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方圓
【摘要】代位繼承制度是我國繼承法律體系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制度,但關于該制度的現行規定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實際的需要。因此,我國代位繼承制度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以使其更充分地發揮積極作用,以及更好地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
【關鍵詞】法定繼承 代位繼承 繼承權
一、代位繼承概述
代位繼承又稱間接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時,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替先死亡的長輩直系血親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項法定繼承制度。代位繼承起源于羅馬法的按股(株)繼承。羅馬市民法規定:“先死亡或受家父權免除的子之子,取得父之應繼份?!蔽覈独^承法》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边@是我國法律對代位繼承的規定。由于代位繼承可以促進遺產在家族支系中合理分配,該制度已為現代各國普遍接受和實施,在各國的繼承法律體系乃至整個民法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我國現行代位繼承制度的主要問題
(一)理論依據存在缺陷
目前,學界對代位繼承的性質仍存在爭議,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代位繼承人的代位繼承權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基于被代位繼承人的繼承地位而取得,此即“固有權說”。目前,《日本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均采用的是該學說。另一種觀點認為,代位繼承人是代替被代位繼承人的繼承地位而繼承,代位繼承權并非其本身固有的權利,此即“代表權”說。顯而易見,如果被代位繼承人放棄或喪失繼承權,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是否有資格作為代位繼承人繼承遺產,以上兩種學說將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規定:“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親屬不得代位繼承?!笨梢?,我國代位繼承制度以“代表權說”作為理論依據。但“代表權說”存在一些硬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代表權說”下,晚輩直系血親因繼承人喪失繼承權而無權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致使無辜的人因他人的行為而被剝奪本應得到的財產,這與“反對株連,罪責自負”的法律精神背道而馳。其次,“代表權說”認為,代位繼承中被代位繼承人的繼承權由代位繼承人代表行使,與民法基本原理之一“自然人的民事權利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是相悖的。因為按照該民法原理,被代位繼承人一旦死亡,其一切民事權利(含繼承權)均告消滅,代位人是無法代其行使業已不存在的權利的。
(二)代位繼承人范圍過窄
我國現行《繼承法》中的規定表明,代位繼承權利主體不包括與被繼承人的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這與我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所認可的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是相違背的。代位繼承人范圍過窄,會導致被繼承人遺產無人可繼而被收歸國家的可能增加,不利于公民私有財產在家庭成員內部的順利流轉。
(三)代位繼承的發生事由規定不夠全面
縱觀世界各國繼承立法,關于代位繼承的發生事由的規定主要有:(1)被代位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2)被代位人喪失繼承權;(3)被代位人拋棄繼承權。目前多數國家將前兩種事由列入法律,如《日本民法典》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在繼承開始前已死亡,或者適用第八百九十一條的規定,抑或因廢除而喪失繼承權時,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為繼承。我國《繼承法意見》第28條規定“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笨梢?,我國繼承法律體系將上述第二種事由排除在外,亦未規定第三種事由,僅將第一種事由列入法律。一旦被繼承人喪失繼承權,代位繼承人便不能行使代位繼承權,后者本當得到的遺產份額由其他第二順位繼承人瓜分,這顯然是不公平的,違背了繼承制度的基本精神。
三、完善我國代位繼承制度的建議
(一)采用固有權說
“固有權說”認為代位繼承權是代位繼承人固有的權利,只是其獨立的繼承順位排在被代位人之后,在代位繼承發生時,依順位利益繼承而非代為行使被代位人的繼承權?!肮逃袡嗾f”解決了“代表權說”下“被代位人一旦喪失繼承權,則代位人無權代位繼承”的麻煩,代位人可以行使自己的繼承權,大大提高了代位繼承適用的可能性。而且,“固有權說”也符合罪責自負原則,體現了分配正義的法理要求。
(二)賦予與被繼承人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以代位繼承權
不論是自然血親,還是擬制血親,都是法律意義上的血親。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一樣,同為法律上的子女,他們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賦予與被繼承人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以代位繼承權,符合《繼承法》養老育幼的原則,有益于維護再婚家庭的穩定與和諧,并進一步體現繼承制度的本質——公民私有財產在家庭成員內部的傳承,促進整個社會的安定和發展。因此,被繼承人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應當同被代位人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一樣,享有作為代位繼承人的資格。
(三)修正代位繼承的發生事由
筆者在此建議,我國應將“被代位人喪失繼承權”納入代位繼承的發生事由。如前所述,即使被代位人的行為因涉及《繼承法》關于喪失繼承權的規定而失去繼承的資格,祖父母也更愿意選擇依血緣關系將遺產留給自己的孫子女,而不愿意自己的遺產無人能繼承?;诒Wo直系血親卑親屬的精神,應將“被代位人喪失繼承權”納入代位繼承的發生事由??梢钥紤]將該規則修正為“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或喪失繼承權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
四、結語
為使代位繼承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應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參照國外先進立法經驗,進行全面綜合考量,才能使法律發揮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玉敏.繼承法教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2]陳國柱,譯.意大利民法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渠濤,編譯.最新日本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