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陽+梁東懿
摘要:“青馬工程”是針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器”,各高校院系實施10年來取得了諸多成效。本文對系級開展“青馬班”取得的成效價值進行了分析,進一步提出實施系級“青馬工程”的設想。
關鍵詞:系團總支;青馬工程;共青團改革
一、系團總支實施“青馬工程”的重要意義
1.實施系級“青馬工程”是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的體現
《共青團中央 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共青團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是深化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系級“青馬班”可擴大工作覆蓋,可將思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引領廣大青少年走好今天的長征路,為黨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的充分體現。
2.實施系級“青馬工程”有助于青年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堅定的理想信念,謙虛的求學態度與勇于創新和敢于實踐的綜合素質。系團總支可根據《“青馬工程”實施綱要》要求,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青馬工程”培訓班(簡稱“青馬班”),“青馬班”可對系部學生骨干進行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志愿活動,素質拓展等內容培訓。這些課程的設置,符合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能有效地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廣泛學習“新事物”,加強政治修養,提高綜合素質,真正成為既政治立場堅定,又能干實事的新一代建設人才。
3.實施系級“青馬工程”有利于實現精英培養和普遍培養的有效結合
第一,培養對象范圍有所擴大。校級“青馬班”由于名額有限及全校大學生骨干數量龐大,在選拔學員中,多數為大學生骨干和共青團干部,往往忽略青年知識分子,而系級“青馬班”則能有效彌補培養對象不均的短板,使培養對象范圍擴大。
第二,培養課程內容針對性有所增強。系級“青馬班”在理論學習以及課題研究方面能夠結合本系的實際,更能增加課程的獨特性與創新性,避免了校級“青馬”學員均來自不同系而無法運用本系的專業知識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融合的缺點。
二、實施系級“青馬工程”的成效分析
筆者通過實踐系級“青馬班”的情況總結出,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會計系推進“青馬工程”取得以下幾點成效:
1.組織架構完善,培訓規模擴大,培訓內容豐富
會計系“青馬班”成員由1名班主任,1名班助和100名學員(占系青年人數3%)組成,班委設置有班長,學委,宣委,體委和紀律委員,各司其職。“青馬班”培訓課程包括習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學習、“一學一做”專題學習、筑夢中國、學生骨干領導力的培養與提升、社交與禮儀等課程,以及晨跑,熒光夜跑,素質拓展,志愿服務等戶外活動,培訓內容豐富,得到學員們的積極響應。
2.借鑒“CI系統”,“青馬班”管理井然有序
“CI系統”即企業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是指企業有意識,有計劃地將自己企業的各種特征向社會公眾主動地展示與傳播,使公眾在市場環境中對某一個特定的企業有一個標準化、差別化的印象和認識,以便更好地識別并留下良好的印象。借此,會計系“青馬班”確定了培養理念;建立完善了組織制度,管理制度,獎懲制度等;通過志愿者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等方式傳達青馬理念,訂制了班服,筆記本,班旗,宣傳橫幅等,將青馬形象呈現給全校師生!
3.培訓力度大,內容有所創新
采用培訓班形式,集中組織學員課堂學習,聽取報告,觀看影片,開展討論,撰寫學習心得,三下鄉體驗,成果回報,以加大培訓力度。同時為增加“青馬班”的趣味性與創新性,結合新校區的環境特點,開展以“青馬在心,志愿先行”為主題的志愿者服務,熒光夜跑,素質拓展等活動,豐富現有內容的同時,提升學員們的興趣。
三、實施系級“青馬工程”存在的問題
在實施系級“青馬工程”的過程中,雖初有成效,但也總結出不少問題。第一,短期性培訓成效明顯,但長效性無法保證;采用三個月的集中培訓的模式,時間跨度長,只能利用周末的空閑時間進行培訓,持續性不強。第二,針對性和創新性需再加強;實施過程中理論學習,實踐鍛煉等有了新拓展,但課題研究,對外交流,導師跟蹤指導等方面有待加強。第三,經費保障不到位;資深講師缺乏,未能購買到相應教材,邀請不到專業的素拓教練團隊,培訓效果受到制約。
四、促進系級“青馬工程”更好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1.優化培訓系統,健全培養機制
完善長效的機制是系級“青馬工程”有效開展的前提和制度保障。首先要與時俱進地設計好一套完整的培養方案,不斷總結,取優歸納為系級“青馬工程”培養方案的藍本。其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選拔評價體系和公開透明的選拔操作程序,保證“青馬工程”選拔出合格的培養對象。第三,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最后,加強跟蹤培訓,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有效協調精英培養和普遍培養,提升育人成效。
2.積極創新“青馬工程”培養新模式,努力探索宣傳新方式
積極探索滲透式培養教育形式。轉變過去那種單項理論灌輸和純粹道德說教的方式,將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作滲透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校園中,所有的學生都有智能手機,打開手機便可知曉天下,傳統課堂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快速下降。在這種背景下,有必要加強信息技術和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借助青馬工程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朋友圈,微博等新媒體、新技術,讓 “青馬工程”煥發出新的活力。
3.增加實踐鍛煉,加強對外交流和課題研究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通過組織“青馬”學員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深入農村、社區,開展精準扶貧,支教務農等活動,真正面對現實問題,鍛煉學員沉著應變能力,從而提高青馬學員的社會責任感。通過組織學員在培訓期間參與兄弟院校間交流活動,增長見識,提高對外交往能力,通過組織大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個人興趣,選擇一個課題進行調查研究,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提高大學生骨干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敏,任真真,王泰然.習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對“青馬工程”的啟示[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1):1-3.
作者簡介:陳景陽,男,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團總支書記,研究方向:學生工作管理方法的探索與實踐。梁東懿,男,寸金學院會計系學生,團總支秘書長。endprint