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麗
摘要:本文基于國家進入全民創業的發展時期,財務人員需求矛盾加大,而財務人員職業素質、專業水平需要不斷提高,如何做好財務人員的職業指導的探討,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試論如何做好財務人員的職業指導為題,把研究對象定位在財務人員,通過財務人員就業現狀的論述,對財務人員職業指導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探討如何做好財務人員職業指導工作,幫助實現財務人員的順利就業,就業穩定和職業生涯的發展,這無疑是我國職業指導在目前和未來時期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如何做好;專業群體;財務人員;職業指導
一、財務人員的就業現狀及原因分析
1.自身定位不準,缺乏主見
因受社會的整體影響,就業目標不明確,缺乏符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易受環境和周圍人的影響,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不知適合什么崗位,或好高騖遠、或缺乏自信,對未來感到迷茫。
2.所學專業知識與市場需求相脫節
經濟管理專業與時代聯系緊密,知識更新較快,而部分學校使用陳舊的教材與教學方式,所授知識也相對陳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導致畢業生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
3.綜合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不匹配
近年來,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不再單純看重學業成績與證書,更注重對綜合能力的考量,特別強調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等。但是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并沒有根本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仍然非常嚴重,以致于忽視了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培養出的人才職業素養以及就業能力都有所欠缺,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4.就業觀念陳舊,期望值過高
在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的時代,中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與之同步,財務人員的就業理想和就業觀念也應向多個方向發展。但是相當多的經濟管理類畢業生認為自己所讀專業為“熱門專業”,就業環境、薪水應該比其他專業更好,因此心理預期較高,往往將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大公司作為求職目標,以致于“高不成低不就”,最終喪失了大量就業機會。
二、做好財務人員的職業指導措施
1.就業指導過程的校園化與社會化
在大學教育中始終貫穿就業指導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全程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大學四年,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關注學生的發展輔導、心理健康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學業指導、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等。具體來說,就業指導的全程化可以分為四個時期:一年級為適應期,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掌握基本職業生涯理論,全面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劣勢、興趣、愛好、性格、能力,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初步規劃;二年級為探索期,學生應進一步了解社會,了解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培養成才意識,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深化與完善職業生涯規劃;三年級為拼搏期,主要是職業適應、落實職業規劃,鼓勵學生加強專業課學習,參與社會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整體實力;四年級為沖刺期,收集各種用人信息,掌握與就業相關的信息、法律、政策、就業程序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強化求職技巧,掌握各種求職擇業的技能,進行求職前的培訓,實現角色轉變。
2.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化和專家化
首先,加強就業指導的課程建設。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學校要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納入正常的教學計劃,明確規定其為大學生必修課。
其次,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專業教師應與懂得學生管理、生涯輔導、職業測評、心理咨詢的輔導員教師組成一支專兼結合的隊伍,不斷開拓視野,掌握會計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最后,就業咨詢專業化。就業指導機構和咨詢員在對財務人員進行就業指導時,要利用職業指導的各種專業知識,對財務人員就業、創業進行個性化的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的就業指導。
3.就業指導體系的全員化、多樣化
隨著高校的擴招,經濟管理類畢業生人數的增多,大學生就業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個人等各個方面的重視和參與,全員化、多樣化成為就業指導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學院內部要形成學院領導、專業教師、輔導員三位一體的就業指導體系,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就業心理、就業技巧的指導。
在就業指導工作的方法體系上,還要注意多樣化。不僅要有專業授課、招聘會,還要有講座、咨詢、培訓等,另外在開展活動時應圍繞就業指導工作內容,發揮社團作用,開展模擬招聘、求職簡歷設計大賽等,以提高經濟管理類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4.就業指導服務的信息化、網絡化
近年來,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化在各個領域迅速發展,高校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中的信息化也是大勢所趨。通過建立校內、校外就業指導信息化網絡平臺,發揮網絡優勢,搭建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的橋梁,就業指導能夠更好地提供信息服務。為此,首先要建設符合學生特點的就業網站。其次要改善學校就業網絡系統的服務功能。另外,要開通網上測評、創建網上職業輔導,提供就業咨詢、職業生涯輔導等服務,以提高大學生求職擇業的素質和能力。
探索經濟管理類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新模式對于提高經濟管理類大學生就業能力,增強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提高就業指導的效果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應該重視與加強經濟管理類就業指導的建設,探索一條符合各經濟管理類學校特點的就業指導模式,扎實推進、創新工作,實現經濟管理類畢業生的充分就業,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滿足社會對經濟管理類人才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 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5:84-102.
[2]趙忠見 當前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鄭州市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44-45.
[3]孫永新.對構建高校全程化、全員化、立體化的就業指導模式的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0,(8).
[4]孫揚 試論高職院校“精細化”職業指導[J].人才資源開發,2015, 24:146.
[5]高娟 ;毋海亮 試論如何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5, 11:150-151.
[6]伍淑蘭 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指導推動和開展的路徑探尋[J].課程教育研究,2015, 29:12-13.
[7]毛雷,王林玉 高職院校全程化職業指導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5, 29:,6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