但反過來不成立,并且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法人數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三)模型的設定
基于以上檢驗,模型設定如下:
zjz=c+β1gt+β2jg+β3qys+ut
用最小二乘法對模型進行回歸估計,結果如下:
從表1可以看出,對因變量企業年增加值的影響不顯著。雖然R2=0.985656,在98.57%的基礎上解釋了變量,但模型擬合效果差,需要進一步檢驗自相關性和異方差性,對其進行修正。
(四)自相關和多重共線性檢驗
對模型進行自相關性檢驗,在Eviews中得到Durbin-Watson stat值為2.355059,該模型是無自相關性的。進而檢驗多重共線性,發現企業法人數(qys)和企業年增加值(zjz)的相關關系達到97.677%,接近于1;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gt)與企業法人數(qys)的相關關系達到76%,多重共線性較為明顯,這是導致模型擬合效果較差的原因之一。
(五)異方差性檢驗
進行B-P的異方差檢驗,檢驗結果可知F統計prob量值為0.2153,nR2=5.125604,其prob值為0.1628,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檢驗不顯著,不拒絕原假設,因此存在異方差性,和多重共線性共同造成了模型設定的擬合效果差的結果。
(六)模型修正
基于以上模型存在的問題,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進行模型修正。權重設置為殘差平方項的倒數。計算結果發現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價格指數繼續作為一個變異因子出現,prob值為0.3385,嚴重影響模型設定的擬合效果,因此去掉這一變量,直接用固定資產投資額作為企業行為的模擬情況因子,把價格指數納入誤差因子μ。重新進行加權最小二乘法的模型設定,具體結果如下表:
現在我們看到計量模型
zjz=-303767.9+0.327175gt+2061.734qys
9609.12 0.025003 40.15234
(-31.61245)(13.08549) (51.34779)
n=7 R2=0.998997 F-statistic=1991.242
prob(F-statistic)=0.000001
可決系數R2=0.998997顯示出該模型中自變量可以解釋因變量的99.8997%的變化情況。
模型最終結果為zjz=-303767.9+0.327175gt+2061.734qys,F統計量為1991.242,相當大,prob值非常小,在1%的水平上是顯著的,模型整體擬合效果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固定資產投資額(gt),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法人數(qys)的prob值都接近于零,在1%的水平上都是拒絕原假設的,它們的變動對企業產值的增加值有較大的影響。
三、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以技術創新為依托,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山東省的體育用品制造業當前工作的重點應集中于開辟新的發展道路,加大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增加以高新技術為表現形式的體育產品生產企業比重,促進產業升級。
(二)加強“生產、教學、研究”的互動融合
加強企業與高校的合作,建立實訓基地,把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實驗到企業管理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并增加企業經營利潤,更可以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三)調整資源配置方案,重點打造企業規模
企業規模的擴大,一方面形成規模效應,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都增強,另一方面,可以形成集聚效應,形成產業地帶。整合資源配置方案,可以在投入最少的資源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的收益。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勵新企業的創建
政府應在政策制定上放寬對新企業成立的審批條件,通過創業孵化基地給予技術支持,增加企業規模,改善產業結構,從而穩定并逐步擴大其市場績效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畢泗鋒.SCP范式下的中國保險產業組織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04.
[2]馮陽.近十年來我國貨幣中性問題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