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廷坤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就變得尤為多樣化。因此,這對教師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能力。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尤其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避免學生在不必要的環節失分,隨著教學的發展,數學閱讀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所以本文就討論了數學閱讀和問題生成、數學語言、閱讀模式之間的聯系,以及提出通過理解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語言、靈活作用閱讀模式的方式來進行數學閱讀。
關鍵詞:數學閱讀;問題生成;數學語言;閱讀模式
引言:
信息化的到來不斷要求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而這也是學生應必備的能力之一。這種閱讀能力要求小學就開始培養。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使學生有更長遠的發展。現在的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比較欠缺,方式也比較固化,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式迫在眉睫。
一、培養學生提出問題
現在的學生閱讀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現在的數學閱讀任務主要是教師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這種教育方式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不利于學生自由的在知識的海洋里進行自我探索。這種教育方式引起我們的反思,數學閱讀更應該側重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問題的海洋里進行探索,這也是培養學生提高數學閱讀能力的一大重要核心。在現代的教學中,最為經常用的教學方法為布點教學法,這種教育法包括閱讀教材和合書布點兩大步驟。即閱讀教材這一步驟指的是學生在進行閱讀教材時,教師不予以任何任何提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讓學生在閱讀教材時想到“書中講的是什么,他們該學什么,怎么學”的一系列問題,在合起書本時,再仔細回憶書本中的內容,回憶在閱讀過程中所形成的問題。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使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短時間內得以提升。如小學生在進行數學閱讀時,要清楚的知道書本中形象的話語,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發展自己的思維。但問題的提出這一環節不能直接由教師提示,必須要有學生自己思考出來,學生的問題的出現也體現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了解程度,他們的問題是他們結合自己的理解自己閱讀經驗提出的特殊問題。另外,數學教材并不完全是對的,教師要提醒學生有批判意識,讓他們在閱讀中形成正誤觀念。通過問題的提出來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僵硬化的閱讀是一種狹隘的閱讀觀念,數學閱讀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重構,要融合自身的情感以及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要逐漸由教師的提示變成學生自我探索,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
二、發展學生數學語言
隨著人們對數學的極大重視,數學語言也隨之進入人們關注的視野。作為數學的載體,一種語言的載體,它具有簡潔、通用的特點,數學閱讀要從語言角度去理解數學:
(1)數學閱讀要尤其注重數學語言的層次性,首先要讓學生懂得數學的概念以及符號的真實含義。要尤其注意數學概念、數學符號、以及符號之間的關系,最后要讓他們通透了解數學學科的知識。要不斷提倡學生要與時俱進,同一數學概念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的思想也要不斷革新。
(2)數學閱讀要尤其注重數學語言的真偽,學生在進行數學閱讀時要仔細推敲語言、語義,不要斷章取義,也不能盲目的自我以為,這樣的話必然會引發不必要的歧義。閱讀中還要注意相同的符號在不同的語句中的本意。不能盲目的根據符號進行類推。
(3)數學閱讀還要注重讀寫的結合,還要學會深刻解讀數學圖形。學生要學會寫數學語言,數學語言的互譯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學生還應該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闡釋數學語言,不能過于死板,還要打破原有的文字到圖形在到符號的表達,還要進行一定的說與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的去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4)數學閱讀也要注意到數學語言的美感。任何一種語言都是有美感的,數學語言也不例外。其實數學語言并不是枯燥乏味。數學語言本身就具有簡潔美、統一美、含蓄美,我們要充分了解數學語言的美,善于發現數學語言的美。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對數學語言有興趣。
三、讓學生靈活運用閱讀模式
學生進行數學閱讀時,要充分聯系實際,一切立足實際,不能盲目捏造事實。同時,學生也要學會歸納總結,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數學的學習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國外,有三種比較流行的閱讀模式,第一種為從上而下的模式,這一種模式就是提倡學生進行綜合閱讀,從上而下,進行通篇閱讀,根據作者的思路循循漸進的了解文章;第二種閱讀方式為從下而上式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可以不斷的啟發學生的思路,讓學生逐漸的學會反推理,不斷發展學生的思維;第三種模式為相互作用的模式,這種閱讀方式是通過文章和讀者的相互作用得來的,數學的閱讀本來就是讀者和文章的碰撞,讀者在閱讀中不斷獲取各種信息,用于自己所需。這三種閱讀方式同樣都能為學生的數學閱讀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但同時也有差別,第一種的閱讀模式,我們能夠按照作者給的思路進行探索,循循漸進,也比較有層次性,能夠對教學內容有較為先進的了解,讀者會對上文的內容進行判斷思考,與下文的結論進行比較,這樣是能夠啟發學生思維的。但是閱讀速度比較慢。第三種閱讀方式屬于立體式閱讀模式,也是難度系數比較高的一種閱讀方式。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要同時還要要根據個人的能力自己個人的閱讀特點來不斷調整自己的閱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學生的發展。
三、結語
閱讀能力與學生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是學生能夠全面發展下去并提升自我的關鍵,所以,數學閱讀如今被更多的人們所重視。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從閱讀數學教材的角度出發,以此作為教學的基礎,再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嚴定璧.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一種途徑[J].數學教育學報,2000(2).
[2]張必隱.閱讀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3]黃新生.談閱讀數學教科書的重要性[J].數學通報,20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